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时隔一甲子 宁波登陆的那场超强台风留给后人什么警示?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08-04 09:49:56 报料热线:81850000

  99岁的杨苗兰是当年那次灾难的幸存者。

  昔日的滩涂变成了良田,种满肥沃的庄稼。

  金沙碧海的沙滩发展成了景区,这个时节正是旅游的旺季。

  新的族姓移民这里,盖起新房,繁衍成家,人口逐渐恢复到了当年。

  一个甲子过去了,现在的下余村是全新的,除了那两座老房子。

  这是那场灾难的见证,当这个村庄被沦为汪洋的时候,它们没有倒塌,曾经救下了很多村民。

  村子里,经历了八一台风的幸存者也日渐少了,从当年的284人减少到了不满40人,今年又刚走了一个。

  新与老之间,记录这个村庄的变迁,和每年的祭奠一样,是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寡妇,光棍,孤儿

  “可怜啊,太可怜了!”一开口,这位99岁的老太太就这样感叹。她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平静的脸忽然变得激动。

  似乎憋了大半个世纪的记忆随着记者的到访在这一刻哗啦啦的打开。在这个酷热的午后,她舞动着苍老的双手,向钱江晚报记者讲述那场悲惨的回忆。

  杨苗兰是他们家族里唯一的未亡人。

  那年,杨苗兰才38岁,家里12个人生活在一起。洪水涌进的那一刻,他的丈夫去堵门,然而一下子就被冲开了。水是咸的。

  “快跑上面去,我们每人抱一个孩子。”他这样喊着。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她不会忘记,一个8岁,一个才5岁。

  房子一下子就倒了。杨苗兰和丈夫就各抱着一个孩子,紧紧抱住了柱子,但很快被涌现的大水冲散了,她听到孩子的呼救,然后,一片漆黑里,声音也没了。“被海水呛死了”,说着,她苍老的声音哽咽了。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噩梦。虽然直到今天,她的记忆和思维都是非常清晰的。她多么希望那是一场梦。

  抱着一根木头,杨苗兰在水上漂浮,不知道喝进了多少海水,不知道漂了多少路,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尸体。她隐约觉得被冲到了海边,又被冲回来,最后,她被冲到了丹城。

  醒来的时候,全家12个人,只剩下她一个。

  她成了寡妇,唯一的未亡人。

  92岁的余述谱老人在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本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他的名字。这名身体健朗的老人,同样是抱着木头逃生的。

  那天晚上10点左右,他们一家已经睡觉,被刺耳的海雷声惊醒,准备逃命时,房子就塌了。他抱着木头在水上漂,漂到村后的时候被搁住了,活了下来。

  他的父母,妻子,和一个7岁一个4岁的儿女死了。

  第二天,他去找尸体,只找到了他的妻子,被一棵树扯住了,没有冲走。他亲手安葬了妻子。

  只是,更多的人,他的儿女和父母已不知魂归何方了。

  那场台风,让张云才成了孤儿,那年他13岁。他的记忆停留在那个泛着金色阳光的午后。

  那天中午,他们一家六口和几个亲戚在下余村的海边晒盐,他和几个小伙伴在海滩抓螃蟹,玩得正开心,他妈妈拿着柴棍把他赶回了家,让他送黄金瓜去阿姨家。

  那时候,他贪玩,想溜走,结果,被她妈狠狠打了一顿。

  没想到,他妈的这顿毒打救了他的命。

  就这样,张云才一边哭着一边到了隔了几个村的姨娘家,到了晚上,风雨铺天盖地,打得人疼,他想回家看看,被姨娘拉了回来。

  一直等到第二天,他回家,发现家已经没有了。

  茫茫的水面,找不到他的一个亲人。

  在下余村,像张云才这样年纪的有十多个,他们大多是孤儿。

  当年的大水就是从这里冲进来的。

  警惕,习以为常的台风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伤亡?为什么没有及时转移?60多年前的这场惨剧,对于今天有何警示?在当下,如何理性地审视那场奋不顾身的抗台?

  这也是我们寻找的答案。

  “没想到啊”,92岁的幸存者余述谱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台风会来吗?8月1日当天,很多人,无论是抗台干部还是村民,都这样怀疑。

  因为这天上午,烈日高照,金色的阳光笼罩这片平原,完全没有台风的迹象。干部和群众们还在忙着抢收早稻。

  其实,对于靠海的象山人来说,台风也是习以为常了,几乎每年都会碰到。有时甚至会盼着台风带来雨水和清凉。

  “说实话,思想上还是放松的”,余述谱这样说,完全没有料到会有如此猛烈的台风。

  所以,村里人都没有及时转移。直到台风迫近时,已经来不及了。

  “警惕性确实不够啊”,象山县原党史办主任吕国民这样分析。“这个教训,对于现在来说,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他认为,和60年前相比,虽然科技等硬件都大大改善了,但是,人的思想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宁可十防九空。”

  浙江是台风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防台时,也常会遇到不肯转移的群众。“如果他们知道这段往事,肯定不会这么固执了。”吕国民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忘了这段历史,在灾难面前,应该时时保持警惕。”

  人,是最重要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吕国民这样感叹。

  “台风来了,以前的理念是全力抗台,用血肉之躯去抗击,认为人定胜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更重要的是防。”

  八一超强台风正在登陆,瞬间风速90米/秒。“组织人员上去护堤,怎么能护得住啊。”一名参加抗台的幸存者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说,事后他也进行了反思,“如果知道台风那么厉害,与其抗台护堤,还不如提前通知带领群众及早躲和避啊。”

  已故象山县政协主席欧绪坤台灾时任县委办主任,生前写过《8·1台灾回忆》说:“一般12级以上就是大灾害,这样的台风是不可抗拒的,我认为在今后抗台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干部群众生命安全第一。”

  但欧绪坤这样的认识,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当年8月14日《象山报》有一篇《编辑部短评》:“……在强大台风袭来时,全县人民……英勇顽强地进行搏斗,他们组织起强大的防护队伍。凶猛的暴风雨吓不倒守卫在海塘上的‘战士’。”

  “不战胜台风,决不收兵。”“和台风搏斗,直接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

  这名幸存的抗台干部说,事实恰恰是在强台风面前,以原始方法、渺小的人力去硬拼,无论你如何英勇,都是以卵击石,非但没有“直接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反而扩大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乃至“全军覆没”。

  “住在这样塘岸边的近处村庄人民,对付强台风惟一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台风来临前,家家户户,关门落锁,扶老携幼,避走别村。”他这样说。

  这也是下余村八一台风悲剧积累的行之有效的避灾减灾经验。

  事实恰恰是在强台风面前,以原始方法、渺小的人力去硬拼,无论你如何英勇,都是以卵击石。

  每年农历六月廿五,是下余村的公祭日。

  这一天,77岁的余光连总会早早打开镇海庙的门,然后,村里的老人们赶来,开始一场简单而原始的仪式。

  他们纪念的是61年前牺牲的抗台烈士,以及遇难的近千名村民——他们大多没有了名字。

  纪念,是怕遗忘。

  这个季节里的象山下余村,庄稼成熟,洋楼耸立。看起来,这里富饶而平和,和浙江沿海的村庄并没什么差别。

  如果,如果没有——1956年8月1日的那场台风。

  官方资料记载,当日午夜,八一台风登陆象山,顷刻间,地成泽国,人为鱼虾。全县死亡3402人,其中,牺牲烈士50人,下余村死亡986人,仅存284人,77户全家罹难。

  余光连说起当年的事。

  一个村庄的祭奠

  “咣当”,8月1日午后,推开一扇铁门,余光连侧过脸,用手指着前方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你看,就在这里。”

  他戴着一顶帽子,头发花白,说一口很难听懂的象山话。

  余光连的家就在庙的斜对门,不知什么时候起,他成了守庙的人。

  他推开的是一座庙宇,匾额上写着——“镇海庙”。在沿海的村庄,几乎都有这样的小庙,不过,特别的是,这里安放着两块石碑。

  在一个角落里,石碑上刻的都是人的名字,一块刻着50名烈士,放在一张长案上,另一块刻着77个村民的名字,他们竖立在地上。

  “这么多烈士都是抗台牺牲的,为了救我们老百姓,77户是全家都遇难的,只写了男人的名字,就在同一个晚上,太惨了。”余光连的声音,在幽暗的庙宇里响起。

  似乎他又回到61年前的8月1日,农历六月廿五,那个恐怖而苦涩的夜晚,悲壮又悲惨。

  八一台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但是,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说那么一句“太惨了”。

  于是,为了纪念那个夜晚,那些遇难的人,每年的农历六月廿五,成了余光连最忙的一天。

  这天,他会早早地开门,上了年纪的村民总会来这里,参加祭奠。

  在他记忆里,祭奠从庙造好以后就延续了二十多年。一开始,钱都是他们自己凑的,每个人拿个几十块,如果不够,现在村里会支持一些,烈士的家属也会捐一点。

  仪式很简单,在石碑前,烧几炷香,放几个斋菜,有的也会带束花,老太太们会来念经。

  去年因为是六十周年,所以也是最隆重的,还请和尚做了三天法事。纪念碑上,手写的“纪念”横幅至今还挂着。

  那些天,余光连去民政局问来了烈士家属的电话,然后打过去,邀请他们来参加这场纪念,很多人从外地赶来了。

  “感谢下余村的百姓,60多年来还记得我父亲,来邀请我参加纪念”,去年六月廿五,徐君耕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庄,这个他父亲徐甦当年牺牲的地方,也是他60年来梦魇挥之不去的地方。

  这天,他来看了深情厚谊的下余人,也为父亲点了一炷清香。

  “不能忘记啊!”余光连说,自己没文化,不然早把这些历史记下了。“你们要好好写写,知道的人太少了。”

  龙王庙悲歌

  韩向民也接到过余光连的电话,她从宁海赶到了下余村镇海庙,祭拜她的父亲。

  镇海庙的石碑上,第一个名字就是:韩桂秋。

  韩向民珍藏着一张合家照,也是唯一的。那年,她才三岁,弟弟只有四个月大。

  拍了这张照片三个月后,韩桂秋就牺牲了。她听母亲说,本来这一年,韩桂秋想带着全家回山东老家的,他已经7年没回家了。

  当年,韩桂秋是刚刚上任的象山县委宣传部部长,也是当时的抗台总指挥。

  1956年夏天,这本来是丰收的一年,早稻成熟,下余村处处泛着金色的稻浪。

  没想到,气象台发布了12级台风警报。象山县委紧急抽调了543名干部下乡抗台抢收。指挥部就设在如今的镇海庙附近,那时叫龙王庙。

  8月1日晚上,韩桂秋带领的二十来名抗台干部驻扎在这里,三十多名村民也来避难。

  因为这座建于明朝的龙王庙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但最终它还是被海啸吞没了。

  大水真的冲了龙王庙。

  大庙被掀翻的那一刻,韩桂秋喊着:“乡亲们,快爬到屋架上去,那里高。”

  “韩部长让乡亲们踩着他的肩膀上屋架,之后,自己被浪卷走了。”如今健在的灾难亲历者、老报人朱华庭回忆说,他躲过了一劫。

  在这座大庙里,和韩桂秋一起,十多位抗台干部牺牲了。

  第二天早上,村庄已经成了汪洋,漂浮着各种尸体。高温天,浸泡了一夜后已经腐烂。政府组织了寻尸和埋尸,大家戴着口罩和一瓶白酒找,闻着刺鼻的腐臭,受不了了就喝一口白酒,或者在鼻孔里塞个樟脑丸,棉花。

  打捞开始没几天,遗体陆续找到了。可韩桂秋却一直没找到。这让大家很痛心。“后来打捞上来的,面目都看不清了。韩部长的特征是光头,身高一米八,所以后来凡是光头,身体高大的,就误以为是韩部长。”亲历者蒋意元这样回忆说。

  直到第四天,在丹城外七里外的河沟里,一具腰系皮带,别着一支手枪,身材高大的遗体找到,这才是真正的韩桂秋。大家把他安葬在了山上。

  当年,他老家的亲人赶到了象山,带回了一些韩桂秋的衣服,在苹果园里建了一座衣冠冢。他以这样的方式回了家。

  韩桂秋当年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下余村唯一的烈士

  对于下余村的祭奠,金良并不知道。这么多年来,虽然生活在县城,但他从来没有去过下余村。

  这个村庄,曾是金良家的故乡,但对他来说,是陌生而悲伤的。

  金良的大伯金立南,是下余村唯一的烈士,他的名字也刻在石碑上。那个晚上,他在村里抗台牺牲的时候,只有30岁,还没有结婚。

  台风来临前,他来不及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那一晚,他的弟弟妹妹都被冲走了,遗体也没找到。

  那年,金良的父亲正好在外面当兵,逃过了一劫。在收到了亲戚的书信后,才知道家乡出了大难。整个家,就剩下他了。

  村民找到了金立南的遗体,埋在了附近的一个山坡上,简陋的坟堆,守望着故乡。

  这个坟,没有墓碑,后来金良家去重修了,立了一块碑:金立南烈士之墓。

  1957年,金良的父亲退伍回来,没有回到下余村,也没有重建房子。

  这是一个伤心地。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

  作为长兄的金立南,是金家的顶梁柱,“我爷爷死得早,所以几个兄妹都是大伯拉扯大的,他很勤劳,去做工养家糊口。”

  关于金立南的资料极少,当时他担任青年团林海乡总支书记,在介绍里只有一句话:1956年8月1日在下余村抗台中牺牲。

  有幸存的村民回忆,台风来临前,金立南去过他家动员他们转移。也有他幸存的同事回忆,当时去劝退群众,和金立南一起去的干部陈名武,在转移群众时自己做人梯,让群众爬上屋顶,自己牺牲了。金立南也同样没有回来。

  这么多年来,金良的父亲也很少提起哥哥金立南以及那些往事,清明去祭拜的时候,子女们偶尔问了,他才说几句,不问就不会说。

  几年前,当地政府安排,金立南的墓移到了象山烈士陵园,和他的一起牺牲的同事们睡在一起了。

  韩部长让乡亲们踩着他的肩膀上屋架,之后,自己被浪卷走了。

原标题:时隔一甲子 宁波登陆的那场超强台风留给后人什么警示?

编辑: 郭静纠错:171964650@qq.com

时隔一甲子 宁波登陆的那场超强台风留给后人什么警示?

稿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2017-08-04 09:49:56

  99岁的杨苗兰是当年那次灾难的幸存者。

  昔日的滩涂变成了良田,种满肥沃的庄稼。

  金沙碧海的沙滩发展成了景区,这个时节正是旅游的旺季。

  新的族姓移民这里,盖起新房,繁衍成家,人口逐渐恢复到了当年。

  一个甲子过去了,现在的下余村是全新的,除了那两座老房子。

  这是那场灾难的见证,当这个村庄被沦为汪洋的时候,它们没有倒塌,曾经救下了很多村民。

  村子里,经历了八一台风的幸存者也日渐少了,从当年的284人减少到了不满40人,今年又刚走了一个。

  新与老之间,记录这个村庄的变迁,和每年的祭奠一样,是为了不忘却的纪念。

  寡妇,光棍,孤儿

  “可怜啊,太可怜了!”一开口,这位99岁的老太太就这样感叹。她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平静的脸忽然变得激动。

  似乎憋了大半个世纪的记忆随着记者的到访在这一刻哗啦啦的打开。在这个酷热的午后,她舞动着苍老的双手,向钱江晚报记者讲述那场悲惨的回忆。

  杨苗兰是他们家族里唯一的未亡人。

  那年,杨苗兰才38岁,家里12个人生活在一起。洪水涌进的那一刻,他的丈夫去堵门,然而一下子就被冲开了。水是咸的。

  “快跑上面去,我们每人抱一个孩子。”他这样喊着。他们有两个孩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她不会忘记,一个8岁,一个才5岁。

  房子一下子就倒了。杨苗兰和丈夫就各抱着一个孩子,紧紧抱住了柱子,但很快被涌现的大水冲散了,她听到孩子的呼救,然后,一片漆黑里,声音也没了。“被海水呛死了”,说着,她苍老的声音哽咽了。

  这么多年来,她一直以为,这只是一个梦,一个噩梦。虽然直到今天,她的记忆和思维都是非常清晰的。她多么希望那是一场梦。

  抱着一根木头,杨苗兰在水上漂浮,不知道喝进了多少海水,不知道漂了多少路,不知道遇到了多少尸体。她隐约觉得被冲到了海边,又被冲回来,最后,她被冲到了丹城。

  醒来的时候,全家12个人,只剩下她一个。

  她成了寡妇,唯一的未亡人。

  92岁的余述谱老人在钱江晚报记者的采访本上颤颤巍巍地写下了他的名字。这名身体健朗的老人,同样是抱着木头逃生的。

  那天晚上10点左右,他们一家已经睡觉,被刺耳的海雷声惊醒,准备逃命时,房子就塌了。他抱着木头在水上漂,漂到村后的时候被搁住了,活了下来。

  他的父母,妻子,和一个7岁一个4岁的儿女死了。

  第二天,他去找尸体,只找到了他的妻子,被一棵树扯住了,没有冲走。他亲手安葬了妻子。

  只是,更多的人,他的儿女和父母已不知魂归何方了。

  那场台风,让张云才成了孤儿,那年他13岁。他的记忆停留在那个泛着金色阳光的午后。

  那天中午,他们一家六口和几个亲戚在下余村的海边晒盐,他和几个小伙伴在海滩抓螃蟹,玩得正开心,他妈妈拿着柴棍把他赶回了家,让他送黄金瓜去阿姨家。

  那时候,他贪玩,想溜走,结果,被她妈狠狠打了一顿。

  没想到,他妈的这顿毒打救了他的命。

  就这样,张云才一边哭着一边到了隔了几个村的姨娘家,到了晚上,风雨铺天盖地,打得人疼,他想回家看看,被姨娘拉了回来。

  一直等到第二天,他回家,发现家已经没有了。

  茫茫的水面,找不到他的一个亲人。

  在下余村,像张云才这样年纪的有十多个,他们大多是孤儿。

  当年的大水就是从这里冲进来的。

  警惕,习以为常的台风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伤亡?为什么没有及时转移?60多年前的这场惨剧,对于今天有何警示?在当下,如何理性地审视那场奋不顾身的抗台?

  这也是我们寻找的答案。

  “没想到啊”,92岁的幸存者余述谱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台风会来吗?8月1日当天,很多人,无论是抗台干部还是村民,都这样怀疑。

  因为这天上午,烈日高照,金色的阳光笼罩这片平原,完全没有台风的迹象。干部和群众们还在忙着抢收早稻。

  其实,对于靠海的象山人来说,台风也是习以为常了,几乎每年都会碰到。有时甚至会盼着台风带来雨水和清凉。

  “说实话,思想上还是放松的”,余述谱这样说,完全没有料到会有如此猛烈的台风。

  所以,村里人都没有及时转移。直到台风迫近时,已经来不及了。

  “警惕性确实不够啊”,象山县原党史办主任吕国民这样分析。“这个教训,对于现在来说,仍然是有现实意义的。”

  他认为,和60年前相比,虽然科技等硬件都大大改善了,但是,人的思想依然不能放松警惕。“宁可十防九空。”

  浙江是台风等地质灾害多发区,每年防台时,也常会遇到不肯转移的群众。“如果他们知道这段往事,肯定不会这么固执了。”吕国民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忘了这段历史,在灾难面前,应该时时保持警惕。”

  人,是最重要的

  “人,才是最重要的。”吕国民这样感叹。

  “台风来了,以前的理念是全力抗台,用血肉之躯去抗击,认为人定胜天,但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更重要的是防。”

  八一超强台风正在登陆,瞬间风速90米/秒。“组织人员上去护堤,怎么能护得住啊。”一名参加抗台的幸存者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他说,事后他也进行了反思,“如果知道台风那么厉害,与其抗台护堤,还不如提前通知带领群众及早躲和避啊。”

  已故象山县政协主席欧绪坤台灾时任县委办主任,生前写过《8·1台灾回忆》说:“一般12级以上就是大灾害,这样的台风是不可抗拒的,我认为在今后抗台中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干部群众生命安全第一。”

  但欧绪坤这样的认识,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当年8月14日《象山报》有一篇《编辑部短评》:“……在强大台风袭来时,全县人民……英勇顽强地进行搏斗,他们组织起强大的防护队伍。凶猛的暴风雨吓不倒守卫在海塘上的‘战士’。”

  “不战胜台风,决不收兵。”“和台风搏斗,直接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

  这名幸存的抗台干部说,事实恰恰是在强台风面前,以原始方法、渺小的人力去硬拼,无论你如何英勇,都是以卵击石,非但没有“直接保卫了人民生命财产”反而扩大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乃至“全军覆没”。

  “住在这样塘岸边的近处村庄人民,对付强台风惟一正确的办法,应该是台风来临前,家家户户,关门落锁,扶老携幼,避走别村。”他这样说。

  这也是下余村八一台风悲剧积累的行之有效的避灾减灾经验。

  事实恰恰是在强台风面前,以原始方法、渺小的人力去硬拼,无论你如何英勇,都是以卵击石。

  每年农历六月廿五,是下余村的公祭日。

  这一天,77岁的余光连总会早早打开镇海庙的门,然后,村里的老人们赶来,开始一场简单而原始的仪式。

  他们纪念的是61年前牺牲的抗台烈士,以及遇难的近千名村民——他们大多没有了名字。

  纪念,是怕遗忘。

  这个季节里的象山下余村,庄稼成熟,洋楼耸立。看起来,这里富饶而平和,和浙江沿海的村庄并没什么差别。

  如果,如果没有——1956年8月1日的那场台风。

  官方资料记载,当日午夜,八一台风登陆象山,顷刻间,地成泽国,人为鱼虾。全县死亡3402人,其中,牺牲烈士50人,下余村死亡986人,仅存284人,77户全家罹难。

  余光连说起当年的事。

  一个村庄的祭奠

  “咣当”,8月1日午后,推开一扇铁门,余光连侧过脸,用手指着前方告诉钱江晚报记者,“你看,就在这里。”

  他戴着一顶帽子,头发花白,说一口很难听懂的象山话。

  余光连的家就在庙的斜对门,不知什么时候起,他成了守庙的人。

  他推开的是一座庙宇,匾额上写着——“镇海庙”。在沿海的村庄,几乎都有这样的小庙,不过,特别的是,这里安放着两块石碑。

  在一个角落里,石碑上刻的都是人的名字,一块刻着50名烈士,放在一张长案上,另一块刻着77个村民的名字,他们竖立在地上。

  “这么多烈士都是抗台牺牲的,为了救我们老百姓,77户是全家都遇难的,只写了男人的名字,就在同一个晚上,太惨了。”余光连的声音,在幽暗的庙宇里响起。

  似乎他又回到61年前的8月1日,农历六月廿五,那个恐怖而苦涩的夜晚,悲壮又悲惨。

  八一台风,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或许是陌生的,但是,在当地,上了年纪的人都会说那么一句“太惨了”。

  于是,为了纪念那个夜晚,那些遇难的人,每年的农历六月廿五,成了余光连最忙的一天。

  这天,他会早早地开门,上了年纪的村民总会来这里,参加祭奠。

  在他记忆里,祭奠从庙造好以后就延续了二十多年。一开始,钱都是他们自己凑的,每个人拿个几十块,如果不够,现在村里会支持一些,烈士的家属也会捐一点。

  仪式很简单,在石碑前,烧几炷香,放几个斋菜,有的也会带束花,老太太们会来念经。

  去年因为是六十周年,所以也是最隆重的,还请和尚做了三天法事。纪念碑上,手写的“纪念”横幅至今还挂着。

  那些天,余光连去民政局问来了烈士家属的电话,然后打过去,邀请他们来参加这场纪念,很多人从外地赶来了。

  “感谢下余村的百姓,60多年来还记得我父亲,来邀请我参加纪念”,去年六月廿五,徐君耕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庄,这个他父亲徐甦当年牺牲的地方,也是他60年来梦魇挥之不去的地方。

  这天,他来看了深情厚谊的下余人,也为父亲点了一炷清香。

  “不能忘记啊!”余光连说,自己没文化,不然早把这些历史记下了。“你们要好好写写,知道的人太少了。”

  龙王庙悲歌

  韩向民也接到过余光连的电话,她从宁海赶到了下余村镇海庙,祭拜她的父亲。

  镇海庙的石碑上,第一个名字就是:韩桂秋。

  韩向民珍藏着一张合家照,也是唯一的。那年,她才三岁,弟弟只有四个月大。

  拍了这张照片三个月后,韩桂秋就牺牲了。她听母亲说,本来这一年,韩桂秋想带着全家回山东老家的,他已经7年没回家了。

  当年,韩桂秋是刚刚上任的象山县委宣传部部长,也是当时的抗台总指挥。

  1956年夏天,这本来是丰收的一年,早稻成熟,下余村处处泛着金色的稻浪。

  没想到,气象台发布了12级台风警报。象山县委紧急抽调了543名干部下乡抗台抢收。指挥部就设在如今的镇海庙附近,那时叫龙王庙。

  8月1日晚上,韩桂秋带领的二十来名抗台干部驻扎在这里,三十多名村民也来避难。

  因为这座建于明朝的龙王庙是村里最好的建筑,但最终它还是被海啸吞没了。

  大水真的冲了龙王庙。

  大庙被掀翻的那一刻,韩桂秋喊着:“乡亲们,快爬到屋架上去,那里高。”

  “韩部长让乡亲们踩着他的肩膀上屋架,之后,自己被浪卷走了。”如今健在的灾难亲历者、老报人朱华庭回忆说,他躲过了一劫。

  在这座大庙里,和韩桂秋一起,十多位抗台干部牺牲了。

  第二天早上,村庄已经成了汪洋,漂浮着各种尸体。高温天,浸泡了一夜后已经腐烂。政府组织了寻尸和埋尸,大家戴着口罩和一瓶白酒找,闻着刺鼻的腐臭,受不了了就喝一口白酒,或者在鼻孔里塞个樟脑丸,棉花。

  打捞开始没几天,遗体陆续找到了。可韩桂秋却一直没找到。这让大家很痛心。“后来打捞上来的,面目都看不清了。韩部长的特征是光头,身高一米八,所以后来凡是光头,身体高大的,就误以为是韩部长。”亲历者蒋意元这样回忆说。

  直到第四天,在丹城外七里外的河沟里,一具腰系皮带,别着一支手枪,身材高大的遗体找到,这才是真正的韩桂秋。大家把他安葬在了山上。

  当年,他老家的亲人赶到了象山,带回了一些韩桂秋的衣服,在苹果园里建了一座衣冠冢。他以这样的方式回了家。

  韩桂秋当年拍的最后一张照片。

  下余村唯一的烈士

  对于下余村的祭奠,金良并不知道。这么多年来,虽然生活在县城,但他从来没有去过下余村。

  这个村庄,曾是金良家的故乡,但对他来说,是陌生而悲伤的。

  金良的大伯金立南,是下余村唯一的烈士,他的名字也刻在石碑上。那个晚上,他在村里抗台牺牲的时候,只有30岁,还没有结婚。

  台风来临前,他来不及回家看看自己的亲人,那一晚,他的弟弟妹妹都被冲走了,遗体也没找到。

  那年,金良的父亲正好在外面当兵,逃过了一劫。在收到了亲戚的书信后,才知道家乡出了大难。整个家,就剩下他了。

  村民找到了金立南的遗体,埋在了附近的一个山坡上,简陋的坟堆,守望着故乡。

  这个坟,没有墓碑,后来金良家去重修了,立了一块碑:金立南烈士之墓。

  1957年,金良的父亲退伍回来,没有回到下余村,也没有重建房子。

  这是一个伤心地。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

  作为长兄的金立南,是金家的顶梁柱,“我爷爷死得早,所以几个兄妹都是大伯拉扯大的,他很勤劳,去做工养家糊口。”

  关于金立南的资料极少,当时他担任青年团林海乡总支书记,在介绍里只有一句话:1956年8月1日在下余村抗台中牺牲。

  有幸存的村民回忆,台风来临前,金立南去过他家动员他们转移。也有他幸存的同事回忆,当时去劝退群众,和金立南一起去的干部陈名武,在转移群众时自己做人梯,让群众爬上屋顶,自己牺牲了。金立南也同样没有回来。

  这么多年来,金良的父亲也很少提起哥哥金立南以及那些往事,清明去祭拜的时候,子女们偶尔问了,他才说几句,不问就不会说。

  几年前,当地政府安排,金立南的墓移到了象山烈士陵园,和他的一起牺牲的同事们睡在一起了。

  韩部长让乡亲们踩着他的肩膀上屋架,之后,自己被浪卷走了。

原标题:时隔一甲子 宁波登陆的那场超强台风留给后人什么警示?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