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粮票、油票、肥皂票…宁波老先生回忆"无票不欢"的岁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05 07:28:00报料热线:81850000

  买大米得用粮票;买菜油得用油票;想买点素鸡、豆腐还得根据规定,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备用票才能买到……

  在新中国成立后那段物资短缺的年代,票证这个比钞票还重要的“第二货币”,给无数老一辈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在宁波,就有这么一位老先生,收藏了不少饱含时代印记的宁波票证。

  粮票、油票、糖票、布票、肥皂票、火柴票……

  那些“无票不欢”的岁月

  今年78岁高龄的孙余良,出生在江北老外滩的一横街,那是一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消失了的小巷子。

  1953年,国家发行第一张粮票时,孙余良才12岁。从那以后,票证在40年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

  昨天上午,记者在孙余良家中,见到了这些被整齐摆放在一个个透明塑料袋里的各种票证。

  从袋子里,孙余良首先找出一些老百姓生活必须的、涉及“吃、穿、用”三大类的票证:粮票、油票、糖票、布票、肥皂票、火柴票。

  从半两(半市两)、壹两(壹市两)到贰两半、伍两,再从壹市斤(伍佰克)、贰市斤、伍市斤到拾市斤(伍仟克)、贰拾市斤、伍拾市斤,孙余良收藏最多的就是这些定额粮票。其次则是少至壹市寸,多达贰市尺、伍市尺的布票,和油票、糖票、肥皂票若干。

  “在使用这些票的时候,都还得对应一本每家每户各自的采购证,一证一票对应了才能买。”孙余良回忆道,“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采取有计划生产,而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孙余良还记得,在五六十年代,这些票证是最值钱的,很多时候,有钱没票,都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1958年,他初中毕业,然后去开矿队做了一年矿工,又当了半年公社小学的老师,之后参军入伍,1965年退伍后,到福利工厂当上了小干部,那个时候,他的口粮是每个月27斤粮票。“1959年到1968年的十年间,是票证最紧张的时候,我27斤粮票一个月,其实是不够吃的。而且,当时买米得搭配番薯,比如买十斤米,就只能拿到九斤米和一斤粮票番薯。不过,当时在一线的工人,发的粮票就比我们多,我们厂里好多女职工一个月都能领到三十多斤粮票,她们就经常送我些粮票,这样我的口粮才够。”孙余良说,当时宁波的糖票也是经常不够用,于是,他就让去上海出差的同事,带些竹制品,番薯粉,到他舅舅家换点糖回来,这样调剂着过日子。

  由于农民户口是没有票证的,所以他们要进城来买些日用品,只能靠鸡蛋玉米等来交换,比如一斤鸡蛋可以换两斤米。作为一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那些年他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票证,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结婚想添置凤凰自行车 得7张宁波购货券

  印象深刻的“特别”票证

  看过了这些当年城镇里家家户户必备的票证之后,孙余良又小心翼翼翻出了一些“特别”票证。这其中包括宁波市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宁波针织厂代金券,文革时期的粮票、饲料票等。

  “你可别小瞧这一张‘一分券’,虽然写的是一分,但在六七十年代,这种券可稀罕,可值钱了,每家每户要办个婚事,都得靠这个添置物件。”孙余良拿着一张1977年的宁波市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当时买个三五牌台钟要五张这样的购货券,凤凰牌自行车得七张券,就连一个铁壳热水瓶也得一张券呢!没有这券,你根本买不到这些工业品。”

  孙余良的哥哥1963年结的婚,当时一家人为了婚事,到处找人去借这个购货券,可想而知,这购货券有多稀罕了。

  看似这么一张普通的购货券,被孙余良这么一说,记者才明白它的“特别”在哪里。但接下来,孙余良拿出的一些文革时期的粮票、饲料票。

  一张1969年的伍市斤定额粮票上,有一面红旗图案里印着“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拾市斤上的这段内容则是“毛主席语录厉行节俭,严禁浪费粮食”;而无论是在伍市斤或者拾市斤的饲料票上,都印着“最高指示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看着这一张张印有时代鲜明话语的票证,孙余良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日子,“那是最艰苦的十年。”

  不过,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生活物资逐步充实,票证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基本上到90年代初,粮票就差不多已经没有人使用了,那个时候,收藏票证的人就多了起来。”孙余良说,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收藏票证的,跟此前印刷质量和图案相对简单的票证相比,1988年浙江省推出的第一款生肖粮票、龙票,就打破了此前的格局。“可以说,那个龙票当时在我们看来就跟现在发行的邮票一样精致。不过,这套生肖粮票,只发行到1992年的猴票,就没有再推出了。”粮票一退出,其他票证也先后撤场,影响了国人生活40年的票证,就从有效票证、“第二货币”转行成为了人们的民间藏品。

  如今,年近80的孙余良每天在灵活运用着智能手机,享受着手机上网的便捷与高效。但只要他一拿起这些跟自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饱含时代印记的宁波票证,他就时常会觉得仿佛是在做梦。祖国的飞速发展,让这位老人无限感恩和欣喜。“我真的很庆幸,能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人民富足、国家富强的70年。”

  现代金报记者 吴震宁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

粮票、油票、肥皂票…宁波老先生回忆"无票不欢"的岁月

稿源: 中国宁波网 2019-10-05 07:28:00

  买大米得用粮票;买菜油得用油票;想买点素鸡、豆腐还得根据规定,在一定时间段内使用备用票才能买到……

  在新中国成立后那段物资短缺的年代,票证这个比钞票还重要的“第二货币”,给无数老一辈人留下了深刻记忆。在宁波,就有这么一位老先生,收藏了不少饱含时代印记的宁波票证。

  粮票、油票、糖票、布票、肥皂票、火柴票……

  那些“无票不欢”的岁月

  今年78岁高龄的孙余良,出生在江北老外滩的一横街,那是一条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消失了的小巷子。

  1953年,国家发行第一张粮票时,孙余良才12岁。从那以后,票证在40年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

  昨天上午,记者在孙余良家中,见到了这些被整齐摆放在一个个透明塑料袋里的各种票证。

  从袋子里,孙余良首先找出一些老百姓生活必须的、涉及“吃、穿、用”三大类的票证:粮票、油票、糖票、布票、肥皂票、火柴票。

  从半两(半市两)、壹两(壹市两)到贰两半、伍两,再从壹市斤(伍佰克)、贰市斤、伍市斤到拾市斤(伍仟克)、贰拾市斤、伍拾市斤,孙余良收藏最多的就是这些定额粮票。其次则是少至壹市寸,多达贰市尺、伍市尺的布票,和油票、糖票、肥皂票若干。

  “在使用这些票的时候,都还得对应一本每家每户各自的采购证,一证一票对应了才能买。”孙余良回忆道,“1953年我国宣布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就是采取有计划生产,而对商品采取计划供应,对单位个人进行计划分配。为了满足人民生活的基本需求,当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印发各种商品票证,有计划地分配到单位或城镇居民手中。”

  孙余良还记得,在五六十年代,这些票证是最值钱的,很多时候,有钱没票,都买不到想要的东西。

  1958年,他初中毕业,然后去开矿队做了一年矿工,又当了半年公社小学的老师,之后参军入伍,1965年退伍后,到福利工厂当上了小干部,那个时候,他的口粮是每个月27斤粮票。“1959年到1968年的十年间,是票证最紧张的时候,我27斤粮票一个月,其实是不够吃的。而且,当时买米得搭配番薯,比如买十斤米,就只能拿到九斤米和一斤粮票番薯。不过,当时在一线的工人,发的粮票就比我们多,我们厂里好多女职工一个月都能领到三十多斤粮票,她们就经常送我些粮票,这样我的口粮才够。”孙余良说,当时宁波的糖票也是经常不够用,于是,他就让去上海出差的同事,带些竹制品,番薯粉,到他舅舅家换点糖回来,这样调剂着过日子。

  由于农民户口是没有票证的,所以他们要进城来买些日用品,只能靠鸡蛋玉米等来交换,比如一斤鸡蛋可以换两斤米。作为一直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那些年他根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票证,日子还怎么过下去。

  结婚想添置凤凰自行车 得7张宁波购货券

  印象深刻的“特别”票证

  看过了这些当年城镇里家家户户必备的票证之后,孙余良又小心翼翼翻出了一些“特别”票证。这其中包括宁波市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宁波针织厂代金券,文革时期的粮票、饲料票等。

  “你可别小瞧这一张‘一分券’,虽然写的是一分,但在六七十年代,这种券可稀罕,可值钱了,每家每户要办个婚事,都得靠这个添置物件。”孙余良拿着一张1977年的宁波市购货券(日用工业品)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当时买个三五牌台钟要五张这样的购货券,凤凰牌自行车得七张券,就连一个铁壳热水瓶也得一张券呢!没有这券,你根本买不到这些工业品。”

  孙余良的哥哥1963年结的婚,当时一家人为了婚事,到处找人去借这个购货券,可想而知,这购货券有多稀罕了。

  看似这么一张普通的购货券,被孙余良这么一说,记者才明白它的“特别”在哪里。但接下来,孙余良拿出的一些文革时期的粮票、饲料票。

  一张1969年的伍市斤定额粮票上,有一面红旗图案里印着“毛主席语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拾市斤上的这段内容则是“毛主席语录厉行节俭,严禁浪费粮食”;而无论是在伍市斤或者拾市斤的饲料票上,都印着“最高指示猪的饲料是容易解决的,某些青草,某些树叶,番薯藤叶和番薯都是饲料,不一定要精料,尤其不一定要用很多的精料”。看着这一张张印有时代鲜明话语的票证,孙余良也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日子,“那是最艰苦的十年。”

  不过,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生活物资逐步充实,票证也渐渐淡出历史舞台。“基本上到90年代初,粮票就差不多已经没有人使用了,那个时候,收藏票证的人就多了起来。”孙余良说,他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收藏票证的,跟此前印刷质量和图案相对简单的票证相比,1988年浙江省推出的第一款生肖粮票、龙票,就打破了此前的格局。“可以说,那个龙票当时在我们看来就跟现在发行的邮票一样精致。不过,这套生肖粮票,只发行到1992年的猴票,就没有再推出了。”粮票一退出,其他票证也先后撤场,影响了国人生活40年的票证,就从有效票证、“第二货币”转行成为了人们的民间藏品。

  如今,年近80的孙余良每天在灵活运用着智能手机,享受着手机上网的便捷与高效。但只要他一拿起这些跟自己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饱含时代印记的宁波票证,他就时常会觉得仿佛是在做梦。祖国的飞速发展,让这位老人无限感恩和欣喜。“我真的很庆幸,能亲身经历了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人民富足、国家富强的70年。”

  现代金报记者 吴震宁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陈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