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策反日军官兵12人
94岁的丁公量老人,曾对宁波新四军研究会说过,庄市敌工站是宁波敌工站中唯一的很有成绩的一个工作站,在他们的努力下,参加反战同盟的日军官兵有12人之多,占浙东日俘21人的一半以上,成绩显赫。
曾任宁波市第一任宣传部长、宁波大学党委书记的九旬老人张永祥,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之一,很少有人知道,以地下工作者的身份坚持在市区抗争,亲历宁波解放的他,革命的最初记忆就是从西鹭林庙开始的,而且还在那住过一晚。
采访中,张永祥老人说,自己参加革命的第一天,是永生难忘的。1945年,象山人张永祥还是个高中生,受到同学姐姐在四明山参军的鼓舞,也准备进山参军。他从象山的西周过象山港,途径奉化、鄞县,渡过甬江。当时天色已晚,他到了镇海的庄市,遇到了当时敌工站的领导人之一——周明。
在周明的指示下,他来到了西鹭林庙,这里是进入宁波的必经之地。当晚住在庙里,才获知了一个秘密——地处宁波市近郊城乡结合部的老庙,是地下党的一个秘密据地,很多情报就是由西鹭林庙送往四明山,或者送往宁波。
张永祥在庄市敌工站,还做过一件教育释放日军俘虏的事情。1945年8月下旬,躲在宁波城里的伪军姚华康部队,到庄市敌工站附近抢粮。当时被三五支队包围,一个主力中队全部被俘。当时,敌工站就派张永祥去教育俘虏。之后,他就去了四明山城工委(代号“大陆商场”)。后来,又被派回宁波城里做地下工作。
谋划过抓住日军少佐的行动
在考证中,新四军研究会还发现,西鹭林庙还发生过一个轰动的事件——奇袭洪桥。
1944年6月初,庄市敌工站获取了一个情报:距离镇海城西门的洪桥庙中,有一个伪军队部,一共28人,从宁波白沙移驻到镇海郊区洪桥的戴家祠堂内,像是有特殊任务。
第二天,两位侦查员身披蓑衣,天光微露时分,就躲在戴家祠堂对面不远的一块坟地上,侦察伪军的动向:这个部队武器不多,只有几支短枪,经常问当地百姓要床、桌、椅以及碗筷炊具。
于是,敌工站汇报了三支队,三支队决定将计就计,派出了一支侦察排伪装成老百姓,给他们“送礼”。
1944年6月7日上午9点,在五里牌通往镇海的路上,出现了一群扛着木床、桌椅,挑着白米、猪肉、白酒、香烟的老百姓,正是化了妆的侦察排同志。他们身上藏的武器大多是短家伙,快机、三号驳壳、小马枪、锯了枪柄的步枪,还有手榴弹。
快到戴家祠堂时,一队日军从祠堂里出来,三支队侦查排排长胡金潭镇定地对同志们说:“他们是回镇海的,我们先让他们过去。”
果然,这队日军一出大门,就往镇海方向走了。到了戴家祠堂,胡排长与同志们放下东西,喘了口气,拿头巾擦拭着脸上的汗。
到了中午11点多,胡排长估摸着日军已到镇海,突然站起来大喊一声“行动”。十多个“农民”瞬间从箩筐里掏出驳壳枪,把伪军步哨的枪缴了下来,冲进大门大喊“缴枪不杀!”正是晌午时分,伪军们正慵懒地躺着吸烟、赌博,毫无防备地丢掉短枪,举起手来。就这样,不费一枪一弹,28名伪军官统统被押出大门,站队上路。
原来,这些官员是遵照日本侵略军“以华制华”的罪恶阴谋,妄想在镇海招兵买马,扩充日伪军的侵略势力。这次突袭中,最大的收获,就是抓到了日军少佐吉永久寿秀。
当时被活捉后,日军少佐被敌工站送往梁弄,1945年8月15日,日军投降,庄市敌工站还带着他向宁波、镇海日军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