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漏的烈士,我们依然记得你
除了搜集情报、发传单,西鹭林庙,也是地下党开会的秘密场所。新四军研究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个庙,位置特殊,三面环河,南面是水稻田。过河只有一根小木桥,西侧是坟地,荆棘遍地。东西侧各有平房六间,连同大殿及大殿后的过道,都能互通,非常隐蔽。
根据几位老人的回忆,当时来这里开会,一般是预约的,多数是天黑进庙到下半夜两三点,然后离开,内容都是治汉奸、征粮等。来的人倒拿着一把雨伞,伞头还包着布,就是三五支队的领导。因为保密性很强,连开会的人都不知道对方的身份。但因为叛徒的出卖,2年内,联络员被杀害7人。
在调查中,新四军研究会还发现了一位遗漏的烈士。
他叫冯松千,是三五支队的交通员。1943年3月参加革命后,因为工作能力强,引起了日伪军的关注。
三五支队准备北撤,1945年9月的一天晚上,他从四明山来到西鹭林庙,准备和领导接头。
庙离他家很近,当时冯松千刚结婚不久,想回家一趟。
谁知道,才到老庙就被国民党庄市区区长邱友三抓住了。日伪军审问了四个小时,冯松千没有吐露任何消息。凌晨五点,他的尸首被发现在陈家河谷旁大坟前,那年他才22岁。
他的母亲没等到儿子回家,却等来了儿子丧命的消息,悲痛欲绝。解放后,他母亲搬到了上海闸北区,给一户人家做奶妈。
有一天,她带着孩子在买东西,发现一个角落里开了一家小店,店里坐着一个人,样子很像邱友三。
她打听了下,说这家店的老板,叫邱友富。
经过几天的调查,她肯定,这个人就是改名了的邱友三。于是她将情况报告了镇海政府,将邱友三抓住了,后在庄市枪决。
70多年后,经民政部发文,这位遗漏的英雄被追认为烈士,最近家属还拿到了烈士证明书。
宁波新四军研究会的负责人表示:“西鹭林庙,是革命的旧址,也是烈士牺牲的地方。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应该要为他们立碑留念。”钱江晚报 记者 邹洪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