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荣通过电脑观看自己的追思会。资料照片
一生桀骜的大作家李敖,2017年被诊断出罹患脑瘤,于今年3月18日病逝,享寿83岁。事实上,他在得知自己罹癌后,一直说要利用好最后的时间,推出访谈节目《再见李敖》,邀请家人、朋友和仇人上节目,向对方逐一做最后的道别,并为此写了一封亲笔信。他说,把这当作人生中最后一次会面,“见证我人生的谢幕”。
香港歌星梅艳芳2003年年底被查出宫颈癌晚期,在知道自己病情的情况下,带着对舞台的热爱,对歌迷的不舍,坚持连开几场演唱会,一曲《夕阳之歌》唱得全场泪如雨下。这是她在对自己为之付出一生的舞台作告别,也是对歌迷朋友的挥别。
芸芸众生的告别,有着另一种温暖。2017年年初,鄞州人民医院内一张九旬夫妻病房内牵手告别的照片不仅感动了宁波,甚至连中央电视台也紧急赶来记录这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这是一对平凡老人结束他们几十年感情的特殊仪式,也是一场生命最后的告别。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现实中,很多人一提到死,都会连连忌讳或惊恐失色,但对每个人来讲,我们迟早有一天都会被赶到这样一个终点。接纳生命的降临与离去,为生命的精彩鼓掌,也为生命的落幕体面道别,这是我们最好的温柔、最后的告别,与最深的爱。
故事1
这个老太的“终极梦想”让人想鼓掌
在生时,为自己提前预约好身后事的料理。这样一张契约,宁波人的接受能力还真的不错。日前,记者从宁波同泰嘉陵了解到,自去年清明推出“生前契约”服务以来,一年已接下近10个订单,其中履行契约的1单。
身体不错,怎么会想到料理后事呢?负责执行“生前契约”的宁波永逸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强告诉记者,很多老人和家属提早准备,就是为了死亡真来临的时候不会慌乱,同时可以趁着现在身体好、意志明确,好好地规划一下自己的谢幕方式。
比如,一名打扮保养看起来都很精致的宁波老太,在和唐强沟通时,有些忐忑地说出她的恐惧:因为经历过很多亲人的离别,她感觉穿着寿衣躺在棺材里非常可怕。事实上,老人已经提前做好了一套美丽的旗袍,希望自己能在百年之后穿着它与众位亲属告别。
“但老人的这个想法,根本不敢告诉家人,怕他们有想法。这个沟通的任务,就落到我们身上了。”唐强和他的团队结合殡仪服务的流程和老人的实际需求,与老人的家属进行了沟通,没想到很快就获得了对方的认同,“其实大家的观念都挺新的,这些人性化的服务事项,并没遇到多大阻力”。
9000多元的中档套餐,是最受老人们喜欢的“生前契约”。契约内容主要是,当老人离世后,宁波永逸殡葬礼仪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将第一时间上门,提供包括尊体接运、礼体净身、穿戴寿衣、入殓服务、管家服务、灵堂布置、遗像制作等在内的10余项服务。当然,价格更高的量身定制方案也有,可以为老人设计出完全融合其个人成长经历的告别仪式。比如,有一位老人就为自己列下了详细清单,从邀请的每一位朋友,到具体的告别式发言稿。
“办一场婚礼,我们总是最关注新人的意愿。办一场葬礼,我们恰恰最忽略的,就是那位躺着的人的意愿。”唐强不无感触地说,来咨询“生前契约”的电话,总是很多很多。但让工作人员遗憾的是,这些临时抱佛脚一般的来电,总是慢了半拍,可能半小时不到,老人就已离去了。“生命降临很有仪式感,离去也应体面,这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故事2
他为自己办了一场生前追思会
电影《非诚勿扰2》里,身患癌症的李香山在生前追思会上,一直面带微笑,反而是朋友们笑着笑着哭了。在我市,也曾有癌症末期患者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举行了一场生前追思会,平静地见证了宣告着自己生命逝去的这一刻。他的名字叫做徐海荣,金华兰溪人,事情发生在2014年7月。这或许也是宁波目前已知唯一的生前告别会。
志愿者为他举办生前追思会
如今徐海荣的人生早已终结,但他带给人们的思考、感动却远未终结。临近清明节,记者联系了当时的志愿者代表罗群星。她说,自己一直没有忘记徐海荣,他是一个非常朴实善良的人。
“徐海荣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罗群星回忆,徐海荣于2012年被查出鼻咽癌晚期,为治病,家里欠下了七八万元债务。
2014年5月,他哭着跟哥哥说,放心不下年幼的儿子,还是想治病,想活下去,不想在家等死。不久,他来到解放军第113医院求治。然而当时癌细胞已经全身扩散,医生无能为力。
当年5月到9月,徐海荣人生最后4个月里,他与宁波发生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许多好心人有感于他的不幸和坚强,看望他,给他捐款,善款累计达8万多元。
为报答这些素不相识的好心人,徐海荣想到了捐献遗体。志愿者有感于他的大爱,于7月24日在一家快捷酒店为他举办了生前追思会。由于身体原因徐海荣无法到场,他病床上通过屏幕观看了自己的追思会。
家人说,他可以放心地走,我们也宽心了
“徐海荣生前追思会上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我作为亲历者,每每回想起来都感慨万分,这样的追思会对生者的意义其实更大,它教会我们,珍惜每分每秒,善待身边每一个人。”罗群星说。
罗群星坦言,自己本不想出席这场追思会,“我怕我会哭得稀里哗啦”。但徐家人执意要求罗群星出席,“从认识他到帮助他,再到为他联系遗体捐献事宜,直至参加这场生前追思会,我仿佛经历了一场生到死的过程。徐海荣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没有一个人强到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也没有一个人弱到帮不了别人,即使像他这样,也能用仅有的身体和情感回报给予他帮助的社会。”当时的罗群星眼含热泪在追思会上说了这样一番话。
大哥徐海云上台讲述了弟弟奔波劳作的一生:“我们兄弟俩,从小生活在农村。家里穷,我和弟弟小时候没东西玩就一起玩泥巴,他长得比我壮,家里好些重活,他抢去干。我们之间的感情,就是那样直来直去。你让我说伤感的话,我说不出。现在弟弟的愿望都完成了,他可以放心地走,我也就宽心了。”
追思会的最后,徐海荣强打起精神,通过屏幕向大家致谢。他努力睁大双眼,支起右腿,把右手架在腿上,向每一位到场的人挥手告别。
生前追思会对生者的启示更大
2014年9月29日,也就是生前追思会两个月后,徐海荣在父母、哥哥和儿子的陪伴下,安静地闭上了眼睛,时年39岁。 “你要记得有很多宁波好心人帮助过你……”这是他留给儿子的最后一句话。
《非诚勿扰2》中的李香山和他的生前追思会是虚构的,但徐海荣和他的故事却真实地发生在宁波,发生在我们身边。徐海荣走后,发生了许多足以告慰他的事:他的哥哥嫂嫂承担起了抚养侄子的责任,把孩子教得孝顺又懂事;罗群星成了徐海荣儿子的“罗妈妈”,每年都会给孩子包压岁钱、买衣服,还告诉徐家人,永远会认这个“儿子”,承担他高中、大学的费用;许多志愿者从中获得启迪,以前或避之不及的重症患者如今也可能成为救助帮扶对象,因为大家认识到,即使是垂危的人也有他的价值,也能作出巨大的贡献,不应该被区别对待;许多重症患者从中获得启迪,与其怨天尤人,哭诉命运不公,不如好好想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留下些什么,证明自己爱过、活过。
宁波晚报记者滕华童程红 通讯员牟家金
原标题:生命的终点,他们选择这样谢幕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