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下载手机版

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宁波"最老"气象站了解一下 位于象山石浦东门岛炮台山山顶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23 07:00:00 报料热线:81850000

  崔崇登高调整观测设备。 记者崔引摄

  在海拔128米的象山石浦东门岛炮台山山顶上“藏”着一座气象站。

  它资格很老。作为宁波唯一的海岛气象站,它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宁波地区历史最悠久且观测环境保护最好的气象站。

  它来头不小。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它提供的观测数据有资格参加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气象资料交流。

  虽然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但凭借一身“黑科技”,它仍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石浦国家基本气象站。 记者崔引摄

  气象站里的人怎样“讨生活”?

  呼啸而过的风,犹如虎啸在耳畔

  采访当天上午,83岁的王肇畴胳肢窝里夹着个保温杯,就搭车上山了。沿着盘山路,车一直开进气象站的小院。下了车,王肇畴拾阶而上,去山顶的观测场,耳畔是呜咽的风声和随之而来的树枝摩擦的声响。

  时光倒转回半个多世纪前,王肇畴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如此轻松地走进气象站。气象站全称“石浦国家基本气象站”。竖在观测场入口处的标志牌显示,它于1955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

  王肇畴1961年被分配到气象站。他原来读的是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农业气象站,从事的是“农作物分期播种”之类的技术指导工作。

  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大力发展气象事业,王肇畴和他的同学50多人被集中起来“恶补”了6个月气象知识。学成后,他先在象山西泽气象站待了6个月,之后就进岛上山。

  王肇畴被分配到气象站工作时,需要更换两种交通方式才能上山:轮渡、爬山。

  所谓的“轮渡”,不过是一条小舢板,顶多能载10来个人。顺风顺水时,从石浦镇到东门岛,要航行15~20分钟。海上常突然起雾,航行30~40分钟,也是常有的事。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小舢板常在浓雾中迷失方向。“好不容易靠岸登陆,却发现到的地方压根不是东门岛。”他回忆。

  下船后,他还要顺着林间小路爬528级石阶。小路位于气象站一角,至今依稀可辨,不难想象当年“两侧野草疯长,甚至无处下脚”的窘迫。

  “早年间,我们还得自己种菜,解决吃饭问题。”王肇畴说,气象站建立时招了一名炊事员,一直干到1992年退休,“烧饭用的煤、柴都由他从山下挑上来,太辛苦,没人愿意来。”

  1967年,象山大旱,108天里只下了42毫米雨。眼瞅着山上要断水,王肇畴只能向驻地部队求助,运了750公斤水上山。

  在山上,最危险的是雷电和台风天。当时的气象站既承担了象山全县的天气预报工作,还承担了航空线的气象观测工作。所有数据的采集都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按照规定,天气数据必须在正点过后5分钟内上传,航空的发报时间更紧,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每次进观测场,对王肇畴和他的同事来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有一次山上遇到雷暴天气,通讯设备被打坏,王肇畴只能跑到山下的海洋气象站去编报、发报,“从山上到山下,只用了5分钟。”

  更别提台风天。即便是一天到晚跟变幻莫测的天气“打交道”,王肇畴回忆起当年台风从山顶呼啸而过的场景,仍心有余悸,“那声音就跟老虎在你耳边咆哮一样,很怕”。

  再怕,也得坚持住。1961年到1978年,王肇畴只回家过了两次春节。

  在基层气象站干了一辈子,王肇畴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工作很煎熬,要静下心来坚持干这一行,很不容易。

  老气象站里藏着哪些“黑科技”?

  建有全国首座海岛大风预警塔

  观测场上,85后崔崇正往10多米高的风塔上爬。汛期即将来临,他要上去调试、检修设备。这一幕,勾起了王肇畴的回忆:顶着横扫而过的12级大风,爬上10米高的风塔换风杯。原本只需2分钟,可他在塔顶待了10分钟,大风吹得人摇摇欲坠,攥在手里的螺丝刀怎么也对不准螺丝孔。

  当年的那座风塔如今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全国首座海岛大风预警塔,通过风球的颜色变化预警沿海风力。渔民出门前,只要抬头看看风球,就知道能否出海。

  这只是气象站“黑科技”的一个体现。象山县气象局局长蔡春裕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气象站就逐步推进自动化观测,到2012年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观测。

  也正是在这一年,宁波市被列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城市。

  那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守护好的观测仪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让崔崇和王肇畴两代人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

  借助自动化设备,人工观测的次数从原来的每小时一次减少到每天5次,但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气象探测设备,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蔡春裕说,除石浦气象站,象山县目前共有41个气象自动观测站,遍布镇乡、山区、平原、滩涂和海岛,监测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的变化,为科学预测提供基础性决策数据。

  数据传输的便利,对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很多数据要直接传送,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维修。

  崔崇的工作就包括对气象自动观测站的维护。今年1月23日,雨雪将至,象山港海域浊浪滔天,他和同事又坐车又坐船,赶赴象山涂茨小东屿岛,对探测设备进行抢修。

  别看崔崇是85后,他在气象站已经待了10年。王肇畴当年体验过的煎熬,他也有着切身感受,爬山上班的“酸爽”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已经在这儿待不下去了,还是我爱人比较好,来这儿陪我,我也就安定下来了”。

  时代在变,工作在变,坚守海岛气象站的精神基因并未改变。

  采访结束临近中午,去食堂吃饭的路上,发现少了一个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人工观测的时间点到了。

  老气象站带来哪些“蝴蝶效应”?

  提早2~3小时告诉游客能否安全返航

  蔡春裕说,从1997年开始,石浦气象站就不再承担天气预报服务;2013年、2014年前后,航空报服务也告一段落。目前,气象站承担的是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气象资料交流提供观测数据的重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看起来“不接地气”的气象站仍在深深影响着日常的衣食住行,且朝着“智慧气象”的路越走越远……

  象山是渔业大县,风多大、浪多高、能见度如何,海上气象预测对海上捕鱼至关重要。

  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设在气象站里的广播台每天都会向出海的渔船播送未来5天13个渔场的海洋风浪和天气情况,如果遇到台风等特殊天气,还会增加播报次数。

  万一漏听,渔民还可通过“单边带”——一种短波通讯模式,向广播台的播音员进行问询。

  不仅如此,安装在出海渔船上的移动气象站还能及时传回行驶海域的气象信息,让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更加精准。

  “未来天气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蔡春裕视之为气象带来的“蝴蝶效应”。特别是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象山的海岛游、环港游更是成为“爆款”。不过,这种旅游方式也深受风浪、大雾等天气因素的影响。

  “只要提早2~3小时发布预报预警,就能确保出海游客有足够的返航时间。”为了“抢”这2~3个小时,借助气象“大数据”的航线风力预报已经于去年正式“上线”,在最热门的石浦港、渔山、檀头山、南韭山、白礁水道等五条特定水上客运航线,每天定时发送航线风力预报预警。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原标题:“最老”气象站扇动的“蝴蝶效应”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最老"气象站了解一下 位于象山石浦东门岛炮台山山顶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8-03-23 07:00:00

  崔崇登高调整观测设备。 记者崔引摄

  在海拔128米的象山石浦东门岛炮台山山顶上“藏”着一座气象站。

  它资格很老。作为宁波唯一的海岛气象站,它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宁波地区历史最悠久且观测环境保护最好的气象站。

  它来头不小。作为国家基本气象站,它提供的观测数据有资格参加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气象资料交流。

  虽然已经到了该“退休”的年纪,但凭借一身“黑科技”,它仍在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石浦国家基本气象站。 记者崔引摄

  气象站里的人怎样“讨生活”?

  呼啸而过的风,犹如虎啸在耳畔

  采访当天上午,83岁的王肇畴胳肢窝里夹着个保温杯,就搭车上山了。沿着盘山路,车一直开进气象站的小院。下了车,王肇畴拾阶而上,去山顶的观测场,耳畔是呜咽的风声和随之而来的树枝摩擦的声响。

  时光倒转回半个多世纪前,王肇畴不敢想象,自己能够如此轻松地走进气象站。气象站全称“石浦国家基本气象站”。竖在观测场入口处的标志牌显示,它于1955年10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

  王肇畴1961年被分配到气象站。他原来读的是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农业气象站,从事的是“农作物分期播种”之类的技术指导工作。

  当时,正好赶上国家大力发展气象事业,王肇畴和他的同学50多人被集中起来“恶补”了6个月气象知识。学成后,他先在象山西泽气象站待了6个月,之后就进岛上山。

  王肇畴被分配到气象站工作时,需要更换两种交通方式才能上山:轮渡、爬山。

  所谓的“轮渡”,不过是一条小舢板,顶多能载10来个人。顺风顺水时,从石浦镇到东门岛,要航行15~20分钟。海上常突然起雾,航行30~40分钟,也是常有的事。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小舢板常在浓雾中迷失方向。“好不容易靠岸登陆,却发现到的地方压根不是东门岛。”他回忆。

  下船后,他还要顺着林间小路爬528级石阶。小路位于气象站一角,至今依稀可辨,不难想象当年“两侧野草疯长,甚至无处下脚”的窘迫。

  “早年间,我们还得自己种菜,解决吃饭问题。”王肇畴说,气象站建立时招了一名炊事员,一直干到1992年退休,“烧饭用的煤、柴都由他从山下挑上来,太辛苦,没人愿意来。”

  1967年,象山大旱,108天里只下了42毫米雨。眼瞅着山上要断水,王肇畴只能向驻地部队求助,运了750公斤水上山。

  在山上,最危险的是雷电和台风天。当时的气象站既承担了象山全县的天气预报工作,还承担了航空线的气象观测工作。所有数据的采集都要依靠人工来完成。

  按照规定,天气数据必须在正点过后5分钟内上传,航空的发报时间更紧,必须在3分钟内完成。每次进观测场,对王肇畴和他的同事来说,都是在和时间赛跑。

  有一次山上遇到雷暴天气,通讯设备被打坏,王肇畴只能跑到山下的海洋气象站去编报、发报,“从山上到山下,只用了5分钟。”

  更别提台风天。即便是一天到晚跟变幻莫测的天气“打交道”,王肇畴回忆起当年台风从山顶呼啸而过的场景,仍心有余悸,“那声音就跟老虎在你耳边咆哮一样,很怕”。

  再怕,也得坚持住。1961年到1978年,王肇畴只回家过了两次春节。

  在基层气象站干了一辈子,王肇畴感受最深的一点是,工作很煎熬,要静下心来坚持干这一行,很不容易。

  老气象站里藏着哪些“黑科技”?

  建有全国首座海岛大风预警塔

  观测场上,85后崔崇正往10多米高的风塔上爬。汛期即将来临,他要上去调试、检修设备。这一幕,勾起了王肇畴的回忆:顶着横扫而过的12级大风,爬上10米高的风塔换风杯。原本只需2分钟,可他在塔顶待了10分钟,大风吹得人摇摇欲坠,攥在手里的螺丝刀怎么也对不准螺丝孔。

  当年的那座风塔如今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全国首座海岛大风预警塔,通过风球的颜色变化预警沿海风力。渔民出门前,只要抬头看看风球,就知道能否出海。

  这只是气象站“黑科技”的一个体现。象山县气象局局长蔡春裕说,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气象站就逐步推进自动化观测,到2012年已基本实现全自动化观测。

  也正是在这一年,宁波市被列为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建设试点城市。

  那些曾经冒着生命危险都要守护好的观测仪失去了用武之地,也让崔崇和王肇畴两代人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变化。

  借助自动化设备,人工观测的次数从原来的每小时一次减少到每天5次,但同时也要求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用各种气象探测设备,对资料进行分析判断。

  蔡春裕说,除石浦气象站,象山县目前共有41个气象自动观测站,遍布镇乡、山区、平原、滩涂和海岛,监测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速的变化,为科学预测提供基础性决策数据。

  数据传输的便利,对设备的维护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很多数据要直接传送,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维修。

  崔崇的工作就包括对气象自动观测站的维护。今年1月23日,雨雪将至,象山港海域浊浪滔天,他和同事又坐车又坐船,赶赴象山涂茨小东屿岛,对探测设备进行抢修。

  别看崔崇是85后,他在气象站已经待了10年。王肇畴当年体验过的煎熬,他也有着切身感受,爬山上班的“酸爽”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我已经在这儿待不下去了,还是我爱人比较好,来这儿陪我,我也就安定下来了”。

  时代在变,工作在变,坚守海岛气象站的精神基因并未改变。

  采访结束临近中午,去食堂吃饭的路上,发现少了一个人,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人工观测的时间点到了。

  老气象站带来哪些“蝴蝶效应”?

  提早2~3小时告诉游客能否安全返航

  蔡春裕说,从1997年开始,石浦气象站就不再承担天气预报服务;2013年、2014年前后,航空报服务也告一段落。目前,气象站承担的是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气象资料交流提供观测数据的重任。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看起来“不接地气”的气象站仍在深深影响着日常的衣食住行,且朝着“智慧气象”的路越走越远……

  象山是渔业大县,风多大、浪多高、能见度如何,海上气象预测对海上捕鱼至关重要。

  每天上午9点和下午4点,设在气象站里的广播台每天都会向出海的渔船播送未来5天13个渔场的海洋风浪和天气情况,如果遇到台风等特殊天气,还会增加播报次数。

  万一漏听,渔民还可通过“单边带”——一种短波通讯模式,向广播台的播音员进行问询。

  不仅如此,安装在出海渔船上的移动气象站还能及时传回行驶海域的气象信息,让气象部门发布的预报更加精准。

  “未来天气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越来越突出。”蔡春裕视之为气象带来的“蝴蝶效应”。特别是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象山的海岛游、环港游更是成为“爆款”。不过,这种旅游方式也深受风浪、大雾等天气因素的影响。

  “只要提早2~3小时发布预报预警,就能确保出海游客有足够的返航时间。”为了“抢”这2~3个小时,借助气象“大数据”的航线风力预报已经于去年正式“上线”,在最热门的石浦港、渔山、檀头山、南韭山、白礁水道等五条特定水上客运航线,每天定时发送航线风力预报预警。

  宁波晚报记者石承承

原标题:“最老”气象站扇动的“蝴蝶效应”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