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
拿到手软发到心慌 压岁钱竟是这样来的
稿源: 新华炫闻   2017-01-28 13:41:00报料热线:81850000

  “由于这次期末没考好,压岁钱我不稀罕。”春节前,一位小学生因为成绩没达到家长要求,写下一份保证书,被表姐放到网上后引发热议。

  不给压岁钱真的无所谓?当记者追问这位小朋友时,他撇着嘴沉默了几秒钟后说:还是想要……

  春节到了,对于孩子来说,压岁钱可是憧憬了一年的小确幸,这位考生家长,您还是照顾一下小朋友的情绪吧。

  “小时候收到压岁钱,爸爸妈妈都说要帮我存起来,但从此再也没见到我的压岁钱”

  “收了二十多年的压岁钱,在我手中没超过15秒”

  “终于等到我学会了花压岁钱,可是却没有人再给我压岁钱了”

  ……

  收了这么多年的压岁钱,

  眼瞅着也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

  可你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吗?

  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岁”与“祟”谐音,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但“压岁钱”最初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目的也不是祈福,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压岁钱是这样来的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期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民国以后,方孔圆钱基本取消,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如今,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纸币发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这种送连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压岁钱的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还有两个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一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红包不只中国有,说到压岁钱到底哪家强?

  新加坡:不比钱数比个数

  新加坡华人也有过年发红包的传统。每当春节临近,他们会到附近银行换取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从5新元、10新元到20新元不等,主要是求个吉利,不会有“拿不出手”的感觉。

  韩国红包用“白信封”

  韩国人管压岁钱叫岁拜钱,一般只给到孩子高中毕业之前。至于数额,以前最流行的是蓝黄绿的划分,小学生是蓝色的1000元,中学生是黄色的5000元,高中生是绿色的1万元。韩国人给压岁钱通常是直接给钱,不用信封,用的话也是白色信封。这恐怕是与中国最大的不同之处。

  泰国红包须“双数”

  泰国华人家庭一般都保留着给红包的习俗,数额通常在2000泰铢到1万泰铢(约合380到1900元人民币)不等,最低不少于200泰铢。但不论多少钱,钱数必须是双数。

  越南红包重“币号”

  在越南,过年给孩子和老人的红包在北部地区称为“贺岁”,在南部地区称为“利是”。一些越南人很注意纸币上的币号,比如“6、8、9”等数字在越南语中因谐音与顺利、发财、永久等祝愿联系在一起,成为越南人推崇的幸运数,有的人包红包时会特意挑选币号里有对方生日的钱币。

  那些年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压岁钱是如何与你擦肩而过的?

  这一直是很多宝宝们的未解之谜。

  当年刚懂事的时候,麻麻就会给我们解释压岁钱都去哪里了。

  小时候还不知道压岁钱除了用来交学费还要拿来娶媳妇儿。

  叔叔把压岁钱装进红包里面了,但叔叔告诉我的金额数目跟麻麻说的不一样。

  只怪自己年少轻狂不识数......

  后来,就习惯了这种模式......

  在此,建议家长们可以把孩子的压岁钱分着放进4个“储蓄罐”:

  第一个罐子“需要”:

  建议用透明的,让孩子看得到里面的钱,用于生活中常用的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第二个罐子“梦想目标”:

  起初设置偏低点,如孩子想要的玩具等;这部分金额可占压岁钱总数50%以上,可存进银行。

  第三个罐子“投资账户”:

  这部分钱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存进银行,二是请父母代购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少儿保险等,父母最好不要轻易挪用这笔钱,保证孩子知情权。

  第四个罐子“储存爱心”:

  家长用压岁钱建立一个“爱心小屋”,告诉孩子这些钱是长辈爱心和祝福的体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买一些礼物送给长辈,表示对长辈的孝敬和热爱。当社会和有困难的人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爱心捐助。

  呐,这几天正是压岁钱丰收的好时机,

  祝各位大宝宝、小朋宝宝,

  拿压岁钱拿到手软哦~

编辑: 陈燕

拿到手软发到心慌 压岁钱竟是这样来的

稿源: 新华炫闻 2017-01-28 13:41:00

  “由于这次期末没考好,压岁钱我不稀罕。”春节前,一位小学生因为成绩没达到家长要求,写下一份保证书,被表姐放到网上后引发热议。

  不给压岁钱真的无所谓?当记者追问这位小朋友时,他撇着嘴沉默了几秒钟后说:还是想要……

  春节到了,对于孩子来说,压岁钱可是憧憬了一年的小确幸,这位考生家长,您还是照顾一下小朋友的情绪吧。

  “小时候收到压岁钱,爸爸妈妈都说要帮我存起来,但从此再也没见到我的压岁钱”

  “收了二十多年的压岁钱,在我手中没超过15秒”

  “终于等到我学会了花压岁钱,可是却没有人再给我压岁钱了”

  ……

  收了这么多年的压岁钱,

  眼瞅着也到了发压岁钱的年纪,

  可你知道压岁钱是怎么来的吗?

  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岁”与“祟”谐音,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压岁钱”的习俗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但“压岁钱”最初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身上的装饰品

  目的也不是祈福,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

  压岁钱是这样来的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是为了佩带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有的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当时春节是“立春日”,是宫内相互朝拜的日子,民间并没有这一习俗。《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载了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这里说的洗儿钱除了贺喜外,更重要的意义是长辈给新生儿的避邪去魔的护身符。

  宋元以后,正月初一取代立春日,称为春节。原来属于立春日的风俗也移到了春节。春日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为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是这样记载压岁钱的:“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

  到了明清时期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以彩绳穿钱编为龙形,谓之压岁钱。”所以一些地方把给孩子压岁钱叫“串钱”。

  民国以后,方孔圆钱基本取消,则演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给已经成年的晚辈压岁钱,红纸里包的是一枚大洋,象征着“财源茂盛”、“一本万利”。

  如今,家长们喜欢选用号码相联的新纸币发给孩子们,因为“联”与“连”谐音,预示着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这种送连号钱给晚辈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压岁钱的传说

  压岁钱的由来,还有两个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故事。

  传说一

  古时候,有一种小妖叫“祟”,大年三十晚上出来用手去摸熟睡着的孩子的头,孩子往往吓得哭起来,接着头疼发热,变成傻子。因此,家家都在这天亮着灯坐着不睡,叫做“守祟”。

  有一家夫妻俩老年得子,视为心肝宝贝。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拿出八枚铜钱同孩子玩。孩子睡着了,他们就把八枚铜钱用红纸包着放在孩子的枕头下边,夫妻俩不敢合眼。这八枚铜钱是八仙变的,暗中来保护孩子的。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第二天,夫妻俩把用红纸包八枚铜钱吓退“祟”的事告诉了大家,以后大家学着做,孩子就太平无事了。“祟”与“岁”谐音,之后逐渐演变为“压岁钱”。

  传说二

  另有一说源于古代“压惊”。说是太古时有一种凶兽叫“年”,隔365日后之夜,就要出来伤害人畜、庄稼。小孩子害怕,大人则以燃竹响声驱“年”,用食品安慰小孩,即为“压惊”。年久日深,便演变为以货币代食物,至宋便有“压惊钱”。据史载,王韶子南陔,因被坏人背走,于途中惊呼,才被皇车所救,宋神宗即赐了他“压惊金犀钱”。以后才发展为“压岁钱”。

  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一种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它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红包不只中国有,说到压岁钱到底哪家强?

  新加坡:不比钱数比个数

  新加坡华人也有过年发红包的传统。每当春节临近,他们会到附近银行换取新钞,等到除夕夜或新年期间,装入印有图案及写有吉祥祝愿词的红包之中,再送给自己的儿孙或其他前来拜年的孩子,压岁钱从5新元、10新元到20新元不等,主要是求个吉利,不会有“拿不出手”的感觉。

  韩国红包用“白信封”

  韩国人管压岁钱叫岁拜钱,一般只给到孩子高中毕业之前。至于数额,以前最流行的是蓝黄绿的划分,小学生是蓝色的1000元,中学生是黄色的5000元,高中生是绿色的1万元。韩国人给压岁钱通常是直接给钱,不用信封,用的话也是白色信封。这恐怕是与中国最大的不同之处。

  泰国红包须“双数”

  泰国华人家庭一般都保留着给红包的习俗,数额通常在2000泰铢到1万泰铢(约合380到1900元人民币)不等,最低不少于200泰铢。但不论多少钱,钱数必须是双数。

  越南红包重“币号”

  在越南,过年给孩子和老人的红包在北部地区称为“贺岁”,在南部地区称为“利是”。一些越南人很注意纸币上的币号,比如“6、8、9”等数字在越南语中因谐音与顺利、发财、永久等祝愿联系在一起,成为越南人推崇的幸运数,有的人包红包时会特意挑选币号里有对方生日的钱币。

  那些年的压岁钱都去哪儿了?压岁钱是如何与你擦肩而过的?

  这一直是很多宝宝们的未解之谜。

  当年刚懂事的时候,麻麻就会给我们解释压岁钱都去哪里了。

  小时候还不知道压岁钱除了用来交学费还要拿来娶媳妇儿。

  叔叔把压岁钱装进红包里面了,但叔叔告诉我的金额数目跟麻麻说的不一样。

  只怪自己年少轻狂不识数......

  后来,就习惯了这种模式......

  在此,建议家长们可以把孩子的压岁钱分着放进4个“储蓄罐”:

  第一个罐子“需要”:

  建议用透明的,让孩子看得到里面的钱,用于生活中常用的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第二个罐子“梦想目标”:

  起初设置偏低点,如孩子想要的玩具等;这部分金额可占压岁钱总数50%以上,可存进银行。

  第三个罐子“投资账户”:

  这部分钱可分为两部分:一是存进银行,二是请父母代购理财产品,如股票、基金、少儿保险等,父母最好不要轻易挪用这笔钱,保证孩子知情权。

  第四个罐子“储存爱心”:

  家长用压岁钱建立一个“爱心小屋”,告诉孩子这些钱是长辈爱心和祝福的体现,除了自己使用外,还可以买一些礼物送给长辈,表示对长辈的孝敬和热爱。当社会和有困难的人需要时,也可以拿出来作为爱心捐助。

  呐,这几天正是压岁钱丰收的好时机,

  祝各位大宝宝、小朋宝宝,

  拿压岁钱拿到手软哦~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