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高温天气,人的情绪也会“上火”,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易激动甚至暴怒、悲观绝望、人际冲突、酗酒闹事、自伤自杀等,这种情况被称为“情绪中暑”,又名夏季情感障碍综合症。近几天,宁海县120连续急救10多名此类病人,其中5人有自残、自杀等行为。
7月21日下午,家住该县桃源街道的一名50岁男子,和妻子吵架后服用了大量安眠药,幸好发现得早,被送到医院后经过抢救已经脱离生命危险。
7月22日晚,在甬莞高速青山港大桥(宁海县一市镇蛇蟠岛附近),一男子将车子停在高速上,纵身跳入海中。24小时后,该男子被打捞了上来,已没有了生命迹象……
据相关急救医生介绍,“情绪中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在极端情况下,“情绪中暑”会导致冲动性自杀的严重后果。正常人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尤其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情感障碍发生率明显上升,加上出汗增多,人体内的钙、镁、钾、钠等电解质代谢出现障碍,影响大脑神经活动,从而产生情绪、心境和行为方面的异常。严重的“情绪中暑”,比如语言反常、行为过激、意识不清等,要及时送医治疗。
那么,如何预防“情绪中暑”呢?医生介绍,“情绪中暑”主要靠自我调节,比如调整起居时间,保证充足睡眠,及时补充水分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吃开胃食品,避免吃过凉的食物等。当温度超过33℃时,要减少工作量或暂停工作,不要做剧烈运动,以免造成体能消耗过多。
另外,一定要做好心理调节。在盛夏时节要静心、安神、戒躁、息怒。越是天热,遇事越要心平气和。遇到不顺心的事,要学会情绪转移,进行“冷处理”。相对而言,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操作简单,家人也可学习,如陪伴、倾听、理解、抚慰、提供安全感、保持耐心等。现代金报记者边城雨 通讯员王晓燕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