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8 09:39
戴源鑫带着记者参观他们的画室和居民的书画作品
居民在文化礼堂内K歌比赛 资料图片
居民在文化礼堂内表演节目 资料图片
在礼堂建设过程中,很多村民非常支持纷纷出钱出力
有人把藏家宝捐出来供大家参观
“文化礼堂”,可以说它已经成为传承乡村文明的“舞台”,围绕“文化地标、精神家园”八个字,宁波市注重挖掘和整合资源,丰富道德建设举措,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载体,打造出了一批极具特色的文化礼堂。原本,这个用于集会、观看电影和演出活动的场所,已经悄然成为新时期农民的精神家园。记者叶萌茗文/摄
最受惠的还是居民
社区文化礼堂一周“业务”排得满满当当
在北仑陈华浦社区,一提起这里的文化礼堂,今年86岁的戴源鑫老人连连称好,他说,可能在外人看来,文化礼堂往往成为一种摆设,而在他们社区情况却截然相反,大家非常支持建设文化礼堂,而且建成后最受惠的还是居民。戴源鑫带金报记者逐一参观了日晖讲堂、村史廊、民风廊、励志廊、成就廊和艺术廊,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村居文化、民俗特色和人文历史等,在回味的同时也看到了拆迁村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文资源以及临港工业大开发所带来的巨大变迁。
在参观二楼的一个房间时金报记者看到,这里所有的桌椅都是可折叠式移动式的,舞台上挂着超大幕布,幕布拉开后,舞台后面就是落地玻璃。社区副主任方雪琴说,当初设计时也考虑过,尽量让文化礼堂内的每个点都发挥出最大功能,节省经费开销,“就以我这个房间为例,开会时马上可以成为会场,讲座时就成为礼堂,有文艺演出时,这里马上就可以变成一个舞台。”
方雪琴说,这个礼堂从来没有闲置过,一周7天,这里每天至少有一个团队来这里培训、排练或者活动,利用率超高,甚至居民家里需要操办酒席都会设在礼堂的一楼。
搭建居民交流平台
抡锄头的老农拿起笔杆子,跟八旬大爷学书画
目前,陈华浦社区常住人口4500多人,其中半数以上都是老年人,过去,大家活动非常单一,自打有了文化大礼堂,居民们交流的机会就明显增多。说起这个,戴源鑫感触最深,他说,原来一些握锄头的农民,如今也成了手拿笔杆子的文人了。
“真的一点不夸张,你跟我去看看就知道了。”戴源鑫一边说着,一边把金报记者领进了礼堂二楼的一个画室,他说,社区里的老年书画协会就设在这里。
方雪琴告诉金报记者,以前,很多爷爷奶奶连字都不会写,听说戴源鑫80岁才开始学国画,而且他的画居然还在全国得过奖,这个励志的故事激励着很多人前来向老戴拜师学艺。老戴是个可爱而又大方的人,只要有人想学,他很乐意把自己手艺免费教给大家。这两年下来,在老戴手把手的教导下,很多爷爷奶奶都能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幅好画。老戴要求学员们每周自觉交作业,每个月还把学员的得意作品进行展示。
社区里有个童阿姨也是跟着老戴学画画,已经学了两年左右时间,她的牡丹画也画得很不错,经常被拿出来展示。童阿姨说,在文化礼堂,大家都可以找到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朋友。
好故事传颂价值观
两年来北仑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故事宣讲1000余场
截至2016年底,北仑区已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61家,当地政府部门还通过选聘乡贤入驻文化礼堂,用好故事传颂价值观。
钱树德老人在北仑的人气很高,不少人都是他的粉丝,用个时髦的新词,就是“网红”。近两年,除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礼堂的各项工作外,钱树德还组建了文化礼堂宣讲员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宣讲队一共三支,一支叫故事员,一支叫微型党课,一支叫蒲公英。故事员队伍是全方言讲故事,听的都是老头老太太;微型党课队伍都是用普通话讲故事,对象是年轻人;蒲公英队伍就像蒲公英一样,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成为他们传播的对象。
这样一来,百姓们的参与性很高,有的人会主动把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身参与的事情告诉钱树德,也有很多人想加入宣讲队的队伍。好人好事多传颂,就会在无形当中产生影响力和感染力。
2015年开始,北仑通过在文化讲堂开设故事会栏目,好人故事、红色故事、家风故事……两年来,以“凉亭故事会”、“钱老师故事会”、“岩河故事会”等形式,共开展故事宣讲1000余场,参与群众6万余人次,深受群众欢迎。
文艺节目时常上演
大家随着音乐翩翩起舞
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奉化,每当夜幕降临,林家村文化礼堂前的广场就会迎来大批村姑村嫂,大家随着音乐节奏翩翩起舞,整个小山村沉浸在欢乐之中。
在象山晓塘乡月楼村,每逢农闲或傍晚,村里的“草根”文艺队都会涌到文化礼堂的“舞台”上,挽着袖管裤腿,操着乡土口音,一板一眼地演绎最美的“晓塘”故事;在西周镇官山村文化礼堂,一走进去就感受到浓浓的村庄文化气息。该村文化礼堂设立红色展馆,深入挖掘了官山村红色历史文化内涵,让村民和游客缅怀历史,不忘党恩。并录制了官山村口述档案,内容涵盖村史、苏本善在官山、象山消防制造厂追忆、浙江省劳模朱丁辛等内容,在村文化礼堂展厅里点播;塔头旺村还创作《赶小海》村歌,村民人人传唱。歌曲采用男女对唱形式,反映了夫妻下海涂作业的场景。用渔歌曲调铺垫,讲述轻松、生活气息浓的劳动过程,音乐基调以本土民间音乐元素为主,充分反映渔家情趣。
记者了解到,自2013年以来,宁波已建成893家农村文化礼堂,根据规划,到2020年,宁波市建成农村文化礼堂不低于1200家。
大家纷纷出钱出力
有人把藏家宝捐出来
供大家参观
在慈溪采访时,当地相关负责人告诉金报记者,礼堂建设过程中,很多村民非常支持,经费除了财政补助,很大一部分还是靠众筹的方式,不少在外工作投资的爱心人士得知家乡要建设文化礼堂,很多人都自发前来出资。很多有心的村民还把自己家的藏家宝贝也捐出来,直接捐给村里放到礼堂展馆内,供大家参观。
在附海镇四界村,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将自己在抗美援朝和解放战争时得来的军功章以及行军的包裹,穿过的衣服都捐给了村里;在钟汉街道连心村,有一位陈先生,将父辈们留下来的清末到民国时期的20多张地契、房契全部捐给了村里,后来又辗转到了浙江省档案局。但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在礼堂内看到这些珍贵文物,街道社区还让专业技术部门复制了一份在文化礼堂内展出。
可以说,“文化礼堂”不管是从乡村文化的传承,还是从乡贤文化的孕育来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宁波越来越多的文化礼堂开始滋润村民的生活,这些文化礼堂,不仅注重对人文资源的挖掘、收集和提炼,而且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整合创新,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原标题:宁波以“文化礼堂”为载体 把文明乡风种进百姓心田
编辑: 杨丹
- 女生为拍毕业照做抽脂手术 术后并发严重栓塞进ICU
- 出境自驾游热度攀升 "国际驾照"是什么
- 起底"亚欧币":4万多人40亿是如何被骗
- 长征火箭开发海上发射 助推商业航天
- 高校"花式"查寝 有学校让学生发定位
- 俄媒:普京或将以独立参选人身份参加下届总统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