实战练出来的谈判专家
作为一个突击队员,时刻都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变化,因此,除了身手敏捷、业务技能过硬外,还需有极强的应变处置能力。在这点上,潘学德是公认的从实战中锻炼出来的“谈判专家”。
2012年9月,一名年轻女子与工作单位发生纠纷,一时想不开爬上了灵桥钢梁顶端,吓得周围的市民立即报警。由于灵桥限高,救援车辆开不进去,民警只能在桥上架起15米高的金属拉梯开展救援。
“姑娘,我也是个父亲,我女儿看到我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回去肯定要骂我了。”潘学德就站在高高拉梯上,试着和女孩聊天开起玩笑,女孩的情绪因此开始平复。“我们已经找到你父亲了,等下他从那条路过来。”听到这里,女孩下意识的回头一看。也就在这一转头的刹那,潘学德一步跨到桥梁交接处,一把抓住了女孩的手!
“营救轻生者,机会稍纵即逝,必须敏锐的抓住。”潘学德说,“其间如何稳定对方情绪、怎样人为制造合理的营救契机,都需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对象临时的情绪波动以及各种行为细节针对性的进行处理,每一秒都是一个考验,绝对不容有错。”据了解,潘学德先后参加过琴桥、中农信大厦、乐购等多起事件的谈判工作,均告成功。
从防暴先锋到警务搏击教官
在特警大队,潘学德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警务搏击教官。特警队的许多业务骨干都经过他的“调教”,无论严寒酷暑,每天都是高强度的训练:搏击、摔跤,战术配合……但队员们都很服气,一个个咬牙坚持了下来。
“潘队的教学简单、实用,贴近实战,练起来虽然苦,关键时候却派大用场!”巡特警支队一大队防暴中队副中队长李金龙说。
2010年12月,几名犯罪嫌疑人将慈溪一企业主王某劫持到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的别墅内。特警“蓝鲨突击队”迅速调集攻坚、排暴、狙击等10名骨干民警组成突击队,赶赴现场。
前期全员摸底查清楚别墅情况,找到被劫持人质和案犯的具体位置;一声令下,突击队员扛着破门器,冲着木门连砸两下迅速破门;潘学德一个闪身冲进,朝关押人质的房间直奔而去,一进屋,立即拿枪对准离被劫持人最近的犯罪嫌疑人,“不许动!”未等其他两名嫌疑人反映过来,另外两名突击队员已经错身冲进房间,将他们摁倒在地。整个解救过程,只有短短7秒。
“突击一般5人为一个小组,谁盯哪个谁没法事先商量,只能靠平时的默契。”潘学德说。东南商报 苏文清 叶剑峰 黄小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