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宁波善园:“互联网+”助力传统慈善走向现代公益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1-06 07:36:41 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义乡鄞州”——打造鄞州公益文化品牌

新闻背后的热词

互联网公益

互联网公益是一个虚拟的组织,以志愿的精神,通过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推动面向公众、具有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可以使公益项目分类趋于多样、全面和精细。而人们参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认捐,从而产生无限的公益匹配可能。有了这样的匹配,以前十分小众、冷门的公益项目都可能有非常充实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这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公益将不再停留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将深入城市社群之中,以满足社群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为要旨。

点评

为网络空间增添爱的温馨

2014年,旨在为“渐冻人”治疗研究募集资金的“冰桶挑战”游戏从美国传至中国,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获得44.4亿人次的点击量,短时间内募得善款800多万元人民币,一举成为当年最热的公益活动之一。

互联网公益,依托网络互动性强、无地域限制等特点,以及网络在吸引个体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具备的天然优势,正逐步成为一个低门槛、透明化、便捷高效的公益平台。它把原来由少数企业、团体或个人参与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人人都方便参与的社会公益全民运动。互联网公益的这种现代特质,正倡导着最广泛的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

1分钱起捐,让微小的力量成就了不起的义举。在“爱心城市”宁波,由善园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互联网慈善众筹平台———善园网,在上线后的40多天里,推出的28个慈善众筹项目,累计获得捐款超100万元,参与捐助者超1.18万人次。因为采取了众筹方式,善园网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公益事业。

当慈善遇上“互联网+”,求救和助人这两个渠道变得畅通了。善园网是一个求助平台,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善园网是一个履责平台,为中小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善园网是一个公益众筹平台,可以让不具备公募资质的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团体、民间组织共享公募资格,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们相信,网络公益的优势,将随着社会公益制度的完善、大众公益理念的跟进以及网络媒体自身权威影响力的提高,而得到更大的释放。互联网公益,将让网络空间弥漫着爱的温馨。

相关链接

慈善法草案二审:网络募捐或将没有地域限制

历经10年,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于去年10月面世。在草案一审稿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关慈善募捐的相关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

草案二审稿规定,慈善组织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以及举办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开展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开展募捐不作地域限制。

谁有资格发起公开募捐?二审稿规定:依法登记满两年、运作规范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个人是否可以直接发起募捐?二审稿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捐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慈善税收是慈善法草案关注度高、争议比较大的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对慈善活动税收优惠力度不大,二审稿规定,国家对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二审稿还规定,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报告显示

缺少专业人员成为最大制约

跨年之际,NGO2.0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

调研报告显示,在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中,只有19.02%的组织有专职技术人员,35.51%由志愿者提供,26.09%是兼职,还有19.38%是“没有人”。所以,在互联网使用限制的因素中,“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一原因占73.49%,但仍有21.39%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限制因素则是“缺乏移动终端使用技能”,占44.79%。

在2015年的传播渠道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48.08%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2015年的传播战略中,其次为即时通信工具(37.84%)与官方网站(31.26%)。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统渠道的重要性降低。

编辑: 孙研

宁波善园:“互联网+”助力传统慈善走向现代公益

稿源: 宁波日报 2016-01-06 07:36:41

新闻背后的热词

互联网公益

互联网公益是一个虚拟的组织,以志愿的精神,通过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的互动,推动面向公众、具有实践性的公民教育工作,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可以使公益项目分类趋于多样、全面和精细。而人们参照自己的兴趣进行认捐,从而产生无限的公益匹配可能。有了这样的匹配,以前十分小众、冷门的公益项目都可能有非常充实的资金来源和保障。这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公益将不再停留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将深入城市社群之中,以满足社群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为要旨。

点评

为网络空间增添爱的温馨

2014年,旨在为“渐冻人”治疗研究募集资金的“冰桶挑战”游戏从美国传至中国,在国内的社交媒体上获得44.4亿人次的点击量,短时间内募得善款800多万元人民币,一举成为当年最热的公益活动之一。

互联网公益,依托网络互动性强、无地域限制等特点,以及网络在吸引个体参与公益活动方面具备的天然优势,正逐步成为一个低门槛、透明化、便捷高效的公益平台。它把原来由少数企业、团体或个人参与的慈善活动,变成了人人都方便参与的社会公益全民运动。互联网公益的这种现代特质,正倡导着最广泛的志愿精神和公益行动。

1分钱起捐,让微小的力量成就了不起的义举。在“爱心城市”宁波,由善园公益基金会发起的互联网慈善众筹平台———善园网,在上线后的40多天里,推出的28个慈善众筹项目,累计获得捐款超100万元,参与捐助者超1.18万人次。因为采取了众筹方式,善园网吸引了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公益事业。

当慈善遇上“互联网+”,求救和助人这两个渠道变得畅通了。善园网是一个求助平台,为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带去希望;善园网是一个履责平台,为中小机构、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个履行社会责任的平台;善园网是一个公益众筹平台,可以让不具备公募资质的基金会、社会组织、志愿团体、民间组织共享公募资格,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

我们相信,网络公益的优势,将随着社会公益制度的完善、大众公益理念的跟进以及网络媒体自身权威影响力的提高,而得到更大的释放。互联网公益,将让网络空间弥漫着爱的温馨。

相关链接

慈善法草案二审:网络募捐或将没有地域限制

历经10年,我国首部慈善法草案于去年10月面世。在草案一审稿征求意见过程中,有关慈善募捐的相关规定受到广泛关注。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慈善法草案进行了二次审议。

草案二审稿规定,慈善组织在公共场所设置募捐箱,以及举办义演、义赛、义卖、义展、义拍、慈善晚会等开展募捐的,应当在其登记的民政部门管辖区域内进行,对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发布募捐信息开展募捐不作地域限制。

谁有资格发起公开募捐?二审稿规定:依法登记满两年、运作规范的慈善组织,可以向原登记的民政部门申请公开募捐资格证书。

个人是否可以直接发起募捐?二审稿规定: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合作开展公开募捐,募捐款物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管理。

慈善税收是慈善法草案关注度高、争议比较大的内容。鉴于目前我国对慈善活动税收优惠力度不大,二审稿规定,国家对扶贫济困的慈善活动,实行特殊的税收优惠。二审稿还规定,企业慈善捐赠支出超过法律规定的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报告显示

缺少专业人员成为最大制约

跨年之际,NGO2.0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

调研报告显示,在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中,只有19.02%的组织有专职技术人员,35.51%由志愿者提供,26.09%是兼职,还有19.38%是“没有人”。所以,在互联网使用限制的因素中,“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一原因占73.49%,但仍有21.39%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限制因素则是“缺乏移动终端使用技能”,占44.79%。

在2015年的传播渠道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48.08%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2015年的传播战略中,其次为即时通信工具(37.84%)与官方网站(31.26%)。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统渠道的重要性降低。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