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 宁波75后生娃意愿最强烈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1-06 06:45:00报料热线:81850000

在我们身边,四口之家越来越多(资料图片)

  王女士出生于1979年,老公出生于1977年。两人结婚10年,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已经8岁。去年11月中旬,他们又添了个儿子。

  尽管不是新手妈妈,但是二孩的到来,还是让王女士措手不及。一天24个小时,基本就围着儿子转,而且还把双方父母都“牵扯”进来了。不过,辛苦之余更多的还是幸福。

  2016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王女士一家的例子是众多二孩家庭的缩影。

  昨天,记者从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政策实施一年来,宁波二孩的出生人数符合之前的预期人数。记者贺艳摄影记者贾东流

  想要二孩想了5年

  高龄产妇“造人”成功

  王女士和老公共同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她负责财务,老公负责业务。

  夫妻俩一直都盼望能有两个孩子,最好是既有女儿又有儿子,凑成一个“好”字。

  “我和老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小时候两个人一起长大热闹,长大后遇到事情也有个商量的人”。

  女儿三岁后,夫妻俩再生一个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一直在盼望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一年等一年,再不出台,我就生不出来了。”

  2014年1月17日,浙江省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通俗地说夫妻俩一方属于独生子女,可以再生一个。可是,王女士有一个哥哥,老公有一个弟弟,夫妻俩不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不过,这个政策的出台,让夫妻俩看到了一丝曙光。夫妻俩还暗地里估计,不出3年,可能会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

  “那时候差不多40岁,保养得好一点,应该还能生。”

  在夫妻俩的预期之内,距离“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两年之后,2016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听到这个消息,王女士像赶末班车一样,立刻开始“造人”,去年2月怀上了。

  确定怀孕之后,王女士抱着老公差点哭出了声,算了一下,想这个孩子想了5年了。“我已经37岁了,医生说像我这个年纪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这么快就怀上了,我真觉得是老天眷顾我”。

  第一次怀孕心里总有点忐忑

  这一次准备更充分心理稳定

  有过一次生育经历,这次王女士在整个孕期都非常淡定,照样工作,照样上街买菜。只是老公不让她开车,主动承担起接送女儿上下学。

  在吃喝上,也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没有特别讲究,觉得还是心态好最重要。”王女士说。

  王女士怀孕5个月的时候,医生说胎儿已经稳定了,此时,肚子也不是很大,王女士还和老公一起去了趟三亚旅游,“目的是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据说,妈妈心情好,孩子会更漂亮啊。”往年,她和老公也会一年出去玩一趟。

  去年11月中旬,王女士顺利产下第二个孩子。如她所愿,是个男孩。

  “要说第一次怀孕和第二次怀孕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不一样。第一次怀孕,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那时候人也没有现在成熟。第二次怀孕,各方面准备更充足,心理比较稳定,碰到问题有自己的想法。”

  看到朋友们出去旅游吃大餐

  自己其实也有点小失落

  可是,儿子的到来,还是让有育儿经验的王女士措手不及,生活节奏彻底打乱了。一天24小时,基本上就围着儿子转。

  早上5点多,王女士还在睡梦中,襁褓中的儿子开始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提醒睡在一旁的妈妈“他饿了”。王女士对儿子的声音特别敏感,一骨碌从床上坐起,匆忙中抓了件厚外套披上,开始抱着儿子喂奶。

  喂着喂着,儿子就睡过去了。此时,老公已经起床,为要去上学的女儿做早餐。

  吃完早饭,老公去上班。王女士开车送女儿去上学。这时候,婆婆刚好到家里。双方父母按每个月轮流上岗,这个月轮到婆婆过来照顾。王女士出去送女儿,就由婆婆照看儿子。

  送完女儿回来,王女士去附近的菜场买菜。回到家,已经9点半了,立马换上家居服,开始奶娃。“每次出去,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小时,不然孩子又要饿了。”

  喂完,已经10点了。婆婆开始准备午饭、洗菜、择菜。王女士整理房间、洗衣服、扫地。

  中午12点,准时吃午饭。虽然只有婆媳两人吃饭,但婆婆还是准备了三菜一汤,蔬菜、鱼、肉餐餐都有。婆婆常说:“保证营养,才有力气干活。”

  吃完午饭,婆婆收拾碗筷。王女士继续奶娃。

  下午1点到3点,是王女士婆媳俩一天中难得的休闲时间。婆婆可以看看电视,或者睡个午觉。王女士也可以和儿子一起睡个午觉,或者是偶尔打开手机,刷个微信,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看到朋友们出去旅游,或者吃大餐。我也会有隐隐的失落感。当‘奶牛’的日子何时才会到头啊!”

  可是,当看到身边憨态可掬的儿子,母爱立刻战胜了失落感。“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情。”

  有了儿子,但不能“顾此失彼”

  再忙也要和女儿来个“卧谈会”

  下午3点,王女士准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接女儿回家。回到家,她一边照看儿子,一边督促女儿做家庭作业。

  此时,婆婆又在厨房忙开了。晚上这一餐,公公下班后也会来吃晚饭,看看小孙子。婆婆起码要烧六七个菜。

  等一家人吃完饭,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婆婆进厨房收拾,王女士安排儿子洗澡,老公也会过来帮忙,这也算是一家人难得的亲子时光。

  给儿子洗澡、按摩、喂奶,到晚上8点半的时候,儿子总算睡着了。

  此时,忙完家务的婆婆和公公也回自己家去了。

  有了小的,难免会冷落大的。打心底里,王女士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

  “报纸上也报道过很多类似案例,老大怕父母不再宠爱自己,不同意父母生弟弟、妹妹。我们在怀孕前还半开玩笑地跟女儿谈过,她表示希望有个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她一直也和弟弟很亲热。但女儿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照顾到她的情绪。”

  晚上8点半之后,王女士会来到女儿的房间,来个睡前“卧谈会”,聊聊学校里的事情,关心一下学习情况。

  再过两小时,如果老公没有应酬,一家人准时入睡。

  ●分析

  75后生育二孩意愿最强烈

  生活已稳定,能腾出精力

  记者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了解到,无论是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还是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1975年-1979年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生育二孩的意愿比较强烈,而处于生育更佳年龄的80后、90后反而意愿没那么强烈。

  分析原因,首先75后这一人群在生育年龄上像是赶“末班车”,再等等可能就没机会了;其次,他们普遍已经经济稳定,生育二孩之后,即使妻子一方辞掉工作也不太会降低生活质量;最后,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第一个孩子多数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使得他们能够腾出精力来照顾第二个孩子。而80后、90后一方面第一个孩子还小,经济也不太稳定,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还是对生活有影响;还有,他们认为自己还算年轻,不必过于着急生第二个。

编辑: 陈晓怡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 宁波75后生娃意愿最强烈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1-06 06:45:00

在我们身边,四口之家越来越多(资料图片)

  王女士出生于1979年,老公出生于1977年。两人结婚10年,第一个孩子是女儿,已经8岁。去年11月中旬,他们又添了个儿子。

  尽管不是新手妈妈,但是二孩的到来,还是让王女士措手不及。一天24个小时,基本就围着儿子转,而且还把双方父母都“牵扯”进来了。不过,辛苦之余更多的还是幸福。

  2016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王女士一家的例子是众多二孩家庭的缩影。

  昨天,记者从宁波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政策实施一年来,宁波二孩的出生人数符合之前的预期人数。记者贺艳摄影记者贾东流

  想要二孩想了5年

  高龄产妇“造人”成功

  王女士和老公共同经营一家外贸公司,她负责财务,老公负责业务。

  夫妻俩一直都盼望能有两个孩子,最好是既有女儿又有儿子,凑成一个“好”字。

  “我和老公都是有兄弟姐妹的。小时候两个人一起长大热闹,长大后遇到事情也有个商量的人”。

  女儿三岁后,夫妻俩再生一个的愿望非常强烈。“我们一直在盼望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一年等一年,再不出台,我就生不出来了。”

  2014年1月17日,浙江省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通俗地说夫妻俩一方属于独生子女,可以再生一个。可是,王女士有一个哥哥,老公有一个弟弟,夫妻俩不在政策允许范围之内。不过,这个政策的出台,让夫妻俩看到了一丝曙光。夫妻俩还暗地里估计,不出3年,可能会实施全面二孩的政策。

  “那时候差不多40岁,保养得好一点,应该还能生。”

  在夫妻俩的预期之内,距离“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两年之后,2016年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听到这个消息,王女士像赶末班车一样,立刻开始“造人”,去年2月怀上了。

  确定怀孕之后,王女士抱着老公差点哭出了声,算了一下,想这个孩子想了5年了。“我已经37岁了,医生说像我这个年纪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这么快就怀上了,我真觉得是老天眷顾我”。

  第一次怀孕心里总有点忐忑

  这一次准备更充分心理稳定

  有过一次生育经历,这次王女士在整个孕期都非常淡定,照样工作,照样上街买菜。只是老公不让她开车,主动承担起接送女儿上下学。

  在吃喝上,也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没有特别讲究,觉得还是心态好最重要。”王女士说。

  王女士怀孕5个月的时候,医生说胎儿已经稳定了,此时,肚子也不是很大,王女士还和老公一起去了趟三亚旅游,“目的是调整心态,放松心情。据说,妈妈心情好,孩子会更漂亮啊。”往年,她和老公也会一年出去玩一趟。

  去年11月中旬,王女士顺利产下第二个孩子。如她所愿,是个男孩。

  “要说第一次怀孕和第二次怀孕最大的区别就是心态不一样。第一次怀孕,心里总有点忐忑不安,那时候人也没有现在成熟。第二次怀孕,各方面准备更充足,心理比较稳定,碰到问题有自己的想法。”

  看到朋友们出去旅游吃大餐

  自己其实也有点小失落

  可是,儿子的到来,还是让有育儿经验的王女士措手不及,生活节奏彻底打乱了。一天24小时,基本上就围着儿子转。

  早上5点多,王女士还在睡梦中,襁褓中的儿子开始发出“咿呀、咿呀”的声音,提醒睡在一旁的妈妈“他饿了”。王女士对儿子的声音特别敏感,一骨碌从床上坐起,匆忙中抓了件厚外套披上,开始抱着儿子喂奶。

  喂着喂着,儿子就睡过去了。此时,老公已经起床,为要去上学的女儿做早餐。

  吃完早饭,老公去上班。王女士开车送女儿去上学。这时候,婆婆刚好到家里。双方父母按每个月轮流上岗,这个月轮到婆婆过来照顾。王女士出去送女儿,就由婆婆照看儿子。

  送完女儿回来,王女士去附近的菜场买菜。回到家,已经9点半了,立马换上家居服,开始奶娃。“每次出去,最多不能超过两个小时,不然孩子又要饿了。”

  喂完,已经10点了。婆婆开始准备午饭、洗菜、择菜。王女士整理房间、洗衣服、扫地。

  中午12点,准时吃午饭。虽然只有婆媳两人吃饭,但婆婆还是准备了三菜一汤,蔬菜、鱼、肉餐餐都有。婆婆常说:“保证营养,才有力气干活。”

  吃完午饭,婆婆收拾碗筷。王女士继续奶娃。

  下午1点到3点,是王女士婆媳俩一天中难得的休闲时间。婆婆可以看看电视,或者睡个午觉。王女士也可以和儿子一起睡个午觉,或者是偶尔打开手机,刷个微信,看看朋友们都在干什么。

  “看到朋友们出去旅游,或者吃大餐。我也会有隐隐的失落感。当‘奶牛’的日子何时才会到头啊!”

  可是,当看到身边憨态可掬的儿子,母爱立刻战胜了失落感。“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情。”

  有了儿子,但不能“顾此失彼”

  再忙也要和女儿来个“卧谈会”

  下午3点,王女士准时从家里出发去学校接女儿回家。回到家,她一边照看儿子,一边督促女儿做家庭作业。

  此时,婆婆又在厨房忙开了。晚上这一餐,公公下班后也会来吃晚饭,看看小孙子。婆婆起码要烧六七个菜。

  等一家人吃完饭,已经是晚上7点半了,婆婆进厨房收拾,王女士安排儿子洗澡,老公也会过来帮忙,这也算是一家人难得的亲子时光。

  给儿子洗澡、按摩、喂奶,到晚上8点半的时候,儿子总算睡着了。

  此时,忙完家务的婆婆和公公也回自己家去了。

  有了小的,难免会冷落大的。打心底里,王女士不愿意这种情况出现。

  “报纸上也报道过很多类似案例,老大怕父母不再宠爱自己,不同意父母生弟弟、妹妹。我们在怀孕前还半开玩笑地跟女儿谈过,她表示希望有个弟弟或妹妹。出生后,她一直也和弟弟很亲热。但女儿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要照顾到她的情绪。”

  晚上8点半之后,王女士会来到女儿的房间,来个睡前“卧谈会”,聊聊学校里的事情,关心一下学习情况。

  再过两小时,如果老公没有应酬,一家人准时入睡。

  ●分析

  75后生育二孩意愿最强烈

  生活已稳定,能腾出精力

  记者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宁波市第一医院、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等了解到,无论是之前的单独二孩政策,还是现在的全面二孩政策实施,1975年-1979年这一年龄阶段的人群生育二孩的意愿比较强烈,而处于生育更佳年龄的80后、90后反而意愿没那么强烈。

  分析原因,首先75后这一人群在生育年龄上像是赶“末班车”,再等等可能就没机会了;其次,他们普遍已经经济稳定,生育二孩之后,即使妻子一方辞掉工作也不太会降低生活质量;最后,这一年龄阶段人群,第一个孩子多数在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使得他们能够腾出精力来照顾第二个孩子。而80后、90后一方面第一个孩子还小,经济也不太稳定,第二个孩子的到来,还是对生活有影响;还有,他们认为自己还算年轻,不必过于着急生第二个。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