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3 09:45
陈子元(左二) 记者 崔引 摄
昨天,掩映在马头墙、荷花池间的千年古村走马塘,迎来了一位特别的乡亲。
中国核农学的开创者、中国呢绒第一人陈贤本的长子、92岁的科学家陈子元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家乡走马塘寻根访祖。
陈贤本、陈子元父子是鄞州茅山走马塘陈氏后裔。走马塘的祖先为陈氏,至今已有38代。陈氏一族以耕读起家,求学为志,门风极正,一共出了76位进士,其中,4位尚书,8位侍郎,9位大学士,7位大夫,7位翰林,历代共有朝官、地方官、学官计165人。走马塘因而被誉为“中国进士第一村”。
昨天,陈子元来到走马塘村老街的东面,陈氏祠堂“遗忠堂”前祭祀祖先。
陈子元还参观了走马塘邬毛银收藏馆,那里承载着千年古村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凝结了馆长邬毛银十多年的心血。陈子元看了以后很感动,当即挥毫写下“走马塘的故事”。
话费收账员的长子
1924年10月5日,一个男孩在上海斜土路的一间普通民居呱呱坠地。
这一年是甲子年,恰逢午夜子时,这个男孩是陈贤本的第一个儿子。于是,陈贤本便给儿子取名为子元。
那一年,24岁的陈贤本还是上海的一个话费收账员。
那时候的上海,电话号码只有四位数,多数用户是做生意的外国人。电话费,需要收账员上门去收。
从鄞县初到上海的陈贤本,辗转换了很多工作。他努力学习英语,才考上这个收账员的职位。
应聘收账员的要求很高,首先人品要好,英语要过关,还要有一定的交际能力。这样的考试自然很难,但考上了,待遇也很优渥。
陈贤本不怕辛苦,一家一家上门收账,有时候还有小费,客气的人家还会请他进屋喝杯茶,聊聊天。
陈贤本的人脉也渐渐广了起来。也是在那段时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从瑞士刚来上海,专门做骆驼绒的毛纺织工程师阿伦司白。
那时候,中国多是麻纺、棉纺,精纺呢绒还是个新鲜事物。陈贤本很好奇,多问了几句。
阿伦司白发现陈贤本是个聪明人,便时常有意无意地点拨他。
父亲国内首创骆驼绒
时间长了,陈贤本渐渐悟出毛纺织技术的要领。他从阿伦司白手里订购了一架国外的毛纺机器。
他白天收账,晚上对着外文资料,自己调试机器,一边还要照顾襁褓中的陈子元。
陈子元两岁的时候,陈贤本与友人集资合伙创办了一家毛纺企业“先达骆驼绒厂”。
这是国内最早的骆驼绒厂,陈贤本也在这里研制出中国第一代骆驼绒。
后来,他又创办了中国统一呢绒纺织厂,在旧上海引领风气之先。
抗战期间,他连任上海市呢绒工厂业同业公会主席,并以此身份在上海公共租界冒险主办难民收容所,并支援抗战前线。
1937年8月的一天,陈贤本路过“上海大世界”门口,突遭日机空袭,深受惊吓,心脏出现问题。
也是在那段时间,汪伪政府看重陈贤本的社会地位,试图拉拢他。陈贤本立誓不愿与日伪合作,毅然决定弃商求学,谢绝一切对外交往。
父子俩意外成为校友
1938年2月,陈贤本年近40岁,他从头开始,入学读书,在大夏大学(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法学系就读,避开汪伪政府的诱惑。
三年后,陈子元中学毕业,也考入了大夏大学化学系,父子俩成了校友。
1975年,陈贤本在上海逝世,但他的爱国诚孝,勤奋善良,敢为人先的精神却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子女。
陈家的兄妹全部受过高等教育,老大陈子元是我国著名的核农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小聪颖过人,仅用四年,就跳级读完了6年的初高中课程。
工作一年,陈子元便成为“中国无土栽培第一人”。其后数十年,他编制出了29种农药在19种农作物上的69项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为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促进农业生产和国际贸易,减少环境污染作出了贡献。
老五陈珊妹是大学老师,老六陈子江、老七陈子全均为上海交通大学毕业,陈子江还获得过“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陈子元告诉记者:“做学问要勤,做事情要诚,做人要有情。这就是祖辈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宁波精神。宁波人的家庭观念很重,家风很严,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好好地传承下去。”
人物名片
陈子元1924年生于上海,祖籍鄞县走马塘。核农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其父亲为“中国呢绒第一人”陈贤本。现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是我国最早把同位素应用于农药残留的专家之一。2014年,《让核技术接地气———陈子元传》出版发行。
东南商报记者陈也喆 通讯员邬毛银
编辑: 孙研
- 法官月薪四千 为母治病欠30万无奈辞职
- 杭州一公交车站“飞来横祸”致1死5伤
- 四川现奇葩号牌:白纸打印 成本2元
- 女子避二胎罚款与舅舅结婚 离婚遭索赔
- 女教师准备休产假遭拒 提离职被扣800
- 朝发射多枚短程导弹飞行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