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记者胡琳芸 俞永均 通讯员包海清)将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转型为综合保税区!今天上午,在全市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转型综合保税区工作推进会上,宁波定下“小目标”。
什么是综合保税区?和保税区有什么区别?要解释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说到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简单的说,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就是为了扩大对外开放而设立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这个区域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联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
目前,我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六种模式: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而综合保税区,就是其中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特殊监管区域。
宁波作为国家首批沿海开放城市,进出口一直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宁波产业发展的支柱之一。因此,对于这座城市而言,打造综合保税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现在的宁波,拥有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和梅山保税港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8.5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数量、面积和运作实效在同类城市中居于前列。
那么,打造综合保税区,宁波将具体如何规划?
今天的会议上,记者了解到:宁波将把宁波出口加工区、慈溪出口加工区、梅山保税港区原址原面积申报转型为综合保税区。
事实上,为了实现这个小目标,宁波谋划的脚步早已迈出。
早在2015年8月,宁波就已启动宁波出口加工区的转型升级,并向海关总署上报申请。
今年1月1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综合保税区在我国深化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赋予了更大使命。
宁波推进的脚步更紧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成立专门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拟定转型方案,稳步推进工作。
今天会议强调,接下来宁波将从这几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认识,提高站位,明确目标,全力支持宁波综合保税区建设这一重要工作;
二是抓住机遇,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结合全市大发展战略,深化各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功能定位;
三是加强政策的宣传解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共同推进综合保税区建设工作。
新闻多一点
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最高形态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设立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大家知道,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保税加工贸易的发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形态。在保税加工发展 过程中,企业需要一些符合发展的政策和功能,为了适应这种发展的要求,国家研究实施了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相关政策。
从1990年开始,先后推出六种形态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最早的保税区设立到后来的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保税港区以及综合保税区和跨境工业区等六种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这六种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之初有不同的政策功能特点。
比如说,保税区当时主要是为了服务和保障保税加工企业对一些设备和料件进行保税监管的需要而设立的。
出口加工区主要是立足于推动外贸发展,服务企业扩大出口而设立的。
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保税物流业务蓬勃兴起,为了推动区港一体化,更好地发挥保税区的物流枢纽的作用功能,又建立了保税物流园区。
随后,为配合我国航运中心建设,建立了保税港区。
由于各种不同的特殊区域功能各异,不能够适应大家的综合性要求,所以国家提出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综合保税区,整合优化各种特殊区域的一些政策和功能,实行统一化要求。
现在,综合保税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最高形态。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受到了广大进出口企业的普遍欢迎,在我国对外开放当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单从数据上看,应该是非常明显的,以占二万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六分之一的外贸总量,足以说明它的贡献和作用。
(海关总署副署长李国)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