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国内
宁波推动“城市双修”国家试点规划工作 让城市望见山水记住乡愁
稿源: 浙江在线   2017-05-24 20:48:22报料热线:81850000

  浙江在线5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沈晶晶王凯艺通讯员汪雁斌)怎样的城市,才让生活更加美好?宁波人的回答,期许着共同的愿景。

  住在三江口一带的人们,希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在海曙老区的居民,想让空间更宜居、历史文化特色更鲜明;在东部新城上班的市民,期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能体现人性关怀……每个居民,都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7年3月,宁波市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两个多月来,宁波各相关部门正在协同合作,紧张编制规划方案,力图从大拆大整模式,向“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转型,挖掘宁波特色,还原历史文化,描绘出一座生态城市的美好未来。

  挖掘特色

   城市不应千城一面

  “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在海南三亚,人们抓住“滨海生态”这一核心,治理污染、增加绿地、拆除违建、修复湿地,潮汐能够进入公园内部水系,白鹭自由进城与人类和谐相处,果树上街展示生产性景观之美……如今,宁波也走上“城市双修”试点之路,修复、修补的核心定在哪里,将决定宁波未来的特色和形象。

  宁波市规划局曾针对专家、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对宁波的印象停留在“商业发达”、“港口城市”上,对三江六岸、水系相连的生态格局缺乏认可,对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度也并不高。

  宁波,曾有着江南的灵气精巧,也有着海港的意气风发。但如今,人们走过一城又一城,似乎千城如一面。

  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城市特色退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产生的副作用,“并非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问题,而是因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时代局限性。”

  2015年6月10日,海南三亚被列为全国首个“城市双修”试点市。同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时隔37年之后再次召开,提出“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

  “‘城市双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修复、提炼和延续。”宁波市规划局详细规划管理处处长汪琳认为,相比三亚,宁波的城市结构和自然面貌更为复杂,有山有水、依江靠海、有新城也有老城,“三江六岸”这一骨架体系便是宁波应当提炼、延续的城市特色。

  目前,宁波已基本确立加快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废弃地利用、绿地系统完善、设施配套欠账填补、公共空间增加、出行条件改善、历史文化保护等8方面工作清单,原先“人清空,房拆平”的改造模式必将改变。“让宁波人在城市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汪琳说。

   生态修复

   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

  仔细翻看中国古代城市史志,多以“形胜”开篇,字里行间是对自然的关注和认知。任何一座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以山水兼具作为环境基础。在先人看来,维护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便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

  然而,城市化改造在成就众多“新都市”的同时,也使城市尺度失衡,生态环境恶化。据相关统计,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每年消耗水泥和钢铁分别占全球的一半和30%。每天都有新的楼宇、道路建成,相应地,河流、绿地、湿地随之退出城市生活空间。宁波也不例外。例如,靠近北仑地区的龙山,因石矿开采遭到破坏,山体不断裸露;发源于东钱湖,流经镇海的小浃江,流域内生态用地近年来快速遭受蚕食……

  “用‘再生态’理念,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十分重要。”汪琳介绍,近年来,政府对小浃江水系开展综合整治,水质逐渐改善,但市民与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结合山体、水体修复,打造都市田园休息区。”

  带着思索,一份针对小浃江流域22平方公里面积的规划已经成型。以龙山为界,宁波将实施差异化修复治理,南侧保留田园风光,北侧引导产业转型。原先家具城、化工厂、建材市场集中的区域,缩减用地规模、改建工业厂房,转型为文创产业区。9处被开挖区域中,有5处山体将进行生态修复,其余4处矿坑将改造为植物园、水上乐园等主题公园,并以缆车观光游览线串联。龙山以北,甬江以南区域将利用现有村庄,打造集果蔬苗木种植、农事体验、农贸市场等为一体的滨江休闲及现代农业区。龙山以南则利用现有农田肌理,种植不同农作物,建设生态湿地,形成湿地田园景观。

  小浃江以外的城市中心区域,则将系统开展甬江、月湖等水体生态修复。并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家门口公园”和海绵绿地,加强对水边、路边、山边环境整治和管控。

  “把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宁波人对生态的最终愿景,他们希望,城市的未来应当也是“无边光景一时新”。

  城市织补

   文化碎片重新串联

  山水格局决定了城市的自然生态,于山水之上形成的历史文化,则决定了城市的人文气质。

  “城市双修的‘修’字一半指向的是生态,另一半指向的便是文化,生态是修复,文化则需要织补。”汪琳介绍,“补”是将原先破损不足的地方更新、美化,“织”则要将原先散落的文化碎片重新串联,“这是挖掘特色,重塑城市形象的要求,也是满足老百姓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三亚在修补实践中,将目光聚焦在“补”,因为大量违章建筑影响了滨海城市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环境,急需拆除。但宁波规划局将更多期待投向了“织”。

  在面积5.2平方公里、代表着城市集体记忆的宁波海曙老城片区,一条长约8.2公里的“文化紫道”正在规划,在主路、背街小巷上预留专门线路,连接南塘河到老外滩等景观,供市民和游客慢行。沿路装饰统一风格的定制路牌、路面铺装、平面雕刻等进行引导,在重要节点和转接地段则利用青砖、压石等具有宁波特色的材料设计建筑构件,缝合破碎风貌。汪琳告诉记者,“文化紫道”的意义便是整理城市历史文化,构建完整连贯的展示系统,工程并非大拆大整,也无需太多经费。

  老城之外,10公里长甬江北岸的传统工业聚集区,一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泛文创区规划已经成型。取代传统的滨水工业和商贸业态,公共艺术、路林市场、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将被引入,同时增设文化公园、城市湿地等休闲空间,宁波大学也将一改封闭校区模式,通过智慧产业与文创走廊向城市开放。

  未来的文创港中,新增建筑都不是平地起新楼,而是参照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模式,充分运用工业遗存,例如老铁路北站、原冷冻厂、海洋渔业公司的废弃房屋,经过结构风险评估后,将改造成美术馆、艺术市场、音乐市集……背街小巷改造、小区海绵化改造、绿道建设等也正在提升着宁波的城市服务水平。

  美好的城市,是让市民愿意在此旅行。未来,既有优美滨水生态、宜人建筑尺度,又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宁波,相信会令更多人乐意停留。

原标题:

编辑: 应波

宁波推动“城市双修”国家试点规划工作 让城市望见山水记住乡愁

稿源: 浙江在线 2017-05-24 20:48:22

  浙江在线5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沈晶晶王凯艺通讯员汪雁斌)怎样的城市,才让生活更加美好?宁波人的回答,期许着共同的愿景。

  住在三江口一带的人们,希望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活在海曙老区的居民,想让空间更宜居、历史文化特色更鲜明;在东部新城上班的市民,期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能体现人性关怀……每个居民,都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7年3月,宁波市获批成为第二批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两个多月来,宁波各相关部门正在协同合作,紧张编制规划方案,力图从大拆大整模式,向“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转型,挖掘宁波特色,还原历史文化,描绘出一座生态城市的美好未来。

  挖掘特色

   城市不应千城一面

  “城市双修”,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以实现城市发展模式和治理方式的转型。

  在海南三亚,人们抓住“滨海生态”这一核心,治理污染、增加绿地、拆除违建、修复湿地,潮汐能够进入公园内部水系,白鹭自由进城与人类和谐相处,果树上街展示生产性景观之美……如今,宁波也走上“城市双修”试点之路,修复、修补的核心定在哪里,将决定宁波未来的特色和形象。

  宁波市规划局曾针对专家、市民以及外地游客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不少人对宁波的印象停留在“商业发达”、“港口城市”上,对三江六岸、水系相连的生态格局缺乏认可,对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认知度也并不高。

  宁波,曾有着江南的灵气精巧,也有着海港的意气风发。但如今,人们走过一城又一城,似乎千城如一面。

  在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看来,城市特色退化是改革开放以来快速推进的城市建设产生的副作用,“并非一个人或一群人的问题,而是因为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时代局限性。”

  2015年6月10日,海南三亚被列为全国首个“城市双修”试点市。同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时隔37年之后再次召开,提出“要在规划理念和方法上不断创新……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

  “‘城市双修’不是另起炉灶,而是修复、提炼和延续。”宁波市规划局详细规划管理处处长汪琳认为,相比三亚,宁波的城市结构和自然面貌更为复杂,有山有水、依江靠海、有新城也有老城,“三江六岸”这一骨架体系便是宁波应当提炼、延续的城市特色。

  目前,宁波已基本确立加快山体修复、水体治理、废弃地利用、绿地系统完善、设施配套欠账填补、公共空间增加、出行条件改善、历史文化保护等8方面工作清单,原先“人清空,房拆平”的改造模式必将改变。“让宁波人在城市里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汪琳说。

   生态修复

   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

  仔细翻看中国古代城市史志,多以“形胜”开篇,字里行间是对自然的关注和认知。任何一座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以山水兼具作为环境基础。在先人看来,维护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便是维护城市的生态安全。

  然而,城市化改造在成就众多“新都市”的同时,也使城市尺度失衡,生态环境恶化。据相关统计,从2002年到2013年,我国每年消耗水泥和钢铁分别占全球的一半和30%。每天都有新的楼宇、道路建成,相应地,河流、绿地、湿地随之退出城市生活空间。宁波也不例外。例如,靠近北仑地区的龙山,因石矿开采遭到破坏,山体不断裸露;发源于东钱湖,流经镇海的小浃江,流域内生态用地近年来快速遭受蚕食……

  “用‘再生态’理念,修复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和地形地貌十分重要。”汪琳介绍,近年来,政府对小浃江水系开展综合整治,水质逐渐改善,但市民与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需要结合山体、水体修复,打造都市田园休息区。”

  带着思索,一份针对小浃江流域22平方公里面积的规划已经成型。以龙山为界,宁波将实施差异化修复治理,南侧保留田园风光,北侧引导产业转型。原先家具城、化工厂、建材市场集中的区域,缩减用地规模、改建工业厂房,转型为文创产业区。9处被开挖区域中,有5处山体将进行生态修复,其余4处矿坑将改造为植物园、水上乐园等主题公园,并以缆车观光游览线串联。龙山以北,甬江以南区域将利用现有村庄,打造集果蔬苗木种植、农事体验、农贸市场等为一体的滨江休闲及现代农业区。龙山以南则利用现有农田肌理,种植不同农作物,建设生态湿地,形成湿地田园景观。

  小浃江以外的城市中心区域,则将系统开展甬江、月湖等水体生态修复。并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入园”的要求,因地制宜建设“家门口公园”和海绵绿地,加强对水边、路边、山边环境整治和管控。

  “把田园情调融入城市生活。”这是宁波人对生态的最终愿景,他们希望,城市的未来应当也是“无边光景一时新”。

  城市织补

   文化碎片重新串联

  山水格局决定了城市的自然生态,于山水之上形成的历史文化,则决定了城市的人文气质。

  “城市双修的‘修’字一半指向的是生态,另一半指向的便是文化,生态是修复,文化则需要织补。”汪琳介绍,“补”是将原先破损不足的地方更新、美化,“织”则要将原先散落的文化碎片重新串联,“这是挖掘特色,重塑城市形象的要求,也是满足老百姓提升生活质量的需求。”

  三亚在修补实践中,将目光聚焦在“补”,因为大量违章建筑影响了滨海城市的景观风貌和空间环境,急需拆除。但宁波规划局将更多期待投向了“织”。

  在面积5.2平方公里、代表着城市集体记忆的宁波海曙老城片区,一条长约8.2公里的“文化紫道”正在规划,在主路、背街小巷上预留专门线路,连接南塘河到老外滩等景观,供市民和游客慢行。沿路装饰统一风格的定制路牌、路面铺装、平面雕刻等进行引导,在重要节点和转接地段则利用青砖、压石等具有宁波特色的材料设计建筑构件,缝合破碎风貌。汪琳告诉记者,“文化紫道”的意义便是整理城市历史文化,构建完整连贯的展示系统,工程并非大拆大整,也无需太多经费。

  老城之外,10公里长甬江北岸的传统工业聚集区,一个占地6平方公里的泛文创区规划已经成型。取代传统的滨水工业和商贸业态,公共艺术、路林市场、都市农业等新业态将被引入,同时增设文化公园、城市湿地等休闲空间,宁波大学也将一改封闭校区模式,通过智慧产业与文创走廊向城市开放。

  未来的文创港中,新增建筑都不是平地起新楼,而是参照纽约曼哈顿高线公园模式,充分运用工业遗存,例如老铁路北站、原冷冻厂、海洋渔业公司的废弃房屋,经过结构风险评估后,将改造成美术馆、艺术市场、音乐市集……背街小巷改造、小区海绵化改造、绿道建设等也正在提升着宁波的城市服务水平。

  美好的城市,是让市民愿意在此旅行。未来,既有优美滨水生态、宜人建筑尺度,又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宁波,相信会令更多人乐意停留。

原标题:

编辑: 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