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义工在扶正乱停的共享单车。
最近一段时间,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之前被称为城市管理新“牛皮癣”的共享单车秩序好了很多。朱先生是一名志愿者,昨天上午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之前路边、小区里乱停乱放了很多共享单车,影响通行,最近好多了!”
记者从城管、交通、公安交警等部门了解到,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共享单车乱象,他们持续开出“猛药良方”,目前乱象已经基本得到遏制。下一步,有关部门将联合整治,还市民一个良好的市容环境。
乱象急需治理
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为市民“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宁波也出现了车辆无序停放、企业主体责任难落实、大量管理责任转嫁给政府、骑行者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
城管义工朱先生回忆,在城管部门的组织下,每隔几天,他们都要上街扶正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这些单车有的被扔在机动车道上,有的乱放在人行道上,“有时候我们前边刚扶好,后边又乱扔乱放。”
市城管局城管义工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多的时候,协会每天要出动城管义工10000多人次去扶正那些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各级城管部门也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设置了大量的非机动车停车位,但是乱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这个现象如果不及时得到治理,将有损宁波的文明形象,对市民出行也会造成不便。”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一直在寻求最佳的治理办法,包括加大执法力度、约谈单车企业等,但单车企业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有些企业无节制地违规在宁波市场上投放车辆,管理却跟不上;有些企业经营不善,将单车扔在街头成了城市公害;有些企业对于被暂扣的单车不闻不问,任其变成一堆垃圾。这些问题处理起来,不但牵涉了有关部门大量精力,还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
下“猛药”开“良方”
今年初,我市明确了“既要发展、更要规范”的政策导向,在给予经营企业充裕的自主规范时间的前提下,按照市委市政府领导要求及有关法规文件规定,坚持疏堵结合和规范整治“双管齐下”,积极打造共享单车“宁波规则”——“一意见、一条例、一平台、一机制、一报告、一办法”,即出台《关于规范宁波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若干意见》,修订《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建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平台,形成交通、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多部门及市、区两级联动机制,编制发展研究报告,制定企业服务质量评价办法。
今年6月9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施行《关于规范宁波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若干意见》。新修订的《宁波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增加了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经营、停放秩序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根据上述文件和法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三部门联合出台了《宁波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服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及评价细则。《宁波市互联网租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已完成草案制定,正在征求意见。
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先后50余次约谈经营企业,要求落实车辆排查、建立应急机制、强化数据对接、加强日常运维等工作。
宁波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监管平台已完成初步验收,各企业实时数据均已顺利接入,完成共享电单车上牌工作,有效提高线上线下监管效率。我市交通部门联合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宁波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研究报告》已完成专家评审,该报告通过对出行需求、出行结构、停放设施资源以及城市人口规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测算我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合理容量,并对今后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治理初见成效
记者从交通部门获悉,我市已经建立共享单车专项整治长效机制。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公安三部门定期会商,积极落实调运车辆、堆场、人员等,并向企业宣传政策法规,签订承诺书,劝导督促企业自查自纠。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文明创建、迎国庆等重要活动期间,三部门联合各区对重要商圈、城市主干道等重点区域持续不断开展“违停、违占、违行”联合执法行动。
宁波市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专项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统计的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到10月30日,我市已经累计清拖违停、违投、违占单车7.2万余辆,电动自行车8900余辆,合计8万多辆。另外企业自行回收4万多辆。下阶段,交通、公安、综合行政执法三部门将继续抓好共享单车秩序整治规范管理工作,保持秩序环境总体向好。
另据了解,经过前期一系列规范管理和联合整治工作,道路上的共享单车停放秩序得到了较大改观,车辆规模得到了有效管控,无牌无照车辆得到了有力清理,三部门专项联合整治长效机制初步形成、运转有效,市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模从最高峰时的近50万辆,缩减至约20万辆。
采访中,有市民表示,现在宁波的轨道交通、公交都十分发达,真的不需要这么多共享单车,希望相关部门继续加大治理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共享单车扰民的现象。
宁波晚报记者边城雨 通讯员刘拥军文/摄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