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一位宁波老太太与中共宁波地委的秘密机关有啥联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2-14 08:11:32 报料热线:81850000

 

  朱自清与进步青年

  1926年1月,宁波有了自己的共产党组织,在外声称是启明女中,是由开明人士张葆灵先生等几位贤达出面创办的女子中学,实际上是地委机关。

  创办这所学校,并非偶然。

  宁波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此之前,已经展开了一些轰轰烈烈的斗争。

  1921年6月,省立第四师范学生蒋本菁、谢传茂、潘凤涂、干书稼等进步青年组织成立“雪花社”,宗旨是“本互助之精神,作社会之改造、人生的联合,以祈上进,不可无联络团体,乃组织之”。雪花社一时成为国民党眼中的洪水猛兽。

  当时在宁波教书的朱自清,也与雪花社结下一段难解之缘。

  雪花社反封建礼教,宣传进步思想,与朱自清信奉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十分契合。

  朱自清乐于参加社团活动,雪花社每有聚会,他一定被邀参加。

  他那时不过二十七八岁,颀长的身躯,方方正正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圆的眼镜,一头西式发型,完全是个教书先生。

  除了雪花社的进步宣传运动,宁波三北公司的轮船工人、数百名石匠、宁波华泰绸织厂、美球袜厂、余姚城区锅厂、竹木业的工人也开展了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活跃在宁波的中国共产党,急需一个组织,一个秘密的地方,开展进步活动。

  启明女中开办之初,公开声明是为了使青年女子能有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学校推举赵钵民为校长,董贞柯为教务主任,杨眉山为教务员,经常上课的教师有赵济猛、杨眉山、蒋本菁、潘念之、吴近、石愈白等等。

  启明女中的校址在丝户巷17号的星云坊,就在陈馥家隔壁。

  陈馥资助启明女中

  陈馥知道启明女中的真实作用后,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创办了启明女中,还挪出一部分房子,作为校舍支持。

  不少党中央、共产党上海区委的领导,如张秋人、赵世炎、罗亦农等人都在她家住过。

  启明女中的师生与许多共产党人,都亲切地称她为“众家姆妈”。

  启明女中创办之初,学生只有数十人,任课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他们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培养发展党员、团员,以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杨眉山老师曾对学生说过一句话:“旧中国是一座破烂房子,外国人来欺侮,这房子眼看就要倒塌。我们有责任把这座房子弄好。”

  1927年4月初,宁波地委已建立40余个基层组织,拥有中共党员1200余名,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2%,占当时浙江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杨眉山等同志想介绍陈馥老太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却说:“反正我的心是与共产党在一起的,留在党外更便于对外打交道。”

编辑: 郭静

一位宁波老太太与中共宁波地委的秘密机关有啥联系?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6-02-14 08:11:32

 

  朱自清与进步青年

  1926年1月,宁波有了自己的共产党组织,在外声称是启明女中,是由开明人士张葆灵先生等几位贤达出面创办的女子中学,实际上是地委机关。

  创办这所学校,并非偶然。

  宁波的进步知识分子,在此之前,已经展开了一些轰轰烈烈的斗争。

  1921年6月,省立第四师范学生蒋本菁、谢传茂、潘凤涂、干书稼等进步青年组织成立“雪花社”,宗旨是“本互助之精神,作社会之改造、人生的联合,以祈上进,不可无联络团体,乃组织之”。雪花社一时成为国民党眼中的洪水猛兽。

  当时在宁波教书的朱自清,也与雪花社结下一段难解之缘。

  雪花社反封建礼教,宣传进步思想,与朱自清信奉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十分契合。

  朱自清乐于参加社团活动,雪花社每有聚会,他一定被邀参加。

  他那时不过二十七八岁,颀长的身躯,方方正正的脸,鼻梁上架着一副圆圆的眼镜,一头西式发型,完全是个教书先生。

  除了雪花社的进步宣传运动,宁波三北公司的轮船工人、数百名石匠、宁波华泰绸织厂、美球袜厂、余姚城区锅厂、竹木业的工人也开展了斗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活跃在宁波的中国共产党,急需一个组织,一个秘密的地方,开展进步活动。

  启明女中开办之初,公开声明是为了使青年女子能有受中等教育的机会。

  学校推举赵钵民为校长,董贞柯为教务主任,杨眉山为教务员,经常上课的教师有赵济猛、杨眉山、蒋本菁、潘念之、吴近、石愈白等等。

  启明女中的校址在丝户巷17号的星云坊,就在陈馥家隔壁。

  陈馥资助启明女中

  陈馥知道启明女中的真实作用后,拿出自己的积蓄,资助创办了启明女中,还挪出一部分房子,作为校舍支持。

  不少党中央、共产党上海区委的领导,如张秋人、赵世炎、罗亦农等人都在她家住过。

  启明女中的师生与许多共产党人,都亲切地称她为“众家姆妈”。

  启明女中创办之初,学生只有数十人,任课的老师,绝大多数是共产党员。

  他们向学生传授进步思想,培养发展党员、团员,以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杨眉山老师曾对学生说过一句话:“旧中国是一座破烂房子,外国人来欺侮,这房子眼看就要倒塌。我们有责任把这座房子弄好。”

  1927年4月初,宁波地委已建立40余个基层组织,拥有中共党员1200余名,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的2%,占当时浙江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

  杨眉山等同志想介绍陈馥老太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却说:“反正我的心是与共产党在一起的,留在党外更便于对外打交道。”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