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百范(右)和莫雪根
46年前,173名青年从浙江远赴河北参军,一起共度军旅芳华。若干年后,战友们陆续退伍回乡,为个人和家庭的生计奔波。直到近两年,通讯方便,172名昔日战友又重新联系上了,可是,唯独一位胡姓战友杳无音讯。
多方寻找,得知战友是慈溪籍的,遂联系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寻求帮助,在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第173名战友顺利“归队”。7月1日下午,莫雪根、金渭福、丁金法、汤明兴等4名战友作为代表带了精心制作的锦旗,特意驱车从余杭赶来,向工作人员表达诚挚的谢意。
一位老兵讲述“激情燃烧的岁月”
6月19日下午,慈溪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来了一位访客。他叫莫雪根,今年64岁,余杭人,当天特意从余杭赶来,点名要找一位叫“胡柏万”的慈溪籍老战友。“173位战友,已经找到172位了,就只剩下慈溪籍的最后一位了,你们一定要帮我找到他!”莫先生有点焦急,言辞十分恳切。
随后,他回忆起了46年前关于173位战友的故事。
1973年,18岁的莫雪根应征入伍,进入当时的海军航空兵第三师。跟他同一批的浙江人,还有其他172位18至22岁的男青年,他们的老家多在余杭,还有部分来自桐庐。“进入海军航空兵第三师后,我们这173人虽然不在同一个连队,但很多时候吃住和训练都在一起,慢慢适应了一周只能吃到掺有小米的大米饭的日子。”莫雪根说,休息日,大家还一起去周边饮水条件艰苦的村里,义务帮村民挑水。
莫雪根回忆,那个年代在外当兵,除非发生家庭重大变故,不然一年到头都不能回家。可以说,部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战友就是彼此的亲人。
“当时通讯不发达,写一封家书,十天八天才能到。特别是遇到了难处或烦心事,通过书信向父母亲友倾诉并不能解决问题,与身边要好的战友说一说才是最直接的排解方式。”莫雪根说,每当休息日,战友们就会请假去隔壁连队找老乡“串个门”,有开心的事彼此分享,有不开心的事说出来,彼此开解一下,也就过去了。深厚的战友情就是这么慢慢结下的。
战友代表送来锦旗。通讯员供图
两年里172名退伍老兵重新“归队”
1976年至1978年,这173名于1973年入伍的浙江籍士兵陆续退伍。上世纪70年代,当时普通人家里还没有电话,更不用说手机。况且20来岁风华正茂的男青年,正是为个人前途和家庭未来努力拼搏的时候,几年间,战友们各奔东西,失去联系。
慢慢上了年纪、生活逐渐安定以后,像莫雪根一样,时常想起当时的老战友,大家开始呼朋引伴,陆续取得联系。特别是这两年里,有172人都重新找回了“组织”,有空时大家相聚叙旧,或结伴旅游,也给自己的退休生活添点乐趣。每每相聚,总会想起战友“胡柏万”。“胡柏万”跟莫雪根一样被分在汽车连,大家知道他不是余杭人,也不是桐庐人,是一位从外地来乔司农场的知青。记忆中,他为人随和又开朗,当时在部队里人缘不错。
去年春天,莫雪根等11位当时在汽车连的余杭战友代表重回故地,还见到了同在部队服过役的北方战友,又有战友提起“胡柏万”。 173个战友,缺一个总有遗憾,回到余杭后,大家开始认真寻找线索。
花了近1个半小时,最后一名老兵找到了
当时从部队退役的“胡柏万”回了原籍,可他的原籍在哪?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于是他们从温州到奉化,最后找到慈溪。
工作人员得知详情后,在慈溪市退役军人信息库中一番查找却没有找到“胡柏万”,难道信息有误?
“别泄气,我们再帮您查查。”几名工作人员都不想放弃。于是大家索性将信息库中凡是胡姓的退役军人信息全部导出,再一一比对。
花了将近1个半小时,一位叫“胡百范”的退役老兵让莫雪根眼前一亮,尽管40余年未见,但电脑屏幕上小小的一张简历照片,就让他确定,这就是自己要找的战友。电话拨通,紧张和期待的气氛夹杂——最后一位失联战友终于找到了!
胡百范退役后,进了慈溪某国营企业上班,如今也已经退休了。胡百范说,他也时常忆起在河北的军旅时光,十分想念一起走过青春岁月的战友们。
自从有了彼此的联系方式,胡百范几乎每天都要和昔日的战友通通电话,虽然目前因为老母亲病重在宁波住院需要常伴,等之后有时间了,他一定会去余杭跟老战友面对面叙叙旧。
现代金报记者戴晓燕 通讯员陆超群王颖
编辑: 陈奉凤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