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的小汪看起来人高马大,体型结实。他没有料到,那天及时就医,竟然是救了自己一命。近日,长期熬夜的他由于胸闷、全身乏力,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结果被诊断为重症心肌炎。医生说,他已经处于极端危险的边缘,随时有可能心脏骤停,诱发心源性猝死。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老年人群才是猝死的高发人群。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猝死者逐渐年轻化,尤其是30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人群中,猝死率上升较快。
我国平均每分钟发生一例心源性猝死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高盐、高脂、高糖成为时下年轻人流行的饮食习惯,晚睡、熬夜看电视、玩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严重挤占休息时间,再加上繁重的工作压力等因素,使年轻人的健康状况加速恶化。
17岁的小汪今年初从老家来到宁波打工。由于工种关系,他经常要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最近气温突降,长期睡眠不足的小汪感冒了,还出现了胸闷、透不过气、全身乏力的症状。实在撑不住的他,请假来到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
经过一系列检查,小汪被确诊为重症心肌炎,情况不容乐观,接诊医生判断他随时可能心脏骤停,立即为他安排了住院。幸亏及时就医,小汪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小汪出院了。出院前,医生再三叮嘱他要注意休息,最好换一份工作。
宁波市第一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心脏中心主任陈晓敏告诉记者,心源性猝死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之一,是指心脏原因导致的不可预期的突然死亡。我国是心源性猝死第一大国,每年有50余万人发生心源性猝死,相当于每分钟发生一例,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健康。
眼下,正值心源性猝死秋冬季节高发期。“心源性猝死的发病非常突然,当出现胸痛、胸闷、晕厥、大汗淋漓、脸色苍白等症状时,要立即拨打120急救。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院外抢救存活机会不足1%。”陈晓敏说,在救护车到来之前,最好的办法是进行心肺复苏和电除颤。
警惕猝死前的预警信号
很多猝死的患者均有心脏病史,但也有不少猝死者的家属无法接受现实:患者年纪轻轻,没听说过有心脏问题,平时体检结果也都正常。
其实,普通体检正常并不意味着没有心脑血管等方面的隐患,事实上大多数冠心病患者靠做心电图是无法被查出来的,所以有很多人有心脏病却不自知。
宁波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王勇向记者透露,从这几年的临床来看,猝死人群正向年轻化发展。虽然心源性猝死不可预料,但人体就像一台精密复杂的机器,在发病前,身体都会发出相应的预警信号,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一般来说,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率往往高于普通人,这类人如果有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并且伴随肢体麻木等症状,必须及时就医。
如果近期突然出现活动后胸闷,休息一段时间可缓解,这种现象提示您可能患上了冠心病。心慌往往是心率加快的主观感受,不定期出现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心源性心律失常的结果,这也是在提醒您身体出现了异样。另外,心源性猝死还好发于吸烟人群,所以有吸烟习惯的人更要注意观察自己的心率变化。
陈晓敏建议,当下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建议年满30岁的人每年至少要做一次体检,尤其是心脏及大脑。做心脏彩超可及时发现相关问题。如果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就更应做好上述项目的体检,做到及早预防。
此外,即使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也应该保持充足的睡眠;戒烟、限酒;清淡、低脂饮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注意培养兴趣爱好,当压力来临可以通过兴趣爱好来调节;保持良好心态、注意减压、避免焦虑抑郁的出现。 现代金报记者陆麒雯 通讯员俞水白
编辑: 杜寅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