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村志村史编修渐成热潮 抢救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12 07:03:05 报料热线:81850000

  鄞州下应街道已出版7部村志村史。

  村志村史编修渐成热潮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近年来,我市各地编修村志村史渐渐形成热潮。

  随着城市化推进,鄞州区下应街道9个村中有8个村被陆续拆迁。为了留住乡愁,接续文化根脉,该街道以“九方下应,编史留根”为主线,于2014年启动村村修志工作。经过三年多努力,《天宫庄园湾底村志》《江六村史》《史家码村史》《下应胜利村史》《河西村志》《河东村志》《黎明村志》等7部村志村史已出版,姜村、东升村正在进行校对和排版,预计近期出版。今年1月9日,下应街道举行了村(社区)史志编纂研讨会暨“九方下应”系列丛书首发式。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学教授钱茂伟认为,一个街道村村编修史志,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近年来,鄞州区姜山的走马塘村,先后出过《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走马塘村志》《文翰书香走马塘》《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等多个版本的志书。塘溪镇童夏家村退休老教师童中人义务编写了4万多字的村志《雁村志》;今年春节刚过,瞻岐东城村党支部书记徐贤君就忙着谋划要为村子编纂一本志书。

  不仅仅是鄞州。去年,慈溪市新浦镇下洋浦村出版了村史《那村,那人》,桥头镇潭河沿村村史《潭河沿风情》已经完稿即将出版。从今年起,该市在每个乡镇(街道)中选一个试点村启动村志村史编纂工作;余姚乡镇(街道)史志编纂工作目前已启动,下一步将支持村志村史的编纂工作;去年,象山《昌国卫志》(包括1个居民区、6个村)出版……据悉,在我市各区县(市),都有一些乡镇(街道)、村(社区)在开展史志编修工作,他们或由政府部门组织,或民间人士自发组织开展。

  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我市出现了第一轮的村志编修热。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村域价值意识、文化意识觉醒,为村志编修提供了舆论和方志理论支持。这一时期的村志村史主要是一些内部资料汇编。以象山为例,主要有四部,分别是《东陈村志》《海墩村志》《象山东门岛志略》和《上灵岙村志》。第二轮村志编修热始于2008年,这一时期,鄞州横溪镇有《梅岭志》《钱家山村志》《俞家山志》《河头村志》《上任村志》等,云龙镇有《徐东埭村志》,首南街道有《鲍家村志》及《鲍家村志外编补遗》,姜山镇有《励江岸村志》《定桥志》等;象山县有《溪里方村志》《下余村话》;余姚市有《罗江志》《永丰村志》《磨刀桥村志》等,这一轮编修质量明显提升,有不少村志公开出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在可以说第三轮村志编修热正在兴起。

  抢救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上千年、数百年的古村在四明大地上随处可见。鄞州姜山镇走马塘村始建于公元988年,迄今为止村中尚留有明代建筑8处;海曙区章水镇蜜岩村唐长庆年间就有不少人居住,建村近千年;宁海清潭村宋代就出了15位进士;象山儒雅洋村,唐代就有人居住;天台山余脉的奉化岩头村建村也有600年历史……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了村志编修的扎实基础。

  村民是村史的亲历者、创造者和记录者,村民的力量在村史编写过程中不可或缺。为此,鄞州下应街道把村志编修工作的重心下放,由各村自行成立村志编写小组,在村民代表中甄选出若干名老支书、老党员、老会计、老教师等组成编写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以他们为主力开展基础资料搜集、村史内容编排、个别问题考究等工作,激发村民抢救村落历史文化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编史工作激发了村民抢救村落历史文化的热情。年过八旬的徐后兴是姜村的“活字典”,他把村名的来历、古时姜村繁荣的商贸景象以及张家、陈家的家族故事等史料,全部写进了书里。为了追溯村民姓氏发源脉络,东升村村民陆春方自掏腰包,和老支书张惠康等人,先后辗转绍兴、诸暨、象山和河南等地寻访查证。河西村、胜利村的编史者一有空就和村里老人聊天,寻找遗落的线索。

  《天宫庄园湾底村志》的编纂邀请了鄞州区委党校的专家担任主编,他们提出并实践了“专家写、公众襄;写精英,记民众;记大事,写细节”编纂原则,并进行全程指导、修改和把关审稿。采编人员张善华走访了100多位村民,发现了许多重要史料和多位重要人物,书中大量采用人物记录和细节描写,让史志有了温度。

  史家码村、江六村的村史编纂,由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钱茂伟及其研究生团队“操刀”,创新性地采取“群众口述、专家记录、全民参与”的模式,村史的供稿人不再限于年事高、辈分高、学问好的村民,而是扩展到每一位有故事、有想法、有经历的村民,不错过任何一条线索,人人都是“寻根留史”的主人翁。

  今年94岁的童中人,是塘溪镇童夏家村人,当过40多年的教师。“我感觉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越来越多。”让童老先生焦虑的是,不少年轻人对村庄的历史知之甚少,而且村里也缺少一部系统性介绍村子历史和文化的村志。于是,编写一本比较系统的、全方位反映童夏家村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的村志,成了老人晚年的一大愿望。他搜集资料、翻阅地方志、寻访老干部、跑图书馆和档案馆,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就这样,经过几年写作,几易其稿,这本倾注了童老先生心血、义务编写的4万多字《雁村志》终于完成了初稿。

  “地方志作为历史性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江北区甬江街道钟一凡今年77岁,曾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退休后,他受邀接手写地方志,70岁的人还东奔西跑不辞辛苦。“北郊片区原来归属于镇海区,很多资料在镇海档案馆里,我去得最多的也是镇海区档案馆。”刚开始几年,只要天气好,钟老先生就骑着电瓶车去镇海,单程近15公里的路,路上要花一个小时,每天中午趁着档案馆休息,他在附近吃碗面,等下午上班后继续去档案馆里查资料。

  退休老教师童中人义务编写了4万多字的村志《雁村志》。

  编修志史过程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意识的提高,现在编修村史村志的多了。过去民间自发行为的多,现在史志办、文化、宣传部门重视起来。尤其是村文化礼堂的兴建,也促发了村志村史的编修热潮。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已经出版或未经正式出版的部分村志村史,质量参差不齐。在修志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基本上放任自流,缺乏像下应街道这样的系统部署。

  此外,修志人才缺乏、专家参与少,编纂人员业余化、报酬低,一些村级史志编纂质量低下,不忍卒读。

  慈溪市方志办的童银方认为,村志村史的编修困难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村级经济薄弱的制约,不少村经费问题压力大;二是既有写作水平、又有时间条件的人员难找;三是编写过程中,由于历史资料不够,查阅档案困难。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要提高对村史村志编修的认识。编修村志村史,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是重建社区人文、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村民人心、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所以不能以为拨点钱出本书就大功告成,而忽视编写过程中广大村干部、百姓的参与,要让编修村志成为一个村的重大公共文化工程。

  编修史志是一项需要历史文化素养、采访写作要求很高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必须由专家指导(专家团队)或参与。同时,采集大量史料需要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相关的家庭和人物尽可能要采访到,还要利用大量现存档案资料,千方百计查阅检索各种文献资料。

  鄞州区委办副主任、区方志办主任杜建海建议,一些经济发达村、历史文化名村、面临拆迁的村,可以先行修志史。编修过程,不但需要得到当地乡镇政府、村党支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还要请专家提前介入,帮助理清村庄发展的历史脉络,帮助制定采写大纲,以总体把握村志村史的编修质量。

  徐胜男制图

  文史专家谈村志村史

  《中国村史》丛书编委会常务副主编王建设认为,中国文化根植于被称之为母体文化的乡土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研究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特征,只有从乡村社会研究入手,才能真正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认知价值的认识。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时期,注重编纂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同时,大力倡导、重视修编中国地方志中最小单位的村志,以村志为载体,举力弘扬中华母体文化的精髓,凝聚合力,为文化强县、强市乃至强省、强国提供基础资料支撑。

  宁波文史专家戴松岳认为,编撰村史村志,既可以为后人留下村庄发展的真实记载,又便于当代人们了解家乡、传承先人留下的传统美德、增强乡土情结,进而增强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傅晓表示,村史村志也是宣传地方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激励后人奋进,对于年轻人更有教育意义。

  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行君说,要加大村志村史开发利用,发挥其文化功能、社会认同感,以此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振兴乡村文化。(朱军备整理)

  村落或会消失历史文化不能消散

  作为地方志中最小单位的一种,村志记载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的全部演变过程,可谓是“一方之全史”。它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记录人类文明的轨迹,具有独特的永世传承的历史价值和经世致用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从来都是以中国乡村社会为主体。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外沿的不断扩大,许多传统乡村模式正在快速分化解体,村落的消失速度出人意料,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广大村民在畅享城市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对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总有一分忧伤、一分眷恋。这也给当下提出了一个迫切课题:乡村在飞速巨变,无论村落是否解体消失,每一个村落的人文都应该用文字图片记录、保留下来,让每个村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祖宗和家庭的影子,从村落走出的游子们,也能从中纾解恋乡情结。无疑,村志能承载这厚重的历史责任,接续文化根脉,成为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家园。

  盛世修志,修志为用,鉴古开来。让我们尽快形成共识,尽早开展行动,做好修志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村落消失或许不可避免,但其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不能让它消散。 (李国民)

原标题:重建纸上的文脉和乡愁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村志村史编修渐成热潮 抢救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12 07:03:05

  鄞州下应街道已出版7部村志村史。

  村志村史编修渐成热潮

  盛世修志,志载盛世。近年来,我市各地编修村志村史渐渐形成热潮。

  随着城市化推进,鄞州区下应街道9个村中有8个村被陆续拆迁。为了留住乡愁,接续文化根脉,该街道以“九方下应,编史留根”为主线,于2014年启动村村修志工作。经过三年多努力,《天宫庄园湾底村志》《江六村史》《史家码村史》《下应胜利村史》《河西村志》《河东村志》《黎明村志》等7部村志村史已出版,姜村、东升村正在进行校对和排版,预计近期出版。今年1月9日,下应街道举行了村(社区)史志编纂研讨会暨“九方下应”系列丛书首发式。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学教授钱茂伟认为,一个街道村村编修史志,这在全国也不多见。

  近年来,鄞州区姜山的走马塘村,先后出过《中国进士第一村——走马塘》《走马塘村志》《文翰书香走马塘》《宁波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走马塘》等多个版本的志书。塘溪镇童夏家村退休老教师童中人义务编写了4万多字的村志《雁村志》;今年春节刚过,瞻岐东城村党支部书记徐贤君就忙着谋划要为村子编纂一本志书。

  不仅仅是鄞州。去年,慈溪市新浦镇下洋浦村出版了村史《那村,那人》,桥头镇潭河沿村村史《潭河沿风情》已经完稿即将出版。从今年起,该市在每个乡镇(街道)中选一个试点村启动村志村史编纂工作;余姚乡镇(街道)史志编纂工作目前已启动,下一步将支持村志村史的编纂工作;去年,象山《昌国卫志》(包括1个居民区、6个村)出版……据悉,在我市各区县(市),都有一些乡镇(街道)、村(社区)在开展史志编修工作,他们或由政府部门组织,或民间人士自发组织开展。

  记者了解到,20世纪80年代,我市出现了第一轮的村志编修热。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村域经济快速发展,村域价值意识、文化意识觉醒,为村志编修提供了舆论和方志理论支持。这一时期的村志村史主要是一些内部资料汇编。以象山为例,主要有四部,分别是《东陈村志》《海墩村志》《象山东门岛志略》和《上灵岙村志》。第二轮村志编修热始于2008年,这一时期,鄞州横溪镇有《梅岭志》《钱家山村志》《俞家山志》《河头村志》《上任村志》等,云龙镇有《徐东埭村志》,首南街道有《鲍家村志》及《鲍家村志外编补遗》,姜山镇有《励江岸村志》《定桥志》等;象山县有《溪里方村志》《下余村话》;余姚市有《罗江志》《永丰村志》《磨刀桥村志》等,这一轮编修质量明显提升,有不少村志公开出版。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在可以说第三轮村志编修热正在兴起。

  抢救乡村文化留住乡愁

  上千年、数百年的古村在四明大地上随处可见。鄞州姜山镇走马塘村始建于公元988年,迄今为止村中尚留有明代建筑8处;海曙区章水镇蜜岩村唐长庆年间就有不少人居住,建村近千年;宁海清潭村宋代就出了15位进士;象山儒雅洋村,唐代就有人居住;天台山余脉的奉化岩头村建村也有600年历史……这些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了村志编修的扎实基础。

  村民是村史的亲历者、创造者和记录者,村民的力量在村史编写过程中不可或缺。为此,鄞州下应街道把村志编修工作的重心下放,由各村自行成立村志编写小组,在村民代表中甄选出若干名老支书、老党员、老会计、老教师等组成编写小组,由村支部书记任组长,以他们为主力开展基础资料搜集、村史内容编排、个别问题考究等工作,激发村民抢救村落历史文化的自主性和参与感。

  编史工作激发了村民抢救村落历史文化的热情。年过八旬的徐后兴是姜村的“活字典”,他把村名的来历、古时姜村繁荣的商贸景象以及张家、陈家的家族故事等史料,全部写进了书里。为了追溯村民姓氏发源脉络,东升村村民陆春方自掏腰包,和老支书张惠康等人,先后辗转绍兴、诸暨、象山和河南等地寻访查证。河西村、胜利村的编史者一有空就和村里老人聊天,寻找遗落的线索。

  《天宫庄园湾底村志》的编纂邀请了鄞州区委党校的专家担任主编,他们提出并实践了“专家写、公众襄;写精英,记民众;记大事,写细节”编纂原则,并进行全程指导、修改和把关审稿。采编人员张善华走访了100多位村民,发现了许多重要史料和多位重要人物,书中大量采用人物记录和细节描写,让史志有了温度。

  史家码村、江六村的村史编纂,由宁波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教授钱茂伟及其研究生团队“操刀”,创新性地采取“群众口述、专家记录、全民参与”的模式,村史的供稿人不再限于年事高、辈分高、学问好的村民,而是扩展到每一位有故事、有想法、有经历的村民,不错过任何一条线索,人人都是“寻根留史”的主人翁。

  今年94岁的童中人,是塘溪镇童夏家村人,当过40多年的教师。“我感觉这些年村里变化太大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游客越来越多。”让童老先生焦虑的是,不少年轻人对村庄的历史知之甚少,而且村里也缺少一部系统性介绍村子历史和文化的村志。于是,编写一本比较系统的、全方位反映童夏家村历史面貌和现实状况的村志,成了老人晚年的一大愿望。他搜集资料、翻阅地方志、寻访老干部、跑图书馆和档案馆,投入了全部的精力。就这样,经过几年写作,几易其稿,这本倾注了童老先生心血、义务编写的4万多字《雁村志》终于完成了初稿。

  “地方志作为历史性资料,必须真实可靠。”江北区甬江街道钟一凡今年77岁,曾从事教育工作40多年,退休后,他受邀接手写地方志,70岁的人还东奔西跑不辞辛苦。“北郊片区原来归属于镇海区,很多资料在镇海档案馆里,我去得最多的也是镇海区档案馆。”刚开始几年,只要天气好,钟老先生就骑着电瓶车去镇海,单程近15公里的路,路上要花一个小时,每天中午趁着档案馆休息,他在附近吃碗面,等下午上班后继续去档案馆里查资料。

  退休老教师童中人义务编写了4万多字的村志《雁村志》。

  编修志史过程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随着经济的发展、历史文化意识的提高,现在编修村史村志的多了。过去民间自发行为的多,现在史志办、文化、宣传部门重视起来。尤其是村文化礼堂的兴建,也促发了村志村史的编修热潮。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已经出版或未经正式出版的部分村志村史,质量参差不齐。在修志过程中普遍存在认识不到位、基本上放任自流,缺乏像下应街道这样的系统部署。

  此外,修志人才缺乏、专家参与少,编纂人员业余化、报酬低,一些村级史志编纂质量低下,不忍卒读。

  慈溪市方志办的童银方认为,村志村史的编修困难主要有三个:一是受村级经济薄弱的制约,不少村经费问题压力大;二是既有写作水平、又有时间条件的人员难找;三是编写过程中,由于历史资料不够,查阅档案困难。

  有关专家认为,首先要提高对村史村志编修的认识。编修村志村史,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方面,是重建社区人文、村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村民人心、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所以不能以为拨点钱出本书就大功告成,而忽视编写过程中广大村干部、百姓的参与,要让编修村志成为一个村的重大公共文化工程。

  编修史志是一项需要历史文化素养、采访写作要求很高的创造性工作,因此,必须由专家指导(专家团队)或参与。同时,采集大量史料需要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相关的家庭和人物尽可能要采访到,还要利用大量现存档案资料,千方百计查阅检索各种文献资料。

  鄞州区委办副主任、区方志办主任杜建海建议,一些经济发达村、历史文化名村、面临拆迁的村,可以先行修志史。编修过程,不但需要得到当地乡镇政府、村党支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还要请专家提前介入,帮助理清村庄发展的历史脉络,帮助制定采写大纲,以总体把握村志村史的编修质量。

  徐胜男制图

  文史专家谈村志村史

  《中国村史》丛书编委会常务副主编王建设认为,中国文化根植于被称之为母体文化的乡土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中国历史变迁的主体,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研究中国历史变革的走向、规律及其特征,只有从乡村社会研究入手,才能真正获得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认知价值的认识。因此,在当前文化大发展时期,注重编纂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同时,大力倡导、重视修编中国地方志中最小单位的村志,以村志为载体,举力弘扬中华母体文化的精髓,凝聚合力,为文化强县、强市乃至强省、强国提供基础资料支撑。

  宁波文史专家戴松岳认为,编撰村史村志,既可以为后人留下村庄发展的真实记载,又便于当代人们了解家乡、传承先人留下的传统美德、增强乡土情结,进而增强自豪感、归属感,进一步激发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傅晓表示,村史村志也是宣传地方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激励后人奋进,对于年轻人更有教育意义。

  鄞州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张行君说,要加大村志村史开发利用,发挥其文化功能、社会认同感,以此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振兴乡村文化。(朱军备整理)

  村落或会消失历史文化不能消散

  作为地方志中最小单位的一种,村志记载着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自然到社会,从政治到经济,从历史到现实,从人物到风貌的全部演变过程,可谓是“一方之全史”。它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记录人类文明的轨迹,具有独特的永世传承的历史价值和经世致用的文化价值。

  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从来都是以中国乡村社会为主体。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本质上也是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外沿的不断扩大,许多传统乡村模式正在快速分化解体,村落的消失速度出人意料,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广大村民在畅享城市化发展成果的同时,对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总有一分忧伤、一分眷恋。这也给当下提出了一个迫切课题:乡村在飞速巨变,无论村落是否解体消失,每一个村落的人文都应该用文字图片记录、保留下来,让每个村民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祖宗和家庭的影子,从村落走出的游子们,也能从中纾解恋乡情结。无疑,村志能承载这厚重的历史责任,接续文化根脉,成为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精神家园。

  盛世修志,修志为用,鉴古开来。让我们尽快形成共识,尽早开展行动,做好修志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村落消失或许不可避免,但其所积淀的深厚历史文化不能让它消散。 (李国民)

原标题:重建纸上的文脉和乡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