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清代商船小白礁Ⅰ号:亲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7-02 08:31:00报料热线:81850000

  “小白礁Ⅰ号”上发现的青花瓷器。记者崔引摄

  “小白礁Ⅰ号”的木质船板。记者崔引摄

  船行八面风,望日月星宿而进。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离不开舟船的扬帆起航,但船难也总是如影随形地笼罩在变幻莫测的茫茫大海上。

  “小白礁Ⅰ号”,一艘清代道光年间的外贸沉船,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100多年前,这艘满载着景德镇青花瓷和宁波小溪石的商船从宁波港出发,驶向远方的异国。不幸的是,船出发不久即触礁沉没,大海深处成了它最后的终点。幸运的是,3年前“小白礁Ⅰ号”被发掘出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繁华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小白礁Ⅰ号”沉没的渔山岛海域

  曾是多艘古商船的终点

  2008年10月19日傍晚,宁波东南远离大陆的渔山岛畔,24米幽深的海底,两名潜水员悬浮在海床表面用照明电筒仔细搜寻着,还不时地淘一淘海泥、翻一翻贝壳,好像生怕错过什么。突然,两束晃动的灯光同时聚焦: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出现在潜水员们的视野,是人工石头!随着一块块人工石板的惊喜发现,一艘古沉船逐渐展现真容,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就此诞生。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的清代沉船。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仑春晓滨海新城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小白礁Ⅰ号”发掘出水后就被转运到这里。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副主任、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国聪告诉记者,根据文献记载,渔山列岛海域最迟在明代起就已经是我国远洋航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但渔山岛附近的海域暗礁众多、风高浪急、大雾频发,是海难的多发地,历史上中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内外船舶都曾在此沉没。

  “古海上丝绸之路上,船难总是如影随形。”林国聪说,古代的木质帆船,都是“船行八面风”,且“望日月星宿而进”,行船全凭经验,遇上暗礁沉没的概率很高。但因为一趟出海有超过三倍的高额回报,还是吸引着商人们前赴后继地“富贵险中求”。

  因为在渔山岛附近沉没的船只太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曾建灯塔于北渔山东南端高岩之巅,并设警雾炮台两处,为过往船只引航,但船难事故仍时有发生。

  古船上有宁波的小溪石

  还有大批景德镇青花瓷

  “小白礁Ⅰ号”被发现以后,又历时6年多的发掘和研究,围绕这艘沉船的一些谜团逐渐解开。最让专家们兴奋的是,这是一艘从宁波始发的外贸古商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一角,放着几十块外观粗糙的石板,仔细看上面还有寄生牡蛎和藤壶的痕迹,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石板,证明了“小白礁Ⅰ号”的来历。

  “在沉船中部船舱最下层,我们发现整齐排列着五列薄石板材,共有300余块,都是产自鄞州的小溪石,主要用于宅地和桥梁建造。”林国聪说,这些陈放在沉船最底部的石板材,显然是最先装载的船货,又起到良好的压舱作用。就石板产地分析,该船当时应该是从宁波始发的。

  “小白礁Ⅰ号”还出水了6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瓷器、铜器、锡器、印章、石材、铜钱、银币等,大部分是运输船货。林国聪介绍,出水的瓷器占绝大多数,以青花为多,也有五彩、酱釉瓷器。大部分瓷器来自江西景德镇。

  出水的铜钱更是证实了这是一艘走南闯北的外贸商船,除了“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清代古钱币,还发现了日本的“宽永通宝”、越南的“景兴通宝”等,以及西班牙的银币。古船上还发现一枚印章,上面刻有“源合盛记”字样,考古人员推测,是这艘商船所在商号的名称。

  林国聪分析,这艘商船上可能曾有茶叶、丝绸、书籍和药材等海上丝绸之路上最紧俏的商品。但因为船沉没在牡蛎壳和海沙构成的硬质海床上,一百多年的海流冲刷,其他物品都已经消失。

  这艘古船可能去琉球或南洋

  类似的瓷器在东南亚沉船上发现过

  从宁波始发的“小白礁Ⅰ号”,在沉没前想去哪?

  林国聪分析,从渔山向东是琉球。据史籍记载,明洪武五年,就和中国确认了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密切关系,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为日本吞并止。因此道光年间,两国民间边境贸易也十分活跃,“小白礁Ⅰ号”此行,可能是去渔山岛正东方向的琉球王国。

  从渔山一路向南,一是去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二是去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如果‘小白礁Ⅰ号’是去东南沿海,景德镇的青花瓷不可能大量出现,因为当时景德镇瓷器去广东福建一带都是走内河水系,无需绕道宁波装船出海。”林国聪说,“小白礁Ⅰ号”也可能是去东南亚某个国家或地区。

  如今,“小白礁Ⅰ号”上发掘的部分珍贵文物在对外展览,透过橱窗仔细端详,一件件造型古朴的青花瓷、色泽淡雅的青白釉瓷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悲壮的“海丝”故事。

  近年来在马来西亚和西沙群岛的一些沉船考古发现,也为“小白礁Ⅰ号”的去向提供了一些佐证。林国聪介绍,西沙群岛石屿6号沉船采集到景德镇产的嘉庆款青花瓷碗,马来西亚海域迪沙如号沉船出水的青花瓷碗、五彩盖碗、紫砂壶、酱釉壶等器物,都与“小白礁Ⅰ号”所出同类器物基本相似。说明这些船货作为当时的畅销商品从中国港口始发,曾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南亚各国。

  古船的木材大部分来自南洋

  这很可能是中国商人在南洋定制的船

  肩负着外贸商品运输使命的“小白礁Ⅰ号”本身,也很可能是一件舶来品。

  林国聪所长带记者参观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的考古实验室,一进门就有一个大水池。发黄的池水中,隐约可见一排排铁架,上面放着一块块斑驳陈旧的木板,这些正是从海底打捞的“小白礁Ⅰ号”上珍贵的船板。

  “这些船板在海底沉睡近200年,因为含水量太高,木结构的细胞壁已经被破坏。如果简单地让它们干燥,每块船板都会化成一堆粉末。”林国聪介绍,要保护这些船板,需要经过漫长的处理过程,仅是前期的浸泡脱硫脱盐过程就需要4年。

  通过对“小白礁Ⅰ号”上236块打捞出的船板进行逐一分析,发现这些木材密度高、硬度大,还耐腐蚀。在海底沉睡了近200年,含水量已经达到300%-600%,仍能保有原有的形状。经过树种分析,主要品种有石梓、龙脑香、娑罗双、佩龙木、铁线子和芳味冰片香等,这些木材大多产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泰国等热带地区,只在我国的云贵地区有少量存在。

  通过对造船工艺的分析也发现,这艘船既有传统浙船的工艺,又含东南亚国家造船的手法。林国聪说,考虑到清代不大可能从遥远的云贵地区运输木材来宁波造船,“小白礁Ⅰ号”很可能是宁波商人去南洋定制的船,这艘船本身,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产物。

  “‘小白礁Ⅰ号’见证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对它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林国聪指着一张试验台上多块大小形状不一的黄褐色物体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小白礁Ⅰ号”船板间的填充物,已知的原料有黄土和麻。考古人员正试图通过分析它们的成分和产地,推断船的来历。林国聪说,关于“小白礁Ⅰ号”的探究,其实已经“启航”。

  宁波晚报记者王存政 孙美星 通讯员金孟旭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

清代商船小白礁Ⅰ号:亲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7-07-02 08:31:00

  “小白礁Ⅰ号”上发现的青花瓷器。记者崔引摄

  “小白礁Ⅰ号”的木质船板。记者崔引摄

  船行八面风,望日月星宿而进。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离不开舟船的扬帆起航,但船难也总是如影随形地笼罩在变幻莫测的茫茫大海上。

  “小白礁Ⅰ号”,一艘清代道光年间的外贸沉船,宁波海上丝绸之路“活化石”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100多年前,这艘满载着景德镇青花瓷和宁波小溪石的商船从宁波港出发,驶向远方的异国。不幸的是,船出发不久即触礁沉没,大海深处成了它最后的终点。幸运的是,3年前“小白礁Ⅰ号”被发掘出水,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繁华的“亲历者”和“见证者”。

  “小白礁Ⅰ号”沉没的渔山岛海域

  曾是多艘古商船的终点

  2008年10月19日傍晚,宁波东南远离大陆的渔山岛畔,24米幽深的海底,两名潜水员悬浮在海床表面用照明电筒仔细搜寻着,还不时地淘一淘海泥、翻一翻贝壳,好像生怕错过什么。突然,两束晃动的灯光同时聚焦:一块棱角分明的石头出现在潜水员们的视野,是人工石头!随着一块块人工石板的惊喜发现,一艘古沉船逐渐展现真容,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就此诞生。这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宁波·象山“小白礁Ⅰ号”的清代沉船。

  近日,记者专程来到位于北仑春晓滨海新城的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小白礁Ⅰ号”发掘出水后就被转运到这里。

  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副主任、宁波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林国聪告诉记者,根据文献记载,渔山列岛海域最迟在明代起就已经是我国远洋航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但渔山岛附近的海域暗礁众多、风高浪急、大雾频发,是海难的多发地,历史上中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国内外船舶都曾在此沉没。

  “古海上丝绸之路上,船难总是如影随形。”林国聪说,古代的木质帆船,都是“船行八面风”,且“望日月星宿而进”,行船全凭经验,遇上暗礁沉没的概率很高。但因为一趟出海有超过三倍的高额回报,还是吸引着商人们前赴后继地“富贵险中求”。

  因为在渔山岛附近沉没的船只太多,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曾建灯塔于北渔山东南端高岩之巅,并设警雾炮台两处,为过往船只引航,但船难事故仍时有发生。

  古船上有宁波的小溪石

  还有大批景德镇青花瓷

  “小白礁Ⅰ号”被发现以后,又历时6年多的发掘和研究,围绕这艘沉船的一些谜团逐渐解开。最让专家们兴奋的是,这是一艘从宁波始发的外贸古商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在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一角,放着几十块外观粗糙的石板,仔细看上面还有寄生牡蛎和藤壶的痕迹,正是这些不起眼的石板,证明了“小白礁Ⅰ号”的来历。

  “在沉船中部船舱最下层,我们发现整齐排列着五列薄石板材,共有300余块,都是产自鄞州的小溪石,主要用于宅地和桥梁建造。”林国聪说,这些陈放在沉船最底部的石板材,显然是最先装载的船货,又起到良好的压舱作用。就石板产地分析,该船当时应该是从宁波始发的。

  “小白礁Ⅰ号”还出水了600多件珍贵文物,包括瓷器、铜器、锡器、印章、石材、铜钱、银币等,大部分是运输船货。林国聪介绍,出水的瓷器占绝大多数,以青花为多,也有五彩、酱釉瓷器。大部分瓷器来自江西景德镇。

  出水的铜钱更是证实了这是一艘走南闯北的外贸商船,除了“康熙通宝”“乾隆通宝”等清代古钱币,还发现了日本的“宽永通宝”、越南的“景兴通宝”等,以及西班牙的银币。古船上还发现一枚印章,上面刻有“源合盛记”字样,考古人员推测,是这艘商船所在商号的名称。

  林国聪分析,这艘商船上可能曾有茶叶、丝绸、书籍和药材等海上丝绸之路上最紧俏的商品。但因为船沉没在牡蛎壳和海沙构成的硬质海床上,一百多年的海流冲刷,其他物品都已经消失。

  这艘古船可能去琉球或南洋

  类似的瓷器在东南亚沉船上发现过

  从宁波始发的“小白礁Ⅰ号”,在沉没前想去哪?

  林国聪分析,从渔山向东是琉球。据史籍记载,明洪武五年,就和中国确认了宗主国和藩属国的密切关系,直到清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为日本吞并止。因此道光年间,两国民间边境贸易也十分活跃,“小白礁Ⅰ号”此行,可能是去渔山岛正东方向的琉球王国。

  从渔山一路向南,一是去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二是去东南亚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缅甸等国家。“如果‘小白礁Ⅰ号’是去东南沿海,景德镇的青花瓷不可能大量出现,因为当时景德镇瓷器去广东福建一带都是走内河水系,无需绕道宁波装船出海。”林国聪说,“小白礁Ⅰ号”也可能是去东南亚某个国家或地区。

  如今,“小白礁Ⅰ号”上发掘的部分珍贵文物在对外展览,透过橱窗仔细端详,一件件造型古朴的青花瓷、色泽淡雅的青白釉瓷器,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悲壮的“海丝”故事。

  近年来在马来西亚和西沙群岛的一些沉船考古发现,也为“小白礁Ⅰ号”的去向提供了一些佐证。林国聪介绍,西沙群岛石屿6号沉船采集到景德镇产的嘉庆款青花瓷碗,马来西亚海域迪沙如号沉船出水的青花瓷碗、五彩盖碗、紫砂壶、酱釉壶等器物,都与“小白礁Ⅰ号”所出同类器物基本相似。说明这些船货作为当时的畅销商品从中国港口始发,曾源源不断地运到东南亚各国。

  古船的木材大部分来自南洋

  这很可能是中国商人在南洋定制的船

  肩负着外贸商品运输使命的“小白礁Ⅰ号”本身,也很可能是一件舶来品。

  林国聪所长带记者参观了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的考古实验室,一进门就有一个大水池。发黄的池水中,隐约可见一排排铁架,上面放着一块块斑驳陈旧的木板,这些正是从海底打捞的“小白礁Ⅰ号”上珍贵的船板。

  “这些船板在海底沉睡近200年,因为含水量太高,木结构的细胞壁已经被破坏。如果简单地让它们干燥,每块船板都会化成一堆粉末。”林国聪介绍,要保护这些船板,需要经过漫长的处理过程,仅是前期的浸泡脱硫脱盐过程就需要4年。

  通过对“小白礁Ⅰ号”上236块打捞出的船板进行逐一分析,发现这些木材密度高、硬度大,还耐腐蚀。在海底沉睡了近200年,含水量已经达到300%-600%,仍能保有原有的形状。经过树种分析,主要品种有石梓、龙脑香、娑罗双、佩龙木、铁线子和芳味冰片香等,这些木材大多产自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越南、泰国等热带地区,只在我国的云贵地区有少量存在。

  通过对造船工艺的分析也发现,这艘船既有传统浙船的工艺,又含东南亚国家造船的手法。林国聪说,考虑到清代不大可能从遥远的云贵地区运输木材来宁波造船,“小白礁Ⅰ号”很可能是宁波商人去南洋定制的船,这艘船本身,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产物。

  “‘小白礁Ⅰ号’见证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对它的研究还在进行中。”林国聪指着一张试验台上多块大小形状不一的黄褐色物体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小白礁Ⅰ号”船板间的填充物,已知的原料有黄土和麻。考古人员正试图通过分析它们的成分和产地,推断船的来历。林国聪说,关于“小白礁Ⅰ号”的探究,其实已经“启航”。

  宁波晚报记者王存政 孙美星 通讯员金孟旭

原标题: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