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 09:06
每条微信都很多人点赞,现实中找个吃晚饭的人挺难;和老婆睡一个双人枕上,却经常在微信里说晚安……连续两天,本报都在关注一个“时髦病”——现代交流症。专家说“病因”有两个:一是网络交流比现实中人际交流更省时便捷;二是很多人更喜欢自己在网上的形象。
网络能拓展人际交流的时空维度,本是件好事。过度沉醉其中,却往往让人忽略了身边的人。记者从读者的吐槽和身边搜集的一些案例,请心理专家、社科专家来点评,并给出药方。你不妨对比着看看。
症状:起床、走路、开车,都忍不住刷手机
建议:网络交流不是全部,症状严重就关机吧
在高新区一家网络公司工作的技术宅小徐是标准的低头族:半夜醒来会不自觉把枕头下手机拿出来刷,早上起床前刷半小时再起床,开会时刷,上厕所时刷,排队买快餐时刷,走路时刷,甚至开车时也忍不住要刷朋友圈。而鄞州交警的一份数据显示:开车过程中查看手机或刷微信引发交通事故数,占了总事故数的两成左右。
●建议 “这种症状,我想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每个人都有,只是程度轻重而已。”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郑重地说,网络交流拓展了人际交流原本的时空限制,可网络交流应该只是和他人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全部途径。真实的人际交流,是不可替代的。他建议:如果觉得自己已经被手机“绑架”,一会不看手机就不安心,不妨尝试关机。从关机10分钟到关1个小时慢慢尝试,你会发现,离开手机,没什么大不了的。
症状:每条内容都点赞,吃喝拉撒都汇报
建议:注意适度,别给别人造成困扰
每天“扎”在手机上,都玩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玩法”。有人是“点赞党”,每条内容必点,弄得跟领导批“已阅”一样。发表评论还要斟酌,点赞不用表达自己的观点,但表示“我关注你,我看过了”。
有人属于恨不能“吃喝拉撒啥都要发一条”。小徐就是其中一个,记者发现,他平均每天至少要更新15条朋友圈,从睁开眼到睡觉,恨不能时刻记录。而元旦去日本旅游的那几天,每天几乎都是30多条原创,还不算转发的。
●建议 杨建华说,“点赞党”的本意是表示存在,对别人的关注。什么都要发朋友圈的,可能是乐于和旁人分享,更希望得到认同,也有可能只是纯记录,慢慢成了习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对别人造成困扰。就像日常生活中,你爱说话,但也要注意场合分寸,别给人际交流造成负面影响。微信上,很多人长期专注投票、集赞,往往挺让人反感。”
症状:网上火热互动,隔一条街两年没见
建议:和身边人没兴趣交流时,该放下手机了
采访时,一个做公务员的朋友说,上月在朋友圈里发了条住院手术的消息,有100来个朋友留言问候祝福。“那些留言真是看过就忘了。可我会一直记得,看到微信后没一会儿就出现在病房的朋友,这份关切和担心特别真实。”
她说,这几年来,和不少朋友微信上火热互动,见面却少了,“隔一条马路的朋友,以前时不时聚聚。现在,每天微信上互动火热,却两年没见面了。”为什么没有见面呢?“彼此的状况也都知道,好像没必要特地见面。”
●建议 宁波人和心理咨询主任虞蓉蓉说,当你热衷于网络交集却发现自己对身边的人没有交流兴趣时,这是条警戒线。这时,你已经把网络交流凌驾于现实的人际交流之上。不妨放下手机吧!和朋友面对面聚聚,会有和网上不一样的体验。
症状:朋友每天爽歪歪,我却过得不如意
建议:别只从朋友圈里了解朋友的状态
“沉迷于网络交流,有个症状很多人觉得自己啥都不如朋友。”虞蓉蓉说这是朋友圈带给很多人的负面影响。她讲了个典型的例子。前阵子,一个国企白领来咨询时情绪很不好,烦躁、苦恼、自卑。烦恼的一个根源是:“我以前觉得和朋友们起点差不多,条件也差不多,现在越来越觉得她们过得比我好。我每天朝九晚五,她们每天不是度假就是下馆子;我工资不高,她们动不动股票又涨停;我觉得生活中有很多细碎的烦恼,她们身边的人都有趣,生活没烦恼……”
咨询后才发现,她对朋友的了解都来自微信和微博。虞蓉蓉建议她,全面地在生活中了解这个朋友。过了一阶段,这个白领就释然很多:“原来大家都差不多,她的烦恼压根不比我少,股票亏的时候更多。”
●建议 虞蓉蓉说,大多数人都会乐于把生活中正能量的、美好的一面呈现给别人,这就导致一些旁观者容易有心理落差。“如果有这种‘落差’感,不妨通过真实的人际交流全方面了解朋友的状态。如果有些人的‘朋友圈状态’让你徒增烦恼的话,索性屏蔽掉吧。”
症状:能打字就不说话,能远程就不见面
建议:语音交流不可少,不要过分依赖文字
看了昨天的本报,有个做设计师的朋友吐槽:“我有个症状:能打字的就不说话,能远程的就不见面。微信上,用语音聊很方便。可我很反感,哪怕麻烦,也要一个一个字打出来,觉得文字比语音有安全感多了。”
不爱打电话,却倾向于微信、QQ等用文字交流的软件;语音聊天时胆小腼腆,陷入失语的无限尴尬,但纯文字聊天却可以聊个火热……以上状况被网友定义为“语音恐惧症”。新浪微博上一起调查中,2216名网友选择了“有这个症状”,只有329名网友表示“无压力”。
●建议 虞蓉蓉说:“语音似乎比文字轻松,实际上不然,语音聊天对情绪、语气、反映速度更高,面对面聊天更是如此。网聊时,打出‘呵呵’两个字只要一秒钟。可语音或者面对面交流时,要表达‘呵呵’,需要调动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她的建议是:在现代社会,语音沟通是必须的不可缺的交流方式,面对面的交谈在亲密关系中更是不可替代的,还是不要过分依赖文字表达。
症状:母亲节满屏祝福,却很久没回过家
建议:长辈们更在乎的是“常回家看看”
父亲节、母亲节……到了节日,很多人会在微信上祝福父母、长辈。有网友调侃:“这是朋友圈的母亲节。”
●建议 杨建华提醒年轻人注意件事——老年人对网络交流适应度相对更低。他诚恳地说:“每天在微信里祝福妈妈,都不如有空回家陪妈妈吃顿饭。没有距离的陪伴在身边,有温度表情的面对面交流,对老人来说,是不可缺的,也是最需要的。”
他强调:“不管对哪个群体,网络交流都不能代替真实的面对面的人际交流。越是亲密关系,越不能太依赖网络交流。隔空的一句问候,都不如面对面的关切让人温暖。”□通讯员 毛一波 记者 王颖
编辑: 孙研
- 丽水一辆载有9人中巴车落入水库 5人失联
- 中国彩票史最大弃奖 2565万无人领取
- 湖北拟增加30天产假 男性10天护理假
- 白领7.6万元寻“枪手”替考研被公诉
- 官员包养女大学生 分手花千万送出国
- 新疆阿勒泰积雪融化成“冰瀑” 场面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