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镜头里的宁波故事:一张饱含乡情的彩色照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5-12-24 09:05:18 报料热线:81850000

中国宁波网官方微信

  毛毯、热水瓶、脸盆、皮筋、雪花膏、蜜粉……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几个顾客在笑逐颜开地挑选商品。这是余德富在1973年拍摄的宁波第二百货商店内的场景。特别难得的是,这是一张彩色照片。而在这张照片背后,有着一段历史故事,饱含着浓浓的乡情。

  故事先从彩色胶卷说起。那时在宁波是买不到彩色胶卷的,也找不到彩扩的冲印店。这些彩色胶卷、反转片,还有洗照片用的药水都是从港澳寄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港澳地区和海外宁波帮人士难以回到老家,但他们又很想了解宁波老家的近况,因此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拍些照片寄给他们看看。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之后,香港澳门的宁波同乡会会员把彩色胶卷和相关物品寄送到中国外交部,然后转送到浙江省委,最后送到宁波地委。

  这么珍贵的照片为什么是由余德富来拍呢?余老师说起了自己的故事———1965年,从部队退伍后,余德富被分配到了新华社的国际部做英文编辑。“我们一个宿舍8个人,除了我,其他7个都是搞摄影的,天天听他们谈摄影的事情,也激发了我对摄影的兴趣。正好我们国际部的同事常去国外,他们有多余的胶卷给我,于是我就借了摄影部同事的相机拍照,然后又拿他们多余的相纸和冲洗液,在他们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冲印和放大。就这样我学会了摄影冲洗的整个流程。1972年,我调回老家宁波,到地委的宣传部工作,因为我会摄影,被安排到了宣传科从事专业摄影。”

  1973年,宁波地委组织了余德富等7个人成立了摄影小组,并从省里借了一台尼康相机,要求他们把全宁波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时下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活生产现状拍摄下来。当时他们分成两个小组,拍摄了奉化水蜜桃、宁海大白鹅、西店牡蛎、四明山茶叶等特产,东海捕捞黄鱼、农田插秧等场景,以及东方红拖拉机、插秧机等先进设备,花了整整两年时间。

  余德富回想当年,还是感觉很骄傲:“其实我们拍摄非常辛苦,那时的交通和住宿都不方便,为了拍到最好的镜头,经常风餐露宿不说,还常常要在一个地方等候好长时间,为的就是选取最好的角度和状态。因为彩色胶卷特别金贵,我们谁也不敢浪费。整整两年下来,我们谁也没有拍张个人照做留念的私心。”

  由于彩色胶卷谁也没有冲印过,他们7个人一起根据说明书上的介绍,小心翼翼地认真配比,谨慎操作。带着冲洗好的照片,余德富几次前往北京的外交部汇报,经过三次审查和定稿,最终挑出了200张满意的照片寄往港澳的宁波同乡会。任务完成后,余下的所有照片和底片成为工作档案封存。

  隔了许多年,单位搬家的时候,余德富偶然地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底片,出于本能,他捡起来看了下,发现是自己曾经拍过的胶卷底片,于是小心地保存了起来,并在十多年后,把它们印了出来。“没想到隔了几十年,彩色胶卷的颜色还是这么鲜艳清晰!”余德富激动地说。宁波晚报 记者 陈晓旻  

编辑: 郭静

镜头里的宁波故事:一张饱含乡情的彩色照片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5-12-24 09:05:18

  毛毯、热水瓶、脸盆、皮筋、雪花膏、蜜粉……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几个顾客在笑逐颜开地挑选商品。这是余德富在1973年拍摄的宁波第二百货商店内的场景。特别难得的是,这是一张彩色照片。而在这张照片背后,有着一段历史故事,饱含着浓浓的乡情。

  故事先从彩色胶卷说起。那时在宁波是买不到彩色胶卷的,也找不到彩扩的冲印店。这些彩色胶卷、反转片,还有洗照片用的药水都是从港澳寄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港澳地区和海外宁波帮人士难以回到老家,但他们又很想了解宁波老家的近况,因此通过外交渠道要求拍些照片寄给他们看看。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之后,香港澳门的宁波同乡会会员把彩色胶卷和相关物品寄送到中国外交部,然后转送到浙江省委,最后送到宁波地委。

  这么珍贵的照片为什么是由余德富来拍呢?余老师说起了自己的故事———1965年,从部队退伍后,余德富被分配到了新华社的国际部做英文编辑。“我们一个宿舍8个人,除了我,其他7个都是搞摄影的,天天听他们谈摄影的事情,也激发了我对摄影的兴趣。正好我们国际部的同事常去国外,他们有多余的胶卷给我,于是我就借了摄影部同事的相机拍照,然后又拿他们多余的相纸和冲洗液,在他们的指导下自己学习冲印和放大。就这样我学会了摄影冲洗的整个流程。1972年,我调回老家宁波,到地委的宣传部工作,因为我会摄影,被安排到了宣传科从事专业摄影。”

  1973年,宁波地委组织了余德富等7个人成立了摄影小组,并从省里借了一台尼康相机,要求他们把全宁波最有代表性的特产、时下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生活生产现状拍摄下来。当时他们分成两个小组,拍摄了奉化水蜜桃、宁海大白鹅、西店牡蛎、四明山茶叶等特产,东海捕捞黄鱼、农田插秧等场景,以及东方红拖拉机、插秧机等先进设备,花了整整两年时间。

  余德富回想当年,还是感觉很骄傲:“其实我们拍摄非常辛苦,那时的交通和住宿都不方便,为了拍到最好的镜头,经常风餐露宿不说,还常常要在一个地方等候好长时间,为的就是选取最好的角度和状态。因为彩色胶卷特别金贵,我们谁也不敢浪费。整整两年下来,我们谁也没有拍张个人照做留念的私心。”

  由于彩色胶卷谁也没有冲印过,他们7个人一起根据说明书上的介绍,小心翼翼地认真配比,谨慎操作。带着冲洗好的照片,余德富几次前往北京的外交部汇报,经过三次审查和定稿,最终挑出了200张满意的照片寄往港澳的宁波同乡会。任务完成后,余下的所有照片和底片成为工作档案封存。

  隔了许多年,单位搬家的时候,余德富偶然地在垃圾桶里发现了一些底片,出于本能,他捡起来看了下,发现是自己曾经拍过的胶卷底片,于是小心地保存了起来,并在十多年后,把它们印了出来。“没想到隔了几十年,彩色胶卷的颜色还是这么鲜艳清晰!”余德富激动地说。宁波晚报 记者 陈晓旻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