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时尚的宁波人在西风东渐的时候有怎样的衣着变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04-17 13:35:25报料热线:81850000

  ▲宁波服装博物馆馆藏的民国时期的旗袍

  ▲宝庆《四明志》(宋刊本影印)有关“布帛之品”的记载

  ▲旗袍秀

  ●古代宁波盛产过什么样的制衣原料

  ●时尚的宁波人在西风东渐的时候有怎样的衣着变化

  ●在宁波“老话”里,又有什么样的方言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

  目前,宁波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构建“3511”产业体系,纺织服装作为宁波传统优势产业,也被列入其中。

  传统产业,文化内涵丰厚。翻阅宁波的地方志书等文献资料,那些关于宁波人“穿”的记载,浓缩了时代记忆,见证了岁月变迁。挖掘文字与影像中的点滴,“服饰文化+”在这个时代又有了一番新意。

  王佳冯盈之高曙明刘勤奋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这是白居易《缭绫》诗中的一句,说的是一种质地轻薄的精美丝织品——绫。

  自唐至元各代地方志书均记载,宁波所产的各种贡绫,是一种主要用于夏季的衣料,轻飘精美,鲜艳夺目,受到朝中君臣的赞扬,认为质量之好,世上少有。

  在唐代,宁波以及江苏一带生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日本学者藤原定家在《明月记》中有说:“近年来,无论上下各色人等,均喜穿‘唐绫’,于是命都城织工仿织‘唐绫’。”当时宁波的丝织品除远销日本外,还通过海上丝路输往高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

  明州的麻织品也极为有名,宝庆《四明志》郡志卷第四“叙产”中“布帛之品”目,指出象山苎布“最细,曰女儿布,其尤细者也”,“当时,这女儿布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昆山药斑布、江西虔布齐名。”不仅如此,当时声名显赫的还有奉化絁(一种绸),“密而轻如蝉翼,独异他地”。

  宁波人对棉布的钟爱,由来已久。据史料载,棉花传入本区域,有两种说法,一是“宋末始入江南”,二是“元初始至江南”。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浙东木棉提举司设在余姚,当时余姚“小江布”风行全国,《元一统志》有一条记录说:“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

  在元代,官营织造业空前发达,在江南各地设立织染局,设在浙江的规模比较大的就有庆元织染局。关于庆元织染局,地方志书中有详细记载,它是至元二十七年在宋代贡院基础上改建而成。在泰定二年(1325)时,已拥有染房4间、络丝堂14间、机房25间、打线场屋41间,规模相当大,且分工明确。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和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一带。宁波生产深青宁丝、白生丝、平罗纱、白绉纱、红线,青熟线及白丝、农丝、荒丝等五素丝纱。据志书载,清末奉化莼湖一带所产丝长质白,被誉为上品。

  古代宁波生产的制衣原料已有不少,成化《宁波郡志》卷四《土产考》中列有丝、绵、绸、绢、麻、棉布、腰机布、麻布等18种。嘉靖《宁波府志》卷十二《物产》中“货之属”目,列出丝、绵、绢、绸、棉布、麻布、木棉、葛布等,点明“出慈(慈溪县)象(象山县)者佳”,而夏布“五县同”。

  “这张1915年效实中学教员的合影,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能看出民国初年的衣着风尚。”

  那时,“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不可名状”,这种服饰的多样性延续至20世纪20年代时,在宁波城镇,男士传统的长衫、马褂与中山装、西装并存,还有中西合璧的套装即长袍、礼帽、西式裤、皮鞋的配伍。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

  柔石于1929年写作出版的小说《二月》中有一段关于萧涧秋的描写,“身穿者一套厚哔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势挺直。足下一双黑色长筒的皮鞋。”“《二月》描写的虽是江南小镇芙蓉镇,一般认为其原型是1924年柔石任教过的普迪小学所在地慈城镇。”

  在《宁波旧影》里,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至于发型,盘发成横“S”型,称“爱司头”,亦有前额留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

  20世纪20年代,旗袍定型,此后,变化丰富,出现较大变化的始于30年代,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旗袍的袖子以及长度也很多变,宁波服装博物馆藏有的30年代的旗袍,便有很多样式,不仅如此,面料除传统的提花锦缎外,还有棉、麻、丝绸等。

  30年代,宁波人着装很“潮”。创修于1933年的民国《鄞县通志》在叙述有关宁波人衣饰方面的改变时说:“五十年前敦尚质朴,虽殷富之家,皆衣布素,非作客喜事,罕被文绣者。海通以还,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舶运输而来,乡风为之丕变。私居燕服亦绮罗,穷乡僻壤通行舶品。近年虽小家妇女,亦无不佩戴金珠者。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

  到了40年代,服饰风格更多趋于考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功能。比如旗袍,在《古镇慈城》里有张抗战胜利后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师生在师古亭前的合影照片,黑白影像中,女子旗袍款式简约,一扫30年代衣边扫地之风,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种种繁琐的装饰也省去了。

  更为简便的旗袍,是工厂女工夏季穿的一种,略似面粉袋上挖个圆孔,无袖无领或低领,不收身,小开衩,长度在膝盖上下,以图凉快,劳动轻便。

  40年代,在男士中,年纪大一些的,穿长袍马褂的比较多,年轻的多穿中山装或西服。政府工作人员的服饰风格渐形成一种“定式”,尤其是40年代末,最典型的打扮是穿中山装,戴礼帽。

  当时,在女子间,还盛行着手工编织毛衣。于旗袍外着对襟毛衣,亦是当时的一种风尚。

  风行一时的还有一种美国产的化纤长袜,宁波称为“玻璃丝袜”。滩簧老剧目《王阿大游宁波码头》有这样的唱词:“长筒丝袜玻璃做,高跟皮鞋木屐拖”。

  20世纪60年代“木拖木拖,三年好拖,三年拖过,还好烧火”的谚语,很多老宁波可能还记忆深刻。

  穿木拖鞋,一不小心会甩出,宁波老话中用“木屐鞋”来比喻说话举止常常要越规,有点“脚进脚出”。这种用服饰形象比喻人事、同时反映传统服饰文化的,宁波的方言俗语中不少。

  有的则直接记录了传统服饰现象以及历史的变迁。比如“粘头树”,“粘”,宁波老话读“泥”,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发胶,旧时妇女梳头以其汁水抹头发,利于梳理定型。“粘头树”原料是榆树,在宁波用“粘头树”比较普遍,张斌桥出售的最有名,宁波歌谣《老宁波买特产》中就有说,“张斌桥买粘头树”。

  有的则反映了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比如“司卫铁”,针织绒衣,英语sweater译音,又称“卫生衫”。

  还有的记录下特殊年代的特殊服饰现象。比如“拆手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单位都会按月给职工发放劳保用品,其中就有纱线手套,把白纱线手套拆成线,绕成团,代替毛线编织成线衣线裤,穿在身上,既柔软又暖和,而且经济实惠。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宁波“老话”描述的打扮,在过去宁波人看来,是“土气”的,如今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最典型的莫过于“长袍短套”“吊脚柱鼓”(裤腿吊起)。

  至于“红裙绿夹袄”的“俗气”配色、“李太君婆”式的不配套,也已经见怪不怪,因为这可以被叫作“混搭”。

  “方言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反映的则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状况以及文化、思想、道德、审美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服饰本身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

  宁波的服饰文化,就像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精神文化活动与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细细品读下,可读出多种味道。宁波人的着装历史,也是反映宁波这座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独特视角,留下的深刻印记,昭示着未来无限希望。

原标题:

编辑: 杜寅

时尚的宁波人在西风东渐的时候有怎样的衣着变化

稿源: 宁波日报 2017-04-17 13:35:25

  ▲宁波服装博物馆馆藏的民国时期的旗袍

  ▲宝庆《四明志》(宋刊本影印)有关“布帛之品”的记载

  ▲旗袍秀

  ●古代宁波盛产过什么样的制衣原料

  ●时尚的宁波人在西风东渐的时候有怎样的衣着变化

  ●在宁波“老话”里,又有什么样的方言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

  目前,宁波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着力构建“3511”产业体系,纺织服装作为宁波传统优势产业,也被列入其中。

  传统产业,文化内涵丰厚。翻阅宁波的地方志书等文献资料,那些关于宁波人“穿”的记载,浓缩了时代记忆,见证了岁月变迁。挖掘文字与影像中的点滴,“服饰文化+”在这个时代又有了一番新意。

  王佳冯盈之高曙明刘勤奋

  “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这是白居易《缭绫》诗中的一句,说的是一种质地轻薄的精美丝织品——绫。

  自唐至元各代地方志书均记载,宁波所产的各种贡绫,是一种主要用于夏季的衣料,轻飘精美,鲜艳夺目,受到朝中君臣的赞扬,认为质量之好,世上少有。

  在唐代,宁波以及江苏一带生产的丝绸销往日本后,被称为“唐绫”。日本学者藤原定家在《明月记》中有说:“近年来,无论上下各色人等,均喜穿‘唐绫’,于是命都城织工仿织‘唐绫’。”当时宁波的丝织品除远销日本外,还通过海上丝路输往高丽、印尼、柬埔寨、越南等国家。

  明州的麻织品也极为有名,宝庆《四明志》郡志卷第四“叙产”中“布帛之品”目,指出象山苎布“最细,曰女儿布,其尤细者也”,“当时,这女儿布与平江府(今江苏苏州)昆山药斑布、江西虔布齐名。”不仅如此,当时声名显赫的还有奉化絁(一种绸),“密而轻如蝉翼,独异他地”。

  宁波人对棉布的钟爱,由来已久。据史料载,棉花传入本区域,有两种说法,一是“宋末始入江南”,二是“元初始至江南”。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浙东木棉提举司设在余姚,当时余姚“小江布”风行全国,《元一统志》有一条记录说:“余姚有小江布,今出彭桥。”

  在元代,官营织造业空前发达,在江南各地设立织染局,设在浙江的规模比较大的就有庆元织染局。关于庆元织染局,地方志书中有详细记载,它是至元二十七年在宋代贡院基础上改建而成。在泰定二年(1325)时,已拥有染房4间、络丝堂14间、机房25间、打线场屋41间,规模相当大,且分工明确。

  明清时期,长江流域是全国蚕桑和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尤其是东南一带。宁波生产深青宁丝、白生丝、平罗纱、白绉纱、红线,青熟线及白丝、农丝、荒丝等五素丝纱。据志书载,清末奉化莼湖一带所产丝长质白,被誉为上品。

  古代宁波生产的制衣原料已有不少,成化《宁波郡志》卷四《土产考》中列有丝、绵、绸、绢、麻、棉布、腰机布、麻布等18种。嘉靖《宁波府志》卷十二《物产》中“货之属”目,列出丝、绵、绢、绸、棉布、麻布、木棉、葛布等,点明“出慈(慈溪县)象(象山县)者佳”,而夏布“五县同”。

  “这张1915年效实中学教员的合影,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能看出民国初年的衣着风尚。”

  那时,“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不可名状”,这种服饰的多样性延续至20世纪20年代时,在宁波城镇,男士传统的长衫、马褂与中山装、西装并存,还有中西合璧的套装即长袍、礼帽、西式裤、皮鞋的配伍。同时,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喜欢穿一种简便的西服,被称为“学生装”。

  柔石于1929年写作出版的小说《二月》中有一段关于萧涧秋的描写,“身穿者一套厚哔叽的藏青的学生装,姿势挺直。足下一双黑色长筒的皮鞋。”“《二月》描写的虽是江南小镇芙蓉镇,一般认为其原型是1924年柔石任教过的普迪小学所在地慈城镇。”

  在《宁波旧影》里,20年代的女子流行穿着上衣下裙,上衣有衫、袄、背心;款式有对襟、琵琶襟、一字襟、大襟、直襟、斜襟等;领、袖、襟、摆等处多镶滚花边,或加刺绣纹饰;衣摆有方有圆,宽瘦长短的变化也较多。至于发型,盘发成横“S”型,称“爱司头”,亦有前额留刘海。前刘海的样式,也不完全一样,有一字式、垂丝式、燕尾式,等等。

  20世纪20年代,旗袍定型,此后,变化丰富,出现较大变化的始于30年代,变化主要集中在领、袖及长度,先是流行高领,渐而又流行低领,甚至流行起没有领子的旗袍。旗袍的袖子以及长度也很多变,宁波服装博物馆藏有的30年代的旗袍,便有很多样式,不仅如此,面料除传统的提花锦缎外,还有棉、麻、丝绸等。

  30年代,宁波人着装很“潮”。创修于1933年的民国《鄞县通志》在叙述有关宁波人衣饰方面的改变时说:“五十年前敦尚质朴,虽殷富之家,皆衣布素,非作客喜事,罕被文绣者。海通以还,商于沪上者日多,奢靡之习,由轮舶运输而来,乡风为之丕变。私居燕服亦绮罗,穷乡僻壤通行舶品。近年虽小家妇女,亦无不佩戴金珠者。往往时式服装,甫流行于沪上不数日,乡里之人即仿效之,有莫之能御矣。”

  到了40年代,服饰风格更多趋于考虑经济、便于活动等实用功能。比如旗袍,在《古镇慈城》里有张抗战胜利后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师生在师古亭前的合影照片,黑白影像中,女子旗袍款式简约,一扫30年代衣边扫地之风,长度缩短至小腿中部,种种繁琐的装饰也省去了。

  更为简便的旗袍,是工厂女工夏季穿的一种,略似面粉袋上挖个圆孔,无袖无领或低领,不收身,小开衩,长度在膝盖上下,以图凉快,劳动轻便。

  40年代,在男士中,年纪大一些的,穿长袍马褂的比较多,年轻的多穿中山装或西服。政府工作人员的服饰风格渐形成一种“定式”,尤其是40年代末,最典型的打扮是穿中山装,戴礼帽。

  当时,在女子间,还盛行着手工编织毛衣。于旗袍外着对襟毛衣,亦是当时的一种风尚。

  风行一时的还有一种美国产的化纤长袜,宁波称为“玻璃丝袜”。滩簧老剧目《王阿大游宁波码头》有这样的唱词:“长筒丝袜玻璃做,高跟皮鞋木屐拖”。

  20世纪60年代“木拖木拖,三年好拖,三年拖过,还好烧火”的谚语,很多老宁波可能还记忆深刻。

  穿木拖鞋,一不小心会甩出,宁波老话中用“木屐鞋”来比喻说话举止常常要越规,有点“脚进脚出”。这种用服饰形象比喻人事、同时反映传统服饰文化的,宁波的方言俗语中不少。

  有的则直接记录了传统服饰现象以及历史的变迁。比如“粘头树”,“粘”,宁波老话读“泥”,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发胶,旧时妇女梳头以其汁水抹头发,利于梳理定型。“粘头树”原料是榆树,在宁波用“粘头树”比较普遍,张斌桥出售的最有名,宁波歌谣《老宁波买特产》中就有说,“张斌桥买粘头树”。

  有的则反映了外来服饰文化的影响。比如“司卫铁”,针织绒衣,英语sweater译音,又称“卫生衫”。

  还有的记录下特殊年代的特殊服饰现象。比如“拆手套”,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单位都会按月给职工发放劳保用品,其中就有纱线手套,把白纱线手套拆成线,绕成团,代替毛线编织成线衣线裤,穿在身上,既柔软又暖和,而且经济实惠。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宁波“老话”描述的打扮,在过去宁波人看来,是“土气”的,如今成为一种流行时尚,最典型的莫过于“长袍短套”“吊脚柱鼓”(裤腿吊起)。

  至于“红裙绿夹袄”的“俗气”配色、“李太君婆”式的不配套,也已经见怪不怪,因为这可以被叫作“混搭”。

  “方言折射出服饰审美观念的变迁,反映的则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生产状况以及文化、思想、道德、审美观念的演变与发展。”

  服饰本身是一种文化,又是文化的载体。

  宁波的服饰文化,就像一定历史时期内人们精神文化活动与物质文化生活的一面镜子,细细品读下,可读出多种味道。宁波人的着装历史,也是反映宁波这座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独特视角,留下的深刻印记,昭示着未来无限希望。

原标题: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