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记者 沈莉萍
经过为期一个月暗访,宁波市住建局、市老旧住宅小区整治办、市城乡争优办,对各区县(市)、功能园区的202个住宅小区进行了抽查。
重点检查了执法清单未按规定公示、乱停车、乱张贴、未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规定、违规倾倒垃圾、占绿毁绿、违章搭建、车棚车库违规出租居住经营等19个方面的内容,共下发了检查问题反馈书37份,涉及小区101个、问题179条,并对15家物业服务企业及其负责管理的22个住宅小区进行了通报批评。
(桑菊家园)
这15家物业服务公司分别是:
浙江永成物业、宁波市甬兴物业、宁波永达物业、宁波市斯金物业、慈溪市运达物业、宁海嘉和物业、宁波九峰物业、宁波港发物业、象山合家物业、宁波浙电物业、宁波市北仑海晨物业、宁波海曙经纬物业、宁波美屋物业、宁波锦地物业、鄞州区和美物业。
从检查情况来看,经过去年开展了近半年的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环境综合整治,各地对住宅小区文明城市创建和环境整治工作重视程度有了大幅提高,行业监管 部门、属地街道社区及小区物业项目部联动协作的工作机制已基本形成,执法清单公示、中心城区住宅小区内车棚违规出租居住经营整治等工作成效明显,垃圾分类 相关规定在各地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落实。但是,检查中也发现一些问题、暴露出日常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有三个方面:
(国泰花园)
部分物业基本服务不到位
主要表现
小区脏乱差。绿化带、小区围墙边、远离小区道路部位等卫生死角多,楼道、垃圾桶附近生活垃圾未及时清理,装修垃圾无集中临时堆放点且清运不及时。
公共设施维护工作不到位。如灭火器失效,毁绿种菜行未及时制止等。
现场台账资料无法印证物业企业及项目部日常管理情况。纸质资料普遍较少,特别是反映企业对项目检查及整改、人员培训教育、内部工作会议、上级文件贯彻落实等方面资料基本没有。
主要原因
物业服务企业对小区项目部缺乏有效管理,企业对项目部的检查频率不高或流于形式,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熟视无睹。部分企业对项目部的管理、沟通、文件传 达、检查问题反馈普遍依赖公司微信群、QQ群,通常是直接把相关信息挂在群里,未点对点进行通知及复查,由于群里人数众多,稍不留意这些信息就会被“淹 没”了。部分物业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对业主违规行为不敢进行劝阻。
“处方”
1、完善物业服务企业及项目经理人员信用信息管理体系建设,重新修定出台宁波市物业服务企业信用档案与评价管理办法,通过开发统一的互联网信息平 台,对物业企业和项目经理在物业服务相关活动中信用信息进行采集、记分、评价,确定信用等级,与物业招投标工作相挂钩,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公开。
2、优化物业服务质量考评和监督机制,畅通物业投诉信访渠道,通过市区两级常态化、制度化巡查以及聘请第三方社会专业机构等方式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提高物业服务水平。
(明楼北区)
小区顽疾得不到根治
主要表现
乱张贴等“牛皮癣”屡清不尽、车辆乱停放堵塞消防通道现象普遍、私拉私接电线存在安全隐患、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行分类。
主要原因
1、公共服务及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备。乱张贴、车辆乱停放及私拉私接电线主要存在于老旧小区,这些小区大多未严格实行封闭式管理、单元防盗门缺损,停车位配备不足,车棚内没有插座,小区内也没有集中充电装置。
2、小区居民有客观需求。老旧小区户内设施陈旧维修需求大,居住的老人和租户往往没有合适的渠道及时找到维修人员,小广告满足了居民需求。机动车、电瓶车增多也使居民的需求与设施配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3、居民的认知及自觉性、物业人员数量配备无法满足垃圾分类要求。
“处方”
1、针对乱张贴、乱停车和私拉私接电线问题:
将要求物业项目部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上述行为。
在老旧住宅小区改造中,推广江北区贝家边小区经验,制订菜单式改造清单,请小区居民自行选择,将最关心、最需要、最急迫的项目(如统一安装电瓶车楼道充电设施、单元防盗门、增加停车位等)列入改造范围,并按照共建共享原则分摊改造费用。
对户内维修项目,物业项目部可提供成本价的服务或在楼道宣传栏内将81890服务电话、经街道社区筛选过得可靠的维修单位联系方式上墙。
2、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小区周边街道潮汐临时停车制度、协调小区及周边单位停车位开放机制、规划建设立体停车库等方式缓解停车难问题。
3、垃圾分类主管部门继续加大垃圾分类的宣传力度,同时通过严格执法落实居民的主体责任,在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的地区,可采用宁海县做法,在小区设置临时垃圾分拣房,由物业项目部增配人员进行二次分类,主管部门给予适当的经费补助。
(大闸小区)
违章搭建、违规装修等问题整治不平衡
主要表现
1、违章搭建各地均较为普遍,老旧小区、别墅区相对突出,主要为顶层搭设阳光房、别墅私自局部加高、临街底层住户破墙开店或占用公共部位搭设洗衣间、厨房等。
2、车棚违规出租居住在个别地区还未全部整改落实,中心城区经过一年的整治基本消除。
3、僵尸车各地均不同程度的存在。
主要原因
1、执法清单公示制度虽然基本得到了落实,但行政执法进小区工作各地进度不一。如中心城区外的个别地区还未出台执法清单文件,还有的仅公示了住建部 门一家的执法清单,其他部门均未上墙公示。具体操作中,一方面个别物业项目部没有将违规行为及时上报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另一方面,部分老小区违章搭建情况 较为普遍,且存续时间较长,执法部门在制止新的违规行为时业主抵触情绪大,执法难度大。
2、学区房、各类市场及工厂企业较集中周边对出租房需求大,特别是个别外来务工人员由于收入低大多愿意选择价格相对较低车棚租住。而去年以来的整治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县(市)工作力度不大。
3、僵尸车目前主要依靠街道社区处置,难度大、费用高,大多依赖专项行动,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还不完善。
“处方”
1、市住建局将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整治,进一步推进进小区执法清单、执法流程的落实,明确业主、物业服务企业、社区街道和相关执法部门的责任和要求,并对小区红线退让部分等存在争议区域的管理职责进行界定。
2、扩大车棚违法出租居住整治的范围,消除安全隐患,改善小区环境。
3、推进僵尸车处置方案的制定,根据车辆情况(应报废车、无主车等)分类确定处置流程、措施。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