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党员服务暖“空巢” 余姚岚山党员服务队的爱心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05 06:44:00报料热线:81850000

【专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行时

  服务队队员为老人送餐。(黄程摄)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突然变得凉爽起来。

  这对于余姚市大岚镇后朱村“岚山暖巢服务队”的队员们来说,本是一件好事——中午时分走村串户给老人送餐,再也不用顶着骄阳汗流浃背了。可秋天多雨,村路湿滑,挑着保温箱撑伞送餐,也是不小的考验。

  “越是困难,越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后朱村党支部书记黄建炯说,村里坚持办起老年食堂,初衷就是为了让老人餐餐吃上热饭,还成立了党员送餐服务队,保证在冰冻雨雪、台风等恶劣天气下送餐到户。

  地处大岚镇北首的后朱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老龄化”村庄,全村现有户籍人口800多人,常年留守村里的有380多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00人,80周岁以上的40人,90周岁以上的8人。

  让人担心的是,村里有独居老人24户,其中孤寡老人11户。对于这些无儿无女无亲的老人,党员干部就是他们的儿女亲人。

  小山村做起了“亏本生意”

  2015年10月,得知大岚镇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后,黄建炯积极争取、力排众议,虽然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每年仅10万元左右,而且他知道这项工作算经济账的话,肯定是“亏本”的。“我们村相对较小,村民居住集中,送餐工作不难。”在一次讨论会上,黄建炯说:“别人那么大的村都能送,我们也能送。”

  当年11月底,在大岚镇的支持下,送餐服务开始了。热腾腾的饭菜,新鲜美味,价格实惠,大家都很满意。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每到冬天,高山村落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时间相对较长,少则持续一两天,多则持续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特殊天气,给送餐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面对困难,村里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在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去。”黄建炯说,每当遇到特殊天气,后朱村的党员干部主动挑担,开展义务送餐,让老人及时吃上热饭菜。

  村干部带头,党员跟上。久而久之,村里形成了一支党员送餐服务队。黄建炯顺势而为,成立“岚山暖巢服务队”,目前有队员15名。

  老人的热饭菜是他们最牵挂的事

  今年49岁的朱梦世是“岚山暖巢服务队”的老队员。前段时间台风“利奇马”来袭,又到了最需要服务队的时候,可这一次,他因为手臂骨折不能参加。“风雨越来越大,我坐在家里干着急。想来想去,我跟老婆商量,让她去帮忙送餐。”朱梦世说,妻子一口答应了。

  在海拔650米的后朱村,如果说台风来临是突发状况,那么风雪交加则是常态。去年冬天的一个下雪天,村里道路积雪超过20厘米。为了能及时将饭菜送到老人家中,服务队队员分工合作,一人拿着锄头在前面砸冰除雪开路,一人挑着餐箱小心翼翼地前行。就这样边砸冰边往前走,原本20分钟的路程,最后花了40多分钟。

  尽管倍加小心,可还是发生了意外。前年冬天,在一次送餐走到一处下坡路时,一名服务队队员不慎滑倒。“当时,我一把拉紧挂着餐箱的绳子,但左边肩膀着地。”这名女队员回忆说,所幸饭菜没有打翻,顾不上疼痛,坚持送完餐。第二天一早发现肩膀越来越痛,她才去了医院,“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好”。

  平日每天坚持走访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来说,突然生病、摔倒等突发情况,很有可能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

  今年85岁的朱顺花老人是后朱村的一名五保户。去年10月27日,他在家中摔倒两天后才被人发现。黄建炯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和村委会主任黄迪意一起到镇卫生院看望朱顺花。按照医生的建议,黄建炯、黄迪意又将老人先后转到余姚市中医院和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进行治疗。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朱顺花才出院回家。回家后,村里又落实专人照顾。

  这一事件,让黄建炯意识到,加强对独居老人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迫在眉睫。黄建炯与村干部商讨后,决定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村民邻里互助相结合的模式。

  “每天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到老人家里串串门、聊聊天,及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可有效处置。”黄建炯说,工作不难,却很重要。

  今年82岁的黄锡仁是一名孤寡老人,与他结对的是村妇女主任朱何仙。每天上下班,朱何仙都会绕道去看看老人。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中午,朱何仙来到黄锡仁家时,看到老人趴在饭桌上,旁边餐盒里的饭菜没吃多少。一问情况,老人直说头晕。于是,她赶紧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了镇卫生院治疗。

  在宁波工作的朱梦国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忙,不能常常回后朱村看望父亲。“村里不但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党员干部悉心照料,阿拉在外面工作安心多了,谢谢他们!”朱梦国满怀感激地说。

  记者黄程 余姚市委报道组谢敏军

编辑: 陈捷纠错:171964650@qq.com

党员服务暖“空巢” 余姚岚山党员服务队的爱心故事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09-05 06:44:00

  服务队队员为老人送餐。(黄程摄)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突然变得凉爽起来。

  这对于余姚市大岚镇后朱村“岚山暖巢服务队”的队员们来说,本是一件好事——中午时分走村串户给老人送餐,再也不用顶着骄阳汗流浃背了。可秋天多雨,村路湿滑,挑着保温箱撑伞送餐,也是不小的考验。

  “越是困难,越考验党员干部的初心。”后朱村党支部书记黄建炯说,村里坚持办起老年食堂,初衷就是为了让老人餐餐吃上热饭,还成立了党员送餐服务队,保证在冰冻雨雪、台风等恶劣天气下送餐到户。

  地处大岚镇北首的后朱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老龄化”村庄,全村现有户籍人口800多人,常年留守村里的有380多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200人,80周岁以上的40人,90周岁以上的8人。

  让人担心的是,村里有独居老人24户,其中孤寡老人11户。对于这些无儿无女无亲的老人,党员干部就是他们的儿女亲人。

  小山村做起了“亏本生意”

  2015年10月,得知大岚镇要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后,黄建炯积极争取、力排众议,虽然村里集体经济收入微薄,每年仅10万元左右,而且他知道这项工作算经济账的话,肯定是“亏本”的。“我们村相对较小,村民居住集中,送餐工作不难。”在一次讨论会上,黄建炯说:“别人那么大的村都能送,我们也能送。”

  当年11月底,在大岚镇的支持下,送餐服务开始了。热腾腾的饭菜,新鲜美味,价格实惠,大家都很满意。可是,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每到冬天,高山村落遭受雨雪冰冻灾害的时间相对较长,少则持续一两天,多则持续十天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这种特殊天气,给送餐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面对困难,村里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在平时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去。”黄建炯说,每当遇到特殊天气,后朱村的党员干部主动挑担,开展义务送餐,让老人及时吃上热饭菜。

  村干部带头,党员跟上。久而久之,村里形成了一支党员送餐服务队。黄建炯顺势而为,成立“岚山暖巢服务队”,目前有队员15名。

  老人的热饭菜是他们最牵挂的事

  今年49岁的朱梦世是“岚山暖巢服务队”的老队员。前段时间台风“利奇马”来袭,又到了最需要服务队的时候,可这一次,他因为手臂骨折不能参加。“风雨越来越大,我坐在家里干着急。想来想去,我跟老婆商量,让她去帮忙送餐。”朱梦世说,妻子一口答应了。

  在海拔650米的后朱村,如果说台风来临是突发状况,那么风雪交加则是常态。去年冬天的一个下雪天,村里道路积雪超过20厘米。为了能及时将饭菜送到老人家中,服务队队员分工合作,一人拿着锄头在前面砸冰除雪开路,一人挑着餐箱小心翼翼地前行。就这样边砸冰边往前走,原本20分钟的路程,最后花了40多分钟。

  尽管倍加小心,可还是发生了意外。前年冬天,在一次送餐走到一处下坡路时,一名服务队队员不慎滑倒。“当时,我一把拉紧挂着餐箱的绳子,但左边肩膀着地。”这名女队员回忆说,所幸饭菜没有打翻,顾不上疼痛,坚持送完餐。第二天一早发现肩膀越来越痛,她才去了医院,“休息了一个多月才好”。

  平日每天坚持走访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来说,突然生病、摔倒等突发情况,很有可能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

  今年85岁的朱顺花老人是后朱村的一名五保户。去年10月27日,他在家中摔倒两天后才被人发现。黄建炯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和村委会主任黄迪意一起到镇卫生院看望朱顺花。按照医生的建议,黄建炯、黄迪意又将老人先后转到余姚市中医院和宁波市李惠利医院进行治疗。经过近两个月的治疗,朱顺花才出院回家。回家后,村里又落实专人照顾。

  这一事件,让黄建炯意识到,加强对独居老人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迫在眉睫。黄建炯与村干部商讨后,决定建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和村民邻里互助相结合的模式。

  “每天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到老人家里串串门、聊聊天,及时了解老人的生活状况和身体情况,遇到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可有效处置。”黄建炯说,工作不难,却很重要。

  今年82岁的黄锡仁是一名孤寡老人,与他结对的是村妇女主任朱何仙。每天上下班,朱何仙都会绕道去看看老人。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中午,朱何仙来到黄锡仁家时,看到老人趴在饭桌上,旁边餐盒里的饭菜没吃多少。一问情况,老人直说头晕。于是,她赶紧联系车辆,将老人送到了镇卫生院治疗。

  在宁波工作的朱梦国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忙,不能常常回后朱村看望父亲。“村里不但解决老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党员干部悉心照料,阿拉在外面工作安心多了,谢谢他们!”朱梦国满怀感激地说。

  记者黄程 余姚市委报道组谢敏军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