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网友说事
慈溪公安局食堂管理员成了朋友圈的“网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1-02 07:26: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在老杜的要求下,食堂员工也习惯用拉线来摆正餐桌 通讯员供图

  “再调整一点,对,往右一点,一定要让桌子的边线,死死地贴着这条直线。”最近,慈溪市公安局的食堂管理员老杜成了整个局里的“网红”,他为了摆正食堂餐桌,想出拉一条线的法子,这一幕被单位同事看到,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引来众多人转发,一下子刷了屏。

  昨天,记者采访了这名有点“强迫症”的“炊事班”班长。

  不好的食材他毫不留情退

  老杜全名杜中杰,今年54岁,这个“炊事班”班长,他是去年3月才做起的。

  “我做过17年的社区民警,还当过内勤,要不是当时重新挑选,我都没机会当呢!”说起这次换岗,老杜有些得意,刚得知消息他便赶紧报了名。

  成为食堂的管理员后,老杜就确立了财物账单的监督机制,保证财务账单的清楚。

  “食堂是为大家服务的,我要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下班后,我喜欢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些小酒,但是我没有从食堂带走一颗花生米。”

  自己做好榜样,同样严格要求他人。账务、财物要清楚,食材更要做到物有所值。每天7点前,老杜早已到了单位,盯着配送商送来的食材过秤。过秤,不仅要看食材的重量,更要看食材的新鲜程度。有时还喊上洗菜工和厨师,大家一起看,一同为质量把关。万一食材不过关,平日里好说话的老杜便成了“铁面包公”,毫不留情,不好的食材就要退。

  天天想着怎么改进菜品

  “一个菜再怎么好吃,都容易吃厌,所以我想尽可能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多给同事换换菜色。”老杜自担任食堂管理员以来,相比以往每天8-9种的菜色,现在民警每天都能吃到15-18种菜。

  每天在网上搜一搜新菜品,转发到工作的微信群里,看是否可以落地到食堂里;可以自己亲手做的,就从不外面买。

  “要不是冒烟厉害,还想把缙云烧饼也搬进食堂。”老杜哈哈大笑道,包子、馒头、饺子,还有糟鸡、糟肉以及其他一些腌制菜品等食堂自制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大家的大拇指菜品。

  悉心经营让他成了明星食堂管理员

  公安局里面,不少民警常常出差,还有基层派出所来公干的同志,再加上与会人员,流动性很大,保证菜品供给的同时更要尽可能减少失误的浪费。

  精打细算的老杜想到了数筷子的招数:利用早饭时所用的筷子数,再结合停车场上的车子以及局里开会的议程,老杜心里用餐人数的那杆秤才找到了秤砣。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老杜对于平日里的吃饭人数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中午400多,早上300多,晚上100来人。即使是这样,数筷子的活依旧没有落下。

  眼下,在他的悉心经营下,民警到外面去都忍不住“吹牛”:“我们食堂有个老杜,简直就是明星管理员,现在我只要能在食堂吃饭,从不出去吃!”

  而在刷屏的朋友圈里,同事也挨个感叹:“环境一流,菜品一流。”

  通讯员冯罗鑫 记者朱琳

原标题: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慈溪公安局食堂管理员成了朋友圈的“网红”

稿源: 现代金报 2017-11-02 07:26:00

在老杜的要求下,食堂员工也习惯用拉线来摆正餐桌 通讯员供图

  “再调整一点,对,往右一点,一定要让桌子的边线,死死地贴着这条直线。”最近,慈溪市公安局的食堂管理员老杜成了整个局里的“网红”,他为了摆正食堂餐桌,想出拉一条线的法子,这一幕被单位同事看到,发到了微信朋友圈里,引来众多人转发,一下子刷了屏。

  昨天,记者采访了这名有点“强迫症”的“炊事班”班长。

  不好的食材他毫不留情退

  老杜全名杜中杰,今年54岁,这个“炊事班”班长,他是去年3月才做起的。

  “我做过17年的社区民警,还当过内勤,要不是当时重新挑选,我都没机会当呢!”说起这次换岗,老杜有些得意,刚得知消息他便赶紧报了名。

  成为食堂的管理员后,老杜就确立了财物账单的监督机制,保证财务账单的清楚。

  “食堂是为大家服务的,我要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熟悉我的人都知道,下班后,我喜欢在家里就着花生米喝些小酒,但是我没有从食堂带走一颗花生米。”

  自己做好榜样,同样严格要求他人。账务、财物要清楚,食材更要做到物有所值。每天7点前,老杜早已到了单位,盯着配送商送来的食材过秤。过秤,不仅要看食材的重量,更要看食材的新鲜程度。有时还喊上洗菜工和厨师,大家一起看,一同为质量把关。万一食材不过关,平日里好说话的老杜便成了“铁面包公”,毫不留情,不好的食材就要退。

  天天想着怎么改进菜品

  “一个菜再怎么好吃,都容易吃厌,所以我想尽可能在经费允许的条件下,多给同事换换菜色。”老杜自担任食堂管理员以来,相比以往每天8-9种的菜色,现在民警每天都能吃到15-18种菜。

  每天在网上搜一搜新菜品,转发到工作的微信群里,看是否可以落地到食堂里;可以自己亲手做的,就从不外面买。

  “要不是冒烟厉害,还想把缙云烧饼也搬进食堂。”老杜哈哈大笑道,包子、馒头、饺子,还有糟鸡、糟肉以及其他一些腌制菜品等食堂自制产品,一经推出就成为了大家的大拇指菜品。

  悉心经营让他成了明星食堂管理员

  公安局里面,不少民警常常出差,还有基层派出所来公干的同志,再加上与会人员,流动性很大,保证菜品供给的同时更要尽可能减少失误的浪费。

  精打细算的老杜想到了数筷子的招数:利用早饭时所用的筷子数,再结合停车场上的车子以及局里开会的议程,老杜心里用餐人数的那杆秤才找到了秤砣。

  如今,经过一年多的摸索,老杜对于平日里的吃饭人数已经有了大致的把握,中午400多,早上300多,晚上100来人。即使是这样,数筷子的活依旧没有落下。

  眼下,在他的悉心经营下,民警到外面去都忍不住“吹牛”:“我们食堂有个老杜,简直就是明星管理员,现在我只要能在食堂吃饭,从不出去吃!”

  而在刷屏的朋友圈里,同事也挨个感叹:“环境一流,菜品一流。”

  通讯员冯罗鑫 记者朱琳

原标题: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