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炼钢厂废渣变盐碱地"肥料" 慈溪企业技术造福内蒙古盐碱地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5-30 07:48:00报料热线:81850000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红旗镇盐碱地上,宁波太极环保公司土壤改造示范田,苜蓿草生长茂盛 通讯员供图

  同样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一道田埂之隔,一边的苜蓿草,绿油油一片,足有半米高;而另一边是稀稀疏疏的玉米苗,种下去快一个月,只有三五公分长。这是记者近日前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红旗村看到的景象。

  同样的盐碱地,种下的庄稼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是作物不同,疏于管理还是另有原因?记者打听下来才知道,这苜蓿草地是宁波太极环保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一起合作的项目——“钢渣法脱硫副产物改造盐碱沙荒地示范项目”。

  又是钢渣,又是脱硫,还能改造盐碱沙荒地,这几个专业名词搅在一起有些“烧脑”。到底怎么回事,记者在宁波太极环保公司的项目实施地——内蒙古实地采访,为你寻找其中的奥秘。

  60亩盐碱地盛开苜蓿草之花

  土壤改良剂竟然来自炼钢厂废渣

  5月26日下午两点,气温35℃,记者站在先锋镇红旗村杨贵社村民刘二保的玉米地头上,一眼望去,白花花一片。“你看,这白花花的都是地里析出来的盐。你尝尝这草,咸的呢。”刘二保一手搓着板结的土块,一手掐了草叶递给记者。记者嚼了一下,咸味盖住草味,像吃了一把盐。

  内蒙古乌拉特旗先锋镇地处河套平原东部,南临黄河,北依乌拉山,全镇有35万亩土地,其中10万亩是盐碱地。盐碱地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与土壤质地、气候、河流和海水分布有关。“这里有个很大的盐水湖,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盐碱地上耕作。”先锋镇副镇长葛英说,重度盐碱地寸草不生,想要种庄稼,必须要先改造土壤。

  怎么个改造法?葛英介绍了他们祖祖辈辈常用的几种。

  “一种是大水漫灌,用水浸,把地里的盐分稀释溶解在水里,再挖沟把盐水排出去。”葛英说,这种方法最常用,不过当地干旱缺水,引水耗时费力,每年都要用水浸,治标不治本。

  “还有一种是生物改土法,就像这片玉米地,一亩地赔一两百块钱,还是得种,种个三五年,土质会慢慢变好,收成逐年增加。”葛英说,因为土地盐碱化,很多村民抛荒。

  2015年,宁波太极环保公司租下了60亩重度盐碱地,两个月改造后,种上苜蓿草,两年下来收了八九茬,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上千元,这让村民很兴奋。

  “不少人打听,问从哪个农资站买来的肥料,哪个研究院出来的配方,我说是从炼钢厂里拉出来的渣料,村民们觉得不可思议。”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跃展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吸收剂,进行高效脱硫,并将脱硫副产物制成“土壤改良剂”,用来改造盐碱地,这块苜蓿草地就是他们的示范田。

  二氧化硫是形成雾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多产生于汽车尾气、热电、煤炭,冶金等重化工企业中,现在却被充分利用,“以废治废、变废为宝”。

  炼钢厂脱硫“不走寻常路”

  钢渣吸附二氧化硫变成盐碱地“肥料”

  钢渣脱硫,副产物还能当“肥料”,听起来像是“黑科技”。记者前往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找到“肥料”的源头。

  有别于记者印象中大颗粒坚硬粗糙的钢厂废物,包钢庆华的脱硫副产物质地细腻,呈粉末状,搓起来像淋湿的土壤,透着潮气。

  “这东西直接用在盐碱地上就成?”记者忍不住问道。“不,我们要做土壤分析,根据盐碱度,用脱硫副产物做原料,配出合适的改良剂,然后与盐碱地混合,深耕浇水,充分反应,一两个月后就能种植。”史跃展说,有别于其他的改良方法,这种只需改造一次,常年受益。

  改造的原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初中化学的酸碱中和反应。那么这些脱硫副产物由何而来,为何会变成酸性物质?

  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国鹏带记者参观了宁波太极环保的脱硫项目,“大肚子”反应器相当于人的胃,把钢渣研磨成粉,喷水变成粉浆,用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达标气体排放,剩下的就是脱硫副产物,也就是吸收了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物质。

  “钢渣是炼钢产生的固废,本身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吸附二氧化硫之后成了酸性物质,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李国鹏说,他们上马太极环保项目,更看中钢渣脱硫的效果。

  记者在总控室看到,注入二氧化硫浓度是2700毫克每立方米,处理后排出的二氧化硫浓度在50毫克—60毫克每立方米,脱硫率达97%。“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内蒙制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是100毫克,太极环保的脱硫项目远远高于排放标准,运行两年来一直很稳定。”李国鹏说。

  算一笔账

  钢渣脱硫两年节约成本250多万元

  副产物可改造360多亩盐碱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运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湿石灰脱硫法。虽然脱硫效果明显,但缺点不少,石灰是种资源,需要开采烧制,脱硫之后的石灰膏,虽可用作建材,但在内蒙,石灰膏没市场,相当于固废。

  “2015年筹建脱硫项目时,我们在全国跑了三四个月,搜集了几十个项目。最后对比测算费用,实地考察之后最终确定了太极环保这个项目。”总工程师李国鹏告诉记者,这个技术在全国属于领先。

  李国鹏给记者算了笔账,投入两千多万元建设的脱硫项目,在未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年脱硫3500吨,消耗7000吨钢渣。“钢渣是炼钢产生的固废,不用花钱,但如果换算成湿石灰脱硫法,每年消耗湿石灰4200吨,按照300块钱一吨计算,两年下来,光这一项就节省成本250多万元。”李国鹏说,除此之外,该项目还有耗电量少、脱硫塔耐腐蚀的优势。“脱硫项目已经成为包钢示范项目,下一步将用于265㎡烧结烟气脱硫项目中。”

  包钢庆华算了脱硫成本账,太极环保总经理史跃展算了一笔循环经济的账。

  “包钢庆华两年产生2万吨副产物,改造一亩地需用55吨,可改造360多亩盐碱地,一亩地一年收割三茬苜蓿草,产值一千元,360多亩地年产值36万元。”史跃展说,内蒙盐碱地广阔,重化工企业多,有大规模推广太极环保循环经济的条件。

  新闻人物

  史汉祥:坚信这个技术能造福子孙后代

  说到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不得不提宁波太极环保公司董事长史汉祥。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为慈溪铜材厂厂长的史汉祥,看到二氧化硫的严重污染,开始琢磨治理方法。从1996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史汉祥带领他的科技团队在2001年成功研制出“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找到一条“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链条。

  2003年,该技术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随后在宁波实践,宁波众贸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经过脱硫改造后,每年减少50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杭州湾新区十塘150亩盐碱地得到改造,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唐山德龙钢铁、福建德化鑫阳矿业等。

  最近,史汉祥发明的燃煤锅炉烟气同步除尘脱硫及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荣获中国循环经济专利奖三等奖。“企业赚钱不能危害社会,危害百姓,我不是专家,没上过几天学,几十年搞研究,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坚信这个技术能造福子孙后代,有利于国家发展。”史汉祥说。 现代金报通讯员邵滢罗柳红记者王冬晓

原标题:炼钢厂废渣怎能秒变盐碱地“肥料”?

编辑: 杜寅

炼钢厂废渣变盐碱地"肥料" 慈溪企业技术造福内蒙古盐碱地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05-30 07:48:00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红旗镇盐碱地上,宁波太极环保公司土壤改造示范田,苜蓿草生长茂盛 通讯员供图

  同样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地,一道田埂之隔,一边的苜蓿草,绿油油一片,足有半米高;而另一边是稀稀疏疏的玉米苗,种下去快一个月,只有三五公分长。这是记者近日前往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先锋镇红旗村看到的景象。

  同样的盐碱地,种下的庄稼为什么差距这么大?是作物不同,疏于管理还是另有原因?记者打听下来才知道,这苜蓿草地是宁波太极环保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一起合作的项目——“钢渣法脱硫副产物改造盐碱沙荒地示范项目”。

  又是钢渣,又是脱硫,还能改造盐碱沙荒地,这几个专业名词搅在一起有些“烧脑”。到底怎么回事,记者在宁波太极环保公司的项目实施地——内蒙古实地采访,为你寻找其中的奥秘。

  60亩盐碱地盛开苜蓿草之花

  土壤改良剂竟然来自炼钢厂废渣

  5月26日下午两点,气温35℃,记者站在先锋镇红旗村杨贵社村民刘二保的玉米地头上,一眼望去,白花花一片。“你看,这白花花的都是地里析出来的盐。你尝尝这草,咸的呢。”刘二保一手搓着板结的土块,一手掐了草叶递给记者。记者嚼了一下,咸味盖住草味,像吃了一把盐。

  内蒙古乌拉特旗先锋镇地处河套平原东部,南临黄河,北依乌拉山,全镇有35万亩土地,其中10万亩是盐碱地。盐碱地是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与土壤质地、气候、河流和海水分布有关。“这里有个很大的盐水湖,我们世世代代都在盐碱地上耕作。”先锋镇副镇长葛英说,重度盐碱地寸草不生,想要种庄稼,必须要先改造土壤。

  怎么个改造法?葛英介绍了他们祖祖辈辈常用的几种。

  “一种是大水漫灌,用水浸,把地里的盐分稀释溶解在水里,再挖沟把盐水排出去。”葛英说,这种方法最常用,不过当地干旱缺水,引水耗时费力,每年都要用水浸,治标不治本。

  “还有一种是生物改土法,就像这片玉米地,一亩地赔一两百块钱,还是得种,种个三五年,土质会慢慢变好,收成逐年增加。”葛英说,因为土地盐碱化,很多村民抛荒。

  2015年,宁波太极环保公司租下了60亩重度盐碱地,两个月改造后,种上苜蓿草,两年下来收了八九茬,一亩地一年纯收入上千元,这让村民很兴奋。

  “不少人打听,问从哪个农资站买来的肥料,哪个研究院出来的配方,我说是从炼钢厂里拉出来的渣料,村民们觉得不可思议。”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史跃展告诉记者,他们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利用工业废渣作为吸收剂,进行高效脱硫,并将脱硫副产物制成“土壤改良剂”,用来改造盐碱地,这块苜蓿草地就是他们的示范田。

  二氧化硫是形成雾霾、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多产生于汽车尾气、热电、煤炭,冶金等重化工企业中,现在却被充分利用,“以废治废、变废为宝”。

  炼钢厂脱硫“不走寻常路”

  钢渣吸附二氧化硫变成盐碱地“肥料”

  钢渣脱硫,副产物还能当“肥料”,听起来像是“黑科技”。记者前往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找到“肥料”的源头。

  有别于记者印象中大颗粒坚硬粗糙的钢厂废物,包钢庆华的脱硫副产物质地细腻,呈粉末状,搓起来像淋湿的土壤,透着潮气。

  “这东西直接用在盐碱地上就成?”记者忍不住问道。“不,我们要做土壤分析,根据盐碱度,用脱硫副产物做原料,配出合适的改良剂,然后与盐碱地混合,深耕浇水,充分反应,一两个月后就能种植。”史跃展说,有别于其他的改良方法,这种只需改造一次,常年受益。

  改造的原理,说起来也很简单,就是初中化学的酸碱中和反应。那么这些脱硫副产物由何而来,为何会变成酸性物质?

  包钢庆华煤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国鹏带记者参观了宁波太极环保的脱硫项目,“大肚子”反应器相当于人的胃,把钢渣研磨成粉,喷水变成粉浆,用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达标气体排放,剩下的就是脱硫副产物,也就是吸收了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物质。

  “钢渣是炼钢产生的固废,本身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吸附二氧化硫之后成了酸性物质,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李国鹏说,他们上马太极环保项目,更看中钢渣脱硫的效果。

  记者在总控室看到,注入二氧化硫浓度是2700毫克每立方米,处理后排出的二氧化硫浓度在50毫克—60毫克每立方米,脱硫率达97%。“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我们内蒙制定的二氧化硫排放标准是100毫克,太极环保的脱硫项目远远高于排放标准,运行两年来一直很稳定。”李国鹏说。

  算一笔账

  钢渣脱硫两年节约成本250多万元

  副产物可改造360多亩盐碱地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世界运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的是湿石灰脱硫法。虽然脱硫效果明显,但缺点不少,石灰是种资源,需要开采烧制,脱硫之后的石灰膏,虽可用作建材,但在内蒙,石灰膏没市场,相当于固废。

  “2015年筹建脱硫项目时,我们在全国跑了三四个月,搜集了几十个项目。最后对比测算费用,实地考察之后最终确定了太极环保这个项目。”总工程师李国鹏告诉记者,这个技术在全国属于领先。

  李国鹏给记者算了笔账,投入两千多万元建设的脱硫项目,在未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年脱硫3500吨,消耗7000吨钢渣。“钢渣是炼钢产生的固废,不用花钱,但如果换算成湿石灰脱硫法,每年消耗湿石灰4200吨,按照300块钱一吨计算,两年下来,光这一项就节省成本250多万元。”李国鹏说,除此之外,该项目还有耗电量少、脱硫塔耐腐蚀的优势。“脱硫项目已经成为包钢示范项目,下一步将用于265㎡烧结烟气脱硫项目中。”

  包钢庆华算了脱硫成本账,太极环保总经理史跃展算了一笔循环经济的账。

  “包钢庆华两年产生2万吨副产物,改造一亩地需用55吨,可改造360多亩盐碱地,一亩地一年收割三茬苜蓿草,产值一千元,360多亩地年产值36万元。”史跃展说,内蒙盐碱地广阔,重化工企业多,有大规模推广太极环保循环经济的条件。

  新闻人物

  史汉祥:坚信这个技术能造福子孙后代

  说到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不得不提宁波太极环保公司董事长史汉祥。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为慈溪铜材厂厂长的史汉祥,看到二氧化硫的严重污染,开始琢磨治理方法。从1996年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反复试验,史汉祥带领他的科技团队在2001年成功研制出“二氧化硫烟气治理技术”,找到一条“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的循环经济链条。

  2003年,该技术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随后在宁波实践,宁波众贸杭州湾热电有限公司经过脱硫改造后,每年减少500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杭州湾新区十塘150亩盐碱地得到改造,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唐山德龙钢铁、福建德化鑫阳矿业等。

  最近,史汉祥发明的燃煤锅炉烟气同步除尘脱硫及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荣获中国循环经济专利奖三等奖。“企业赚钱不能危害社会,危害百姓,我不是专家,没上过几天学,几十年搞研究,做这个事情,是因为我坚信这个技术能造福子孙后代,有利于国家发展。”史汉祥说。 现代金报通讯员邵滢罗柳红记者王冬晓

原标题:炼钢厂废渣怎能秒变盐碱地“肥料”?

编辑: 杜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