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众人义务改造宁波江北一千年古道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5-09-15 13:43:29

金沙村全景。沈国峰 摄

金沙十二曲游步道。沈国峰 摄

浙江日报记者 陈醉 区委报道组 吴红波 通讯员 黄利军

在68岁的袁松才老人眼里,桃花岭古道没有尽头。

2009年,这个宁波江北金沙村普通的村民袁松才,带着三两好友,扛着锄头,徒手开山辟路,用了整整三年多时间,修复了一条2200多年前的茶马古道。

古道绵长,从九龙山脉横溪村往西蜿蜒至秦山村,连接镇海、江北、慈溪三地,是旧时镇海县到慈溪县的商贾要道。

转眼又三年。

袁松才的“事业”没有在三年前完工时戛然而止,更为有意义的是,不管是当地的村民,还是前来探访的驴友,都用点滴努力,让古道更“人性化”。

古道旁,小山村的生活由此改变。

一条古道,数个“屋主”

从慈城镇金沙村停车场下车,步入古道,不出几分钟就置身于茂密的竹林。道路不宽,碎石和泥沙夯得很实,每一步都稳当。

此刻,我的脑海还保存着三年前古道刚修整完成时的模样,那时,古道光秃秃、孤零零,唯一的伙伴便是山野的草木。可是今天又见,画面丰满了许多,每走十几分钟,便可隐约瞧见不少古代廊亭式建筑隐没在苍翠中,犹抱琵琶半遮面,增添了不少情趣。

“这绿色瓦顶的小屋,我是十分之一个屋主,那边凉亭,我算得上三分之一个主人……”一路上,袁松才兴奋地说道,这些分子分母的排列组合,让我触觉到这些“古道小屋”来历非凡。

果不其然,袁松才挑了最得意之作“三界亭”说事了。

袁松才说,“三界亭”是古道上的第一个基建,也是屋主最多的一个。那时候,古道修好了,可每天在山上走的他发现了问题,长长的古道没有一处遮风挡雨的地方,他常被山里突如其来的大雨击中。“从那时候起,我便琢磨着在古道上建亭子、建屋子。”可是几年下来,他自掏腰包买工具材料修路,再也没有多余的钱修屋建亭了。

此时,老人修古道的消息随着古道的“竣工”不胫而走,很多人慕名而来,伸出援手。

村里88岁的老人徐永根,一下子拿出2000元钱,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九龙湖的政府、百姓共同集资,一下子送来了几万元钱……袁松才的笔记本里记录着一笔笔捐赠,仅去年一年,就众筹了6万多元,修建起了八座亭屋。

有人出钱,也有人捐出宝贵的林木。“造屋所用的木料就地取材而来,不然如果木头全从山下运上来,人力财力都不知翻几倍呢!”山头属地者给予袁松才莫大的支持,为了避免破坏,他总是遍山转悠,各处取一点,而不会在一片区域内集中取材。

回馈好心人,袁松才封了他们为名誉“屋主”,请他们一起来管理小屋和亭子。于是,一个小屋往往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主人”,小屋和主人皆显得得意洋洋。

一路相随,远方茶友

“渴不渴?有水。”

走了一会儿,记忆中小桃花岭的平坦山顶露面了,不过如今已经是一片长长的木结构廊亭,9座亭子紧紧相连而成,在最边上,有一间瓦片房。

袁松才径直把我们引到屋里,屋内摆着些许毛竹自制的桌椅,一旁土灶台炉子里的水开了,冒着热气,三五人正喝茶、歇脚、聊天,好不轻闲。这里似乎没有人招呼,偶尔路人闯进来,拿起热水,灌满自己的杯子,继续上路。

一路上山,不见水源,这儿的“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每天上山,我都会把水一担一担挑上来,放在这儿,给路人煮水喝。”袁松才说,岭上缺水,又没有小店铺卖矿泉水,而这条古道从慈溪那边上山,一直延伸到这儿,半天的行程也走不完,驴友们自备的水到这儿也差不多要喝完了,口渴的滋味可不好受,他便在这儿设了一个茶庄,像遇到休息日,上山的驴友多达千余人次,四五十斤水挑上去还不够呢!

慢慢的,小小的茶庄变成了自助互助的茶友会。每到周末,一群群驴友聚在这儿谈天说地,一拨走了,又来一拨,川流不息。

“有时候我挑水上来,常常发现不知不觉水桶里的水多了,原来,有驴友喝足了水后,还会去半山腰把水挑上来,灌满水桶,以备后到的人用。”袁松才说道。

“古道茶室”这样的贴心小品在这条古道上处处可见。

半山腰的“望海亭”里,摆着一个塑料桶,这是某个不知名驴友的“杰作”。因为每次爬山难免弄脏手,而在亭子小憩的时候,又想吃点干粮补充体力,可是往往找不到地方洗洗手,这个塑料桶就盛满水,供路人清洗。

袁松才总是停不下来,他说,路人提供给他很多建议,现在他手上的计划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比如最近他正在酝酿一个新工程:引水上山,并建造一座简易公厕。“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记住这条承载了很多记忆的古道,而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也可以因此把路能走得更顺畅,更舒心一点。”

[1]  [2]  下一页  尾页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