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宁波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 市民的出行方式正悄然改变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2-08 06:47:27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的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 通讯员供图

  家住天一家园的胡先生在东部新城上班,这几年来,他的日常出行方式历经了几次更迭。从最初的坐单位班车到开私家车,等地铁开通以后,他果断放弃自驾,变身“地铁族”。他坦言,以前开车上下班天天遭遇路堵,每天就像“西天取经”般折腾。现在,他每天骑着电瓶车,从家到地铁站,再坐地铁直达单位,全程可以掐着表到岗。

  宁波地铁开通以后,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变身“地铁族”,再也不用堵在路上,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出行样本

  上下班开车要折腾一个多小时

  为了不堵车,宁愿多花钱走高速

  胡先生家住城西,单位却在东部新城。地铁没开通前,他上下班基本上都选择开私家车。按他的话说,每天上下班就像去“西天取经”一般折腾,大把大把的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

  从城西到东部新城,开车可以选择中山路或者通途路。

  走通途路到单位基本上要1个多小时,如果碰上路堵,一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

  前两年碰上中山路改造,上下班就更费时了。最遭罪的还是碰上路堵,有时候家人等着他吃饭,他却生生堵在路上。

  “不管是中山路还是通途路都要堵车,有段时间索性就上高速。”胡先生给自己重新规划了一条线路:开车走机场高架,再走保国寺上绕城高速,再到丁家山下高速,只要40分钟。“时间是省了,但难免要多花冤枉钱。”

  事实上,前两年,他上下班大多坐单位的班车,全程大约1小时。但坐班车有一个弊端:固定时间发车,碰上有急事需要加班,赶不上班车,只能选择打的回家。“晚高峰打车不容易,而且价格不低。”

  放弃自驾,加入“地铁族”

  每天上班能掐着点到岗

  看着城区的地铁站一点点建起来,胡先生比谁都心急。“就盼着家门口的地铁能早点开通,以后就不用开车受罪了,直接坐地铁上下班,找找‘一线城市’的感觉。”

  胡先生住在天一家园六期,家门口附近就有地铁泽民站,单位附近的地铁站是福庆北路站。最方便的是,小区门口不到10米的地方有公共自行车网点,而泽民站旁同样有公共自行车网点。

  1号线开通以后,胡先生从自驾一族变身“地铁族”,采取的是“公共自行车+地铁”的换乘模式。每天从家门口借辆自行车骑到泽民站,再坐地铁到福庆北路站,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单位。

  这样全程算下来,基本上45分钟左右就能从城西到单位,胡先生说,在地铁上还能刷刷微信看会儿电子书,上下班不再那么遭罪了。

  但好景不长,胡先生发现,家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太畅销,早高峰的时候桩位的自行车常常被一抢而空。

  “有好几次出门却没有自行车可以借,只能步行走到地铁站。吃过几次亏,后来就索性买了辆电瓶车。”打那以后,胡先生尝试“电瓶车+地铁”的模式,基本上每天上班能掐着点到岗。他说,这两年,身边开车的同事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坐地铁上下班,比堵在路上轻松多了。

  1号线二期工程开通以后,不光上下班方便了,连去北仑丈母娘家都方便了。

  “平时丈母娘帮忙带孩子,以前老人要坐公交车来去,一趟就要花将近2小时。现在好多了,可以直接坐地铁到北仑,办卡还能享受优惠。周末的时候,我们能带着孩子去北仑看老人,再也不用开车去了。”胡先生说,公共交通的便捷让很多像他这样的上班族摆脱了堵车的困扰,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和工作。

  五年变化

  “四车一体”构筑公共交通大格局

  市区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2%

  在过去的五年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交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会发现,身边朋友的出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开车自驾的人减少了。

  2013年11月,宁波成功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2014年5月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投运,2015年9月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历史性地构筑了轨道、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四车一体”的城市客运发展新局面。目前,市区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2%,这就是说乘坐机动车的人中,每天有半数以上的人选择公交(含轨道交通)出行。

  从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投运,到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构成十字形基本骨架,3号线、4号线陆续开工建设,宁波人真正步入地铁时代。目前,全网日均客流量27.2万人次,单日最高达到99.6万人次。很多市民感慨,在宁波的高峰时段坐地铁同样有北上广的感觉。

  常规公交在公共交通中依旧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有8000多辆公交车,仅市六区的公交线路就达到475条,全市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相继推出登山线、烧烤线、健康线、赏花专线等特色公交线路,更为市民的休闲出行锦上添花。

  2013年9月22日,宁波首批800辆公共自行车上路,让宁波人有了全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运营三年多来,标准网点数量由最初的600个增加到目前的1468个,自行车投放数量从1.5万辆增加到3.6万辆。

  从中心城区的情况来看,公共自行车的累计骑行量达10066万人次,日最高租用量15.22万人次。去年底,宁波公共自行车累计租用量突破1亿大关,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6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9000圈。如果以每两人一辆1.6L排量的小轿车为例的话,累计节约汽油7981吨汽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920吨。

  目前全大市出租车数量达到6422辆,其中油气双燃料车3681辆,市民“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在网约车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宁波较早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意见和网约车管理细则,有序引导了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发展,缓解市民“打的难”。

  公交开路、轨道铺路、自行车上路、出租车拓路,“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各取所长又相互融合。未来,宁波将继续构筑大公交格局,打造城市绿色风景线。(通讯员 方新年 储鹏飞 记者 薛曹盛)

编辑: 陈奉凤

宁波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 市民的出行方式正悄然改变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2-08 06:47:27

  宁波的公共交通越来越便利 通讯员供图

  家住天一家园的胡先生在东部新城上班,这几年来,他的日常出行方式历经了几次更迭。从最初的坐单位班车到开私家车,等地铁开通以后,他果断放弃自驾,变身“地铁族”。他坦言,以前开车上下班天天遭遇路堵,每天就像“西天取经”般折腾。现在,他每天骑着电瓶车,从家到地铁站,再坐地铁直达单位,全程可以掐着表到岗。

  宁波地铁开通以后,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变身“地铁族”,再也不用堵在路上,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

  出行样本

  上下班开车要折腾一个多小时

  为了不堵车,宁愿多花钱走高速

  胡先生家住城西,单位却在东部新城。地铁没开通前,他上下班基本上都选择开私家车。按他的话说,每天上下班就像去“西天取经”一般折腾,大把大把的时间白白浪费在路上。

  从城西到东部新城,开车可以选择中山路或者通途路。

  走通途路到单位基本上要1个多小时,如果碰上路堵,一个半小时是家常便饭。

  前两年碰上中山路改造,上下班就更费时了。最遭罪的还是碰上路堵,有时候家人等着他吃饭,他却生生堵在路上。

  “不管是中山路还是通途路都要堵车,有段时间索性就上高速。”胡先生给自己重新规划了一条线路:开车走机场高架,再走保国寺上绕城高速,再到丁家山下高速,只要40分钟。“时间是省了,但难免要多花冤枉钱。”

  事实上,前两年,他上下班大多坐单位的班车,全程大约1小时。但坐班车有一个弊端:固定时间发车,碰上有急事需要加班,赶不上班车,只能选择打的回家。“晚高峰打车不容易,而且价格不低。”

  放弃自驾,加入“地铁族”

  每天上班能掐着点到岗

  看着城区的地铁站一点点建起来,胡先生比谁都心急。“就盼着家门口的地铁能早点开通,以后就不用开车受罪了,直接坐地铁上下班,找找‘一线城市’的感觉。”

  胡先生住在天一家园六期,家门口附近就有地铁泽民站,单位附近的地铁站是福庆北路站。最方便的是,小区门口不到10米的地方有公共自行车网点,而泽民站旁同样有公共自行车网点。

  1号线开通以后,胡先生从自驾一族变身“地铁族”,采取的是“公共自行车+地铁”的换乘模式。每天从家门口借辆自行车骑到泽民站,再坐地铁到福庆北路站,步行几分钟就能到达单位。

  这样全程算下来,基本上45分钟左右就能从城西到单位,胡先生说,在地铁上还能刷刷微信看会儿电子书,上下班不再那么遭罪了。

  但好景不长,胡先生发现,家门口的公共自行车网点太畅销,早高峰的时候桩位的自行车常常被一抢而空。

  “有好几次出门却没有自行车可以借,只能步行走到地铁站。吃过几次亏,后来就索性买了辆电瓶车。”打那以后,胡先生尝试“电瓶车+地铁”的模式,基本上每天上班能掐着点到岗。他说,这两年,身边开车的同事越来越少,很多人都坐地铁上下班,比堵在路上轻松多了。

  1号线二期工程开通以后,不光上下班方便了,连去北仑丈母娘家都方便了。

  “平时丈母娘帮忙带孩子,以前老人要坐公交车来去,一趟就要花将近2小时。现在好多了,可以直接坐地铁到北仑,办卡还能享受优惠。周末的时候,我们能带着孩子去北仑看老人,再也不用开车去了。”胡先生说,公共交通的便捷让很多像他这样的上班族摆脱了堵车的困扰,有更多的时间享受生活和工作。

  五年变化

  “四车一体”构筑公共交通大格局

  市区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2%

  在过去的五年里,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交通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你会发现,身边朋友的出行方式正在悄然改变,开车自驾的人减少了。

  2013年11月,宁波成功申报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二批创建城市,2014年5月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投运,2015年9月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开通,历史性地构筑了轨道、公交、公共自行车和出租车“四车一体”的城市客运发展新局面。目前,市区公交机动化分担率达到52%,这就是说乘坐机动车的人中,每天有半数以上的人选择公交(含轨道交通)出行。

  从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投运,到1号线二期、2号线一期构成十字形基本骨架,3号线、4号线陆续开工建设,宁波人真正步入地铁时代。目前,全网日均客流量27.2万人次,单日最高达到99.6万人次。很多市民感慨,在宁波的高峰时段坐地铁同样有北上广的感觉。

  常规公交在公共交通中依旧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截至目前,全市有8000多辆公交车,仅市六区的公交线路就达到475条,全市基本实现全域公交化。宁波市公交总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相继推出登山线、烧烤线、健康线、赏花专线等特色公交线路,更为市民的休闲出行锦上添花。

  2013年9月22日,宁波首批800辆公共自行车上路,让宁波人有了全新的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运营三年多来,标准网点数量由最初的600个增加到目前的1468个,自行车投放数量从1.5万辆增加到3.6万辆。

  从中心城区的情况来看,公共自行车的累计骑行量达10066万人次,日最高租用量15.22万人次。去年底,宁波公共自行车累计租用量突破1亿大关,累计行驶里程超过3.6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9000圈。如果以每两人一辆1.6L排量的小轿车为例的话,累计节约汽油7981吨汽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5920吨。

  目前全大市出租车数量达到6422辆,其中油气双燃料车3681辆,市民“打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在网约车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宁波较早出台出租汽车行业改革意见和网约车管理细则,有序引导了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的融合发展,缓解市民“打的难”。

  公交开路、轨道铺路、自行车上路、出租车拓路,“四车一体”的公共交通各取所长又相互融合。未来,宁波将继续构筑大公交格局,打造城市绿色风景线。(通讯员 方新年 储鹏飞 记者 薛曹盛)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