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墅社区新棉村村口的樱花大道。
在北仑小港,有一个很奇特的社区,这里聚集了25个民族的居民,有300多家企业。这就是谢墅社区。
谢墅位于小港街道西部,与高新区、鄞州区接壤。前身为谢墅乡,2014年改为谢墅社区,下辖新建村、新棉村、新模村、新政村和新权村等5个行政村。
谢墅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外来人口与当地村民融合发展繁荣的社区,现有人口2.5万,其中当地村民4890人,24个少数民族的同胞共1589人,外来人口约2万人。
1众多少数民族同胞来此安居
昨天,记者走进谢墅,社区里的民族融合馆有一道民族墙,上面介绍了这个社区民族“大家庭”的情况:土家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白族、布依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羌族、瑶族、哈尼族、傈僳族、满族、拉祜族、水族、畲族、仫佬族、阿昌族、傣族、黎族、回族、锡伯族、朝鲜族与汉族。
25个民族,虽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风俗,但他们都热爱谢墅,勤劳共建,安居乐业。谢墅区域以电气、钢结构、塑料、机械等重工业为主,此外印刷、纸箱、服装、家具等企业也比比皆是。
谢墅位于城乡接合部,坐落在城市生态带上,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少数民族同胞和大量外来人口来此创业。在当地居住时间最久的少数民族村民已有30多年,俨然是“老村民”。
2靠着民族共融致富经
在谢墅,很多时候“唱主角”的是少数民族同胞和外来人口。谢墅辖区里有数百家企业,在前些年不少企业“用工荒”的时候,谢墅的企业从来没有为招工担忧过,因为当地人口是这些企业的坚强后盾。据了解,这些企业的大部分工人均是居住在当地少数民族同胞和外来人口,谢墅人和谢墅企业靠着民族共融致富。
宁波驰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球,今年33岁,来自湖北,土家族,记者前去采访时,他身着土家族服装,正在车间里忙碌着。这是一家以等离子、激光手段为大型企业的巨型设备进行再制造的企业,此类企业在全国不到10家,在宁波是唯一一家,与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钢厂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成立于2015年,2017年销售总额达700多万元。“今年销售总量可达2000万元。”马球很有信心地说。
如果说谢墅是一个多民族社区,那么马球的驰迈科技就是一个多民族企业,公司里精通雷达的工程师来自侗族,电气总工来自苗族。马球说,公司里各民族的人们汇集在一起,大家劲往一处使,企业大家庭和员工小家庭的日子都过得蒸蒸日上。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马球还在考虑带动谢墅的各民族同胞共同致富,为当地孩子进行机电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培训,进而输出技工和操作工人。
这几天,马球正通过社区的热心大姐余丹招工。今年36岁的余丹,是蒙古族,到谢墅已经10多年了,早就是个“谢墅通”,人头很熟,通过她招工,事半功倍。
3各民族风情让人目不暇接
谢墅进可入城市繁华,退则享山野宁静。其中,新棉村有3公里长的樱花大道,80亩的生态农庄。这里也因此成为远近游客踏春的好去处。同时,作为多民族社区,谢墅还能让游客在此领略到各个民族的风情。
每到重要节日,他们会穿上各自民族的盛装,聚在一起参加活动。大家载歌载舞,马头琴、琵琶、排萧、月琴、葫芦丝、芦笙、手琴、古筝、热瓦普、达卜等40多种乐器带来视听盛宴,还有苗族的竹杆舞和花腰舞、蒙古族的摔跤舞、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踢踏舞、汉族的秧歌……让人仿佛进了一个民族风情博物馆。在谢墅,一个民族的节日就是全村的节日,蒙古族的那达慕、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傣族的泼水节……25个民族同胞组成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节日的主角。
村里的民族服装展示。
4在这里不分你我和谐相处
在谢墅,各民族同胞相处久了,早已血脉相连,分不出你我。新模村老村长陈如顺说,最早到谢墅的少数民族同胞在这里已居住了30多年,村里有10多户家庭是“多民族家庭”。周月素来自广西邕宁,壮族,丈夫是汉族,周月素到新棉村已有30年,女儿已经大学毕业。现在,周月素有时会回到邕宁老家,将宁波的海鲜、北仑的风俗带到邕宁,娘家人也为她在宁波的幸福生活而感到高兴。
在谢墅,每户家庭的孩子都是大家的孩子。29岁的布依族村民李江到谢墅已有4个年头,有两个孩子,小儿子就是在新棉村出生的。李江夫妻俩上班的时候,住在附近的大妈大婶们都会帮着照看两个孩子。房东大婶也常对李江夫妇说:“我家田头的菜啊、葱啊,你们随时去拔来吃,这里就是你的家。”
有爱就有家,这几年,谢墅的少数民族人口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少数民族同胞不但能歌善舞,还心灵手巧,谢墅有专门的“姐妹手工作坊”“手工编织团”等,少数民族同胞可是那里的红人哦。
马球(左)在工作。
宁波晚报记者王元卓通讯员胡幼雁文/摄
原标题:25个民族组成一个幸福大家庭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