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底,《宁波市推进中心城区老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行动方案》出台,该行动方案要求到今年9月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初见成效;到今年12月底,老小区“顽疾”及违法违规行为得到有效治理,设施完好率有效提升;到2019年底,基本建成长效管治机制。
从行动方案发布到现在已过去了一个月,我市中心城区的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成效有体现吗?昨天,记者从市住建委了解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老旧住宅“脏乱差”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整体的环境面貌初步改善。
鄞州区
3个月清理陈年垃圾200多吨推出“老屋新生”计划
鄞州区结合“大排查、大整治、建长效”环境综合整治督查月活动,广泛调动物业企业和居民积极性主动性,一场全区范围内的老小区环境整治攻坚战打响。
白鹤街道推行“老屋新生”计划,通过长效保洁、“以门养门”、专项维修资金补缴等,打造“清爽老屋”“健康老屋”“慢享老屋”“共治老屋”。
“居民不用出一分钱,由政府和第三方公司各出一半费用。”今年9月初,当第一扇物联网防盗门安装完成后,白鹤街道黄鹂新村的居民纷纷点赞。“这么一来,那些印小广告的和小偷就进不来了,咱们楼道也会更干净、更安全。”92岁的余金仙老人笑着说。随着第一扇物联网防盗门在白鹤街道黄鹂社区安装完成,该街道老小区的1902个楼道开启换新之旅,其在全市首推的“老屋新生”计划正式落地。
据介绍,黄鹂新村始建于1986年,共有居民楼138幢、房屋5118套。因小区建造年代久远,技防物防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进出人员杂,物业管理不到位,治安情况堪忧。今年3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街道提出以黄鹂社区为试点,探索“政府补贴、居民不掏钱、第三方投资运营、以门养门”的平安防盗门建设模式。
此外,钟公庙街道金家漕社区发动居民力量,共同监督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200多吨陈年垃圾3个月清除,成为老旧小区环境整治样板。
东柳街道自创“零点一”工作法,即责任包干“零遗漏”、网格管理“零距离”、各方联动“零缝隙”,找准“疏堵结合点”、“管治结合点”、“攻守结合点”,算好考核激励“一本账”、织好共建共管“一张网”、下好抓严抓常“一盘棋”,广泛动员居民群众和各类资源共同破解难题,进一步健全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提升环境整治精细化水平。
江北区
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小事
清理常年积存的大件垃圾、清理乱张贴、对临时菜场进行取缔并引导摊贩进入菜场合法经营……昨天,记者从江北区住建局获悉,该区的老旧住宅小区环境整治工作,围绕“环境卫生整治、推进执法进小区、基础设施提升、安全隐患整治”四大专项行动,着力解决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
老旧住宅小区常年积存生活、建筑等垃圾,进行环境整治,第一步就是对这些垃圾进行大扫除。截至目前,江北区共清理各类生活、建筑垃圾、大件垃圾1500余处,2000余吨。
双东坊小区虽然人多户多,但是“物业收费”极低,每户每年72元或96元,收缴率在70%左右,加上政府的老小区补助,仅能维持小区基本维护。与此同时,居民对小区的环境卫生等方面却提出了较高要求。
为此,街道、社区多次与物业公司专题对接,同时主动与区住建局联系,形成联动机制,提高整治效果。今年,共清理“僵尸车”23辆,整治小菜园35处,处理共享单车1414辆,清运大件杂物垃圾176车,计528吨,整治乱堆放楼道160个,对250个楼道小广告进行了专项整治。
镇海区
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筹资难 首创业委会分期付款
老小区改造,面临改造资金筹集难等问题,为此,镇海区创新举措,积极应对难题。
目前,镇海区共有156个住宅小区,总面积为1599万平方米,建立专项维修基金的小区有97个,总建筑面积677万平方米。其中2000年前建成的老旧住宅小区42个,总建筑面积160万平方米。
今年7月,镇海出台了《镇海区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方案》,以老旧小区为重点,已对辖区内155个住宅小区进行地毯式摸排,共计排摸出存在问题小区36个,目前已经全部整治完成,住宅小区环境“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初步见成效”。
为破解老旧小区改造筹资难题,镇海区在全市首创老旧小区改造业委会分期付款新模式。即由区、街道两级财政、原建设单位、业委会三方按照比例出资,共筹资金,其中业委会出资部分通过与施工单位签订分期付款协议,从小区每年的公共维修资金、停车费及物业经营用房等各种公共收益中分三年支付,实现小区改造。
同时,该区采用“智能积分模式”,创新垃圾分类方式,开展垃圾分类智能化试点,采取“互联网+智能硬件+专业服务+激励机制+生物处理”的方式,通过手机智能垃圾分类APP调出相应二维码,对应智能垃圾箱扫一扫就可以换积分兑奖品做公益,从而提高居民积极性。
记者周科娜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