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外媒
【浙江日报】众人义务改造宁波江北一千年古道
稿源: 浙江日报  | 2015-09-15 13:43:29

一串惊喜,小村拍客

走在古道上,明媚的阳光透过竹林照下来,古道上一地斑驳。

69岁的上海人沈国忠流连在这样的风景下已经几个月了,每天一早,他背着相机上山去,拍拍青苔,拍拍树影,一天转眼而过,他都觉得不够用。

“老沈,你看看我这照片拍得怎么样?”袁松才的生活除了修古道,又添了一项颇文艺范的爱好,他紧紧跟着这个城里来的人,在他眼里,拍照是件如此时尚的事情,不过,老沈用的是“四四方方”的单反,而他拿的是傻瓜相机。

沈国忠几个月前来到金沙村,他和老伴被古道吸引,当即租下村里一间30多平方米的农房,敲敲打打,在墙上贴上瓷砖,地上铺上地板,俨然一间乡间别墅。

就这样,沈国忠住了下来,每天早上,他的老伴去市集买点小菜,而他上山拍照。在小村里,这样的“外来客”还不少,他们有的长租,有的短租在村民的家里,过着回归田园的生活。

“沈国忠”们的到来,让小山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不过令人奇怪的是,小村至今还没有农家乐,村民们是这样解释的:“我们要从城里人身上吸取的不是钱包,而是生活方式。”一条古道的打通,带来了人气,更带来了一种更豁达的眼光。

于是,沈国忠的到来,把“拍客”这个新鲜的词儿带进了小山村。时尚挠动了小山村的痒痒,很多村民成了老沈的粉丝,只要一有空,沈国忠便到村里的老年中心教大伙拍照,村里几乎每个人都收藏了几张老沈的得意之作,包括曾经只会埋头开山的袁松才。

于是,一些“画家”的到来,把艺术带入小山村,许多村民还学着动动画笔,创作一番……

古道“走心”

陈醉

三年前,我第一次造访宁波江北金沙村,那时十里“桃花古道”仍“隐居”深山,袁松才每天背着镰刀、锄头,顶着草帽上山,一锤一锤敲出脚下的寸土,堪比古代“愚公”。

很长一段时间,我以为袁松才的古道会像那么多整整修修的古道一般,只不过是驴友脚下千万条路之一,难以识别。

可是,三年后,再次“问候”金沙村古道,我是惊讶的,它不是冰冷的路,无论是山上那杯解渴的清水,而是路边歇脚的亭子,每个看起来细微的基建设计,都是走心的,都是有温度的。而这仅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主持”的基建道路修建工程。

启迪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手操专业知识的建筑者们,是否也该在“心”上下下功夫呢?让我们的城市道路、城市建筑温厚起来,少些“断头”的盲人道,少些“缺角”的人行道,少些别扭的设计,多些走心的规划,才能筑出有温度的城市。

首页  上一页  [1]  [2] 
【编辑: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