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科教·卫生
流感高峰不少家长求医生给孩子输液 儿童用药后不良反应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4-05 07:36:31报料热线:81850000

  春季气温多变,近来我市流感流行指数始终处于4级、5级的高位,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又挤满了感冒发烧的小患儿。

  “给孩子挂个水吧。”经常有家长这样求医生。打针好得快是许多人共有的观念。但近期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用药后不良反应多,年龄越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影响越大。

  调查发起者、该院执行院长许素玲呼吁,家长不要随便让孩子打针,医护人员也该重视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3岁以下患儿

  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该调查针对的是宁大附院近4年来门急诊、住院部收治的428名被确诊药品不良反应的患儿,年龄跨度为0至12岁。这些孩子之前都因为一些呼吸系统、耳鼻咽喉的常见疾病输过液。所涉及药品中,抗生素占到大头,其中头孢菌素类37.15%,青霉素类25.30%,大环内酯类16.06%。

  428名患儿中,0到3岁242人,4至6岁110人,6岁以上76人。孩子们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及附件(头发、指甲等)受累,其次为肝功能损害。

  其中82人为严重不良反应,0至3岁54人,4至6岁18人,6岁以上10人。82人中43人接受了肝功能检查,结果41人异常,其中0至3岁28人,4至6岁6人,6岁以上7人。

  孩子发生肝功能损害后,症状一时还很难分辨。常见的表现有腹泻、腹痛、便秘等,还有些孩子会表现为胃口不佳。后续治疗不对症,往往还会进一步加重肝损。

  那么,儿童为什么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许素玲解释,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发育尚不完善,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含量低,结合能力差,容易造成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过高,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物无法在体内正常转化、排泄,由此引发机体的一系列药源性损害。

  家长偏爱输液

  只因认为这样“好得快”

  一家市级大医院相关负责人承认,儿科用药是比较“猛”的,医院在对门诊、住院的输液率进行管控时,儿科这块骨头最难啃,有时不是医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而是拗不过家长。

  在市区几家大医院的儿科门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大部分人表示自己曾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特别是老一辈,坚信打针好得快,早一分钟打针,孩子就少受一分钟病痛折磨。

  “市区多数家长最终都会尊重医生的意见,不会执意要求输液。一些区县(市)的情况要严重多了。”许素玲透露,自己曾在象山一家医院出诊,多次看到医患双方因此红脸。

  所有药物在生产包装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残留一些非药物性的微粒和热原(一种导致输液反应的物质),输液时这些微粒和热原就会进入血管,通过血液循环直达五脏六腑,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而且输液本身就是一种有创操作,对人体有一定损害。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需要家长和医生齐心

  许素玲表示,规避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保障儿童用药安全,需要家长、医生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明白,普通的感冒发烧不必输液。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疾病有自己的周期,其间不用药也能好。家长要做的是细心观察,看看孩子的精神好不好,胃口好不好,如果仍是活蹦乱跳的,一般没有大碍。

  医护人员则要严格把握儿童的用药适应症,尽量避免静脉给药,注重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检查。同时与药师密切配合,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宁波晚报记者童程红通讯员庞赟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流感高峰不少家长求医生给孩子输液 儿童用药后不良反应多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4-05 07:36:31

  春季气温多变,近来我市流感流行指数始终处于4级、5级的高位,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又挤满了感冒发烧的小患儿。

  “给孩子挂个水吧。”经常有家长这样求医生。打针好得快是许多人共有的观念。但近期宁大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儿童用药后不良反应多,年龄越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影响越大。

  调查发起者、该院执行院长许素玲呼吁,家长不要随便让孩子打针,医护人员也该重视儿童用药的安全问题。

  3岁以下患儿

  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

  该调查针对的是宁大附院近4年来门急诊、住院部收治的428名被确诊药品不良反应的患儿,年龄跨度为0至12岁。这些孩子之前都因为一些呼吸系统、耳鼻咽喉的常见疾病输过液。所涉及药品中,抗生素占到大头,其中头孢菌素类37.15%,青霉素类25.30%,大环内酯类16.06%。

  428名患儿中,0到3岁242人,4至6岁110人,6岁以上76人。孩子们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及附件(头发、指甲等)受累,其次为肝功能损害。

  其中82人为严重不良反应,0至3岁54人,4至6岁18人,6岁以上10人。82人中43人接受了肝功能检查,结果41人异常,其中0至3岁28人,4至6岁6人,6岁以上7人。

  孩子发生肝功能损害后,症状一时还很难分辨。常见的表现有腹泻、腹痛、便秘等,还有些孩子会表现为胃口不佳。后续治疗不对症,往往还会进一步加重肝损。

  那么,儿童为什么容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许素玲解释,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发育尚不完善,血液中的血浆蛋白含量低,结合能力差,容易造成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过高,肝肾功能发育不成熟,药物无法在体内正常转化、排泄,由此引发机体的一系列药源性损害。

  家长偏爱输液

  只因认为这样“好得快”

  一家市级大医院相关负责人承认,儿科用药是比较“猛”的,医院在对门诊、住院的输液率进行管控时,儿科这块骨头最难啃,有时不是医生没有更好的治疗办法,而是拗不过家长。

  在市区几家大医院的儿科门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家长。大部分人表示自己曾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特别是老一辈,坚信打针好得快,早一分钟打针,孩子就少受一分钟病痛折磨。

  “市区多数家长最终都会尊重医生的意见,不会执意要求输液。一些区县(市)的情况要严重多了。”许素玲透露,自己曾在象山一家医院出诊,多次看到医患双方因此红脸。

  所有药物在生产包装过程中都会不可避免地残留一些非药物性的微粒和热原(一种导致输液反应的物质),输液时这些微粒和热原就会进入血管,通过血液循环直达五脏六腑,引起多种不良反应。而且输液本身就是一种有创操作,对人体有一定损害。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需要家长和医生齐心

  许素玲表示,规避儿童药品不良反应,保障儿童用药安全,需要家长、医生的共同努力。

  家长要明白,普通的感冒发烧不必输液。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疾病有自己的周期,其间不用药也能好。家长要做的是细心观察,看看孩子的精神好不好,胃口好不好,如果仍是活蹦乱跳的,一般没有大碍。

  医护人员则要严格把握儿童的用药适应症,尽量避免静脉给药,注重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检查。同时与药师密切配合,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

  宁波晚报记者童程红通讯员庞赟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