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江小山:精度达到头发直径一半的焊接大师
稿源: 中工网   2017-04-29 17:14:16报料热线:81850000

  江小山:精度达到头发直径一半的焊接大师

  ——记安徽省劳动模范、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江小山

  中工网记者葛文琦

  江小山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就在今天,江小山成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大军中的一员。

  “努力钻研,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无私无畏,实现技能报国。”开朗、健谈的江小山对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感悟。

  独创“二次焊接收弧法”和“气体保护焊代替手工电弧焊”方法,为公司当年直接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创新导桶焊修精加工,公差带精确至头发丝直径一半,焊接精度可达0.01毫米;采用焊接工艺修补型砧工作寿命由生产1000根轴提高到4000根轴以上,年节约成本66万元……

  细数江小山坚守一线23年来的“军功章”,他仍谦虚道,“如果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需要前行一百米,那我现在只走了50米。”

  实践中炼就货车“骨架”焊接大师

  1991年,16岁的江小山初中毕业,进入了原铜陵车辆厂技校学习电焊,毕业后分配到了厂里工作。

  从此,江小山便迈入了“焊接大军”。

  技校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在整个班28名学生的“赶、帮、超”的氛围中,江小山一直处于“统治性”的领先地位。

  盛开的焊花激发着江小山浓厚的兴趣,也舞动着他的青葱岁月。

  23年坚守一线,已无数遍被超高温焊渣烫伤的双手。在公司内部的一场技能比赛中,被焊渣烫伤已过半小时仍无暇顾及的江小山说,“火辣辣地疼,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当时我已闻到了肉香。”

  “拿起焊枪,他就是个疯子!”同事这样评价他。遇到棘手的问题一时没有解决,“吃饭不香,睡不踏实。”查资料,向技术员请教,直到把问题搞明白,焊接质量稳定了,他才踏实下来。

  江小山在去年央视《中国大能手》第二季焊接比赛中,经过“点亮大能手”、“灯上断铁丝”、“水火两重天”、“极限高压”四关的巅峰对决,依靠沉着冷静和高超的技能,在灯泡上连隔断10根熔点1000摄氏度的铁丝,荣获“神秘焊将”第一名,被授予“中国大能手”称号,被聘为“中国大能手专家”。面对荣誉,江小山说,“这不能算作成绩,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技能水平。”

  “高铁已作为中国名片,走出国门。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努力为货车系统也成为国家名片,迈向国际市场出一份力。”江小山一步步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反复训练。

  底盘是货车系统的“骨架”,而今,江小山也已成为中车长江铜陵公司的大拿。

  江小山与舞动的焊花。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创新中造就完美焊接精度极限

  他创立的“二次焊接收弧法”和“气体保护焊代替手工电弧焊”的方法,被车间进行推广和应用,焊接精度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一半。

  自此,使接梁班的焊接量由每天2辆提高到每天8辆,钢结构车间K18型石渣漏斗车的日产量翻了两番,焊接生产成本下降了50%,当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

  然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比较容易产生层状微熔合,若如此,产品质量难以经得考验,之前所有工作等于徒劳。

  为了改进弊端,江小山经过多次尝试,在乙型梁对接的工作中,将国内已有二十多年传统的“左焊法”转用新兴的“右焊法”,把酸性焊条改用碱性焊条,焊缝强度提高。大幅度减小了货车的重量,推进了货车系统的大提速。

  “每一个焊缝都要达到完美。”在其他人看来,焊接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了。而在江小山眼里并不然。

  碱性焊条可操作性比较差,工友作业效率低,导致经常返工。江小山经过一次次的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保质保量并且高效率地保证了全部产品零返工。现在将此方法用在了铸件中,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4年,他针对气体保护焊二次焊接中需要不断调整电焊机电流和电压的问题,探索出了一套“二次焊接收弧法”。即在二次焊接中,将焊接电流调整到260至280A,收弧电流调整到200至220A,使电焊机的电流在两次焊接中相对固定,不必反复调整。通过此方法的运用,使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江小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群——“舞动的焊花”。日常生活中,工作室的成员与工友们大多通过微信群沟通学习。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传承中成就“黄金搭档”新突破

  去年六月成立的“江小山大师工作室”吸引了公司一批青年焊接高手。迄今为止,已有10名员工成为第一批幸运儿。

  他带的4名徒弟全部考取了高级电焊工证书,并成为生产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在公司举办的电焊工技能培训班上,他多次为工友释疑解惑,为提高公司电焊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我们有个‘舞动的焊花’工作群,日常不清楚的、有疑点的都会在群里问师傅。”本科毕业的李富燕与江小山是工作中的“黄金搭档”。就在去年,俩人在《金属加工:冷加工》上发表了论文《气体保护焊在B+级铸钢件大面积补焊中的运用》。

  应用在广州四号、五号线地铁车辆上的电机悬挂梁,打磨、电焊、交接,每一步的工作,江小山与他的团队无不精益求精。

  公司试制投产的新产品地铁轴桥、电机悬挂梁、MK5和MK7摇枕侧架等焊修技术难题,江小山和他带领的团队一一克服。公司锻造方面的“型砧堆焊工作层”又进入了他的目标范围。“我和我的团队将全力以赴攻关,以延长型砧工作周期,为公司提质增效出点力。”

  谈及以后的规划,江小山说,“没有想太多,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

江小山:精度达到头发直径一半的焊接大师

稿源: 中工网 2017-04-29 17:14:16

  江小山:精度达到头发直径一半的焊接大师

  ——记安徽省劳动模范、中车长江铜陵车辆有限公司高级技师江小山

  中工网记者葛文琦

  江小山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就在今天,江小山成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大军中的一员。

  “努力钻研,追求极致,精益求精,无私无畏,实现技能报国。”开朗、健谈的江小山对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感悟。

  独创“二次焊接收弧法”和“气体保护焊代替手工电弧焊”方法,为公司当年直接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创新导桶焊修精加工,公差带精确至头发丝直径一半,焊接精度可达0.01毫米;采用焊接工艺修补型砧工作寿命由生产1000根轴提高到4000根轴以上,年节约成本66万元……

  细数江小山坚守一线23年来的“军功章”,他仍谦虚道,“如果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国工匠需要前行一百米,那我现在只走了50米。”

  实践中炼就货车“骨架”焊接大师

  1991年,16岁的江小山初中毕业,进入了原铜陵车辆厂技校学习电焊,毕业后分配到了厂里工作。

  从此,江小山便迈入了“焊接大军”。

  技校里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在整个班28名学生的“赶、帮、超”的氛围中,江小山一直处于“统治性”的领先地位。

  盛开的焊花激发着江小山浓厚的兴趣,也舞动着他的青葱岁月。

  23年坚守一线,已无数遍被超高温焊渣烫伤的双手。在公司内部的一场技能比赛中,被焊渣烫伤已过半小时仍无暇顾及的江小山说,“火辣辣地疼,像被开水烫了一样,当时我已闻到了肉香。”

  “拿起焊枪,他就是个疯子!”同事这样评价他。遇到棘手的问题一时没有解决,“吃饭不香,睡不踏实。”查资料,向技术员请教,直到把问题搞明白,焊接质量稳定了,他才踏实下来。

  江小山在去年央视《中国大能手》第二季焊接比赛中,经过“点亮大能手”、“灯上断铁丝”、“水火两重天”、“极限高压”四关的巅峰对决,依靠沉着冷静和高超的技能,在灯泡上连隔断10根熔点1000摄氏度的铁丝,荣获“神秘焊将”第一名,被授予“中国大能手”称号,被聘为“中国大能手专家”。面对荣誉,江小山说,“这不能算作成绩,还需要不断努力,提高技能水平。”

  “高铁已作为中国名片,走出国门。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关,努力为货车系统也成为国家名片,迈向国际市场出一份力。”江小山一步步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指导实践。反复训练。

  底盘是货车系统的“骨架”,而今,江小山也已成为中车长江铜陵公司的大拿。

  江小山与舞动的焊花。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创新中造就完美焊接精度极限

  他创立的“二次焊接收弧法”和“气体保护焊代替手工电弧焊”的方法,被车间进行推广和应用,焊接精度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头发丝的一半。

  自此,使接梁班的焊接量由每天2辆提高到每天8辆,钢结构车间K18型石渣漏斗车的日产量翻了两番,焊接生产成本下降了50%,当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80余万元。

  然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比较容易产生层状微熔合,若如此,产品质量难以经得考验,之前所有工作等于徒劳。

  为了改进弊端,江小山经过多次尝试,在乙型梁对接的工作中,将国内已有二十多年传统的“左焊法”转用新兴的“右焊法”,把酸性焊条改用碱性焊条,焊缝强度提高。大幅度减小了货车的重量,推进了货车系统的大提速。

  “每一个焊缝都要达到完美。”在其他人看来,焊接只要达到标准就可以了。而在江小山眼里并不然。

  碱性焊条可操作性比较差,工友作业效率低,导致经常返工。江小山经过一次次的突破自我、挑战极限,保质保量并且高效率地保证了全部产品零返工。现在将此方法用在了铸件中,同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004年,他针对气体保护焊二次焊接中需要不断调整电焊机电流和电压的问题,探索出了一套“二次焊接收弧法”。即在二次焊接中,将焊接电流调整到260至280A,收弧电流调整到200至220A,使电焊机的电流在两次焊接中相对固定,不必反复调整。通过此方法的运用,使焊接质量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江小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工作群——“舞动的焊花”。日常生活中,工作室的成员与工友们大多通过微信群沟通学习。中工网记者葛文琦摄

  传承中成就“黄金搭档”新突破

  去年六月成立的“江小山大师工作室”吸引了公司一批青年焊接高手。迄今为止,已有10名员工成为第一批幸运儿。

  他带的4名徒弟全部考取了高级电焊工证书,并成为生产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在公司举办的电焊工技能培训班上,他多次为工友释疑解惑,为提高公司电焊工队伍的技术水平做出了突出的成绩。

  “我们有个‘舞动的焊花’工作群,日常不清楚的、有疑点的都会在群里问师傅。”本科毕业的李富燕与江小山是工作中的“黄金搭档”。就在去年,俩人在《金属加工:冷加工》上发表了论文《气体保护焊在B+级铸钢件大面积补焊中的运用》。

  应用在广州四号、五号线地铁车辆上的电机悬挂梁,打磨、电焊、交接,每一步的工作,江小山与他的团队无不精益求精。

  公司试制投产的新产品地铁轴桥、电机悬挂梁、MK5和MK7摇枕侧架等焊修技术难题,江小山和他带领的团队一一克服。公司锻造方面的“型砧堆焊工作层”又进入了他的目标范围。“我和我的团队将全力以赴攻关,以延长型砧工作周期,为公司提质增效出点力。”

  谈及以后的规划,江小山说,“没有想太多,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