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时政·经济
宁波即将迎来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背后的大格局是…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4-19 16:51:00报料热线:81850000

  近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建设中。

  疫情也没能影响宁波向高质量发展的疾速脚步。这意味着,宁波即将拥有它的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近两年以来,一所所高校、一个个院所的落户,让宁波成为一块异军突起的创新高地、一片天下英才竞相涌入的创新热土——

  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宁波的大格局。宁波希望通过把研究院及其本部科研成果与宁波产业紧密结合、转化落地,赋能宁波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辐射服务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

  创新资源集聚的“蓄水池”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作为新一线城市,人才底子先天薄弱的宁波要占得先机,并非易事,以研究院的名义招揽各方人才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3月,产世宁入职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刚满一年。回忆起一年前来到宁波面试的场景,他感到些许玄妙。

  下了车,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螺旋桨转动声,他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径直划过,又缓缓降落在一座高楼后面,“第一次来宁波,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产世宁对天空有着近乎执着的感情,本科到读博都在北航学习飞行器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之后,又到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做博士后科研。

  “2018年和一位同行谈及出站后去向时,他向我介绍了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是这里聚力打造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之一,与我的专业十分吻合,加上宁波政府在科研平台、人才方面都有大力度支持。没有太多犹豫,我来了。”

  产世宁是带着关键技术来的。他现在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传统动力技术燃烧条件不足、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未来,这一技术将在航空动力、清洁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为能源电力、航空动力、汽车动力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宁波,万亿级的汽车又恰恰是第一大产业。

  2018年,美国的杨教授带着项目来到宁波。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他决定把降温薄膜材料放在宁波产业化。这项全球顶尖的技术,让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邀请的对象。选择宁波,用团队成员王明辉的话来说,是因为他看到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希望。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降温薄膜的原理,是用特殊处理的膜,将热量以红外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外太空。整个过程没有额外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对于减缓地球变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项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节能建材、冷链产业、光伏产业等各个领域。以建筑材料为例,铺设10平方米降温薄膜,室内降温效果相当于一台1匹空调。

  量产,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厂房。王明辉坦言,之前在深圳、广州考察的时候,厂房用地一直是“卡脖子”的问题,他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能够满足一年150万平方米降温薄膜的生产,到了宁波之后,奉化早早地便为降温薄膜项目物色起过渡厂房,“最多跑一次”还不够,奉化区组成专门团队,为项目审批“上门 服务”。

  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一条生产线成功试运行,并完成首批产品下线。这样的速度是王明辉在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的”。

  对项目发展的前景,对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对宁波潜力的综合考量,让王明辉举家落户在宁波。和他一样的,还有团队中的绝大多数人,其中不乏院士、世界顶尖科学家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全市68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拥有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276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2项,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600件。其中2018年以来引进的20家研究院中,科研人员有1000多人,科研团队105个,申请发明专利146项。

  “最强大脑”的虹吸效应显著——截至去年9月份,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连续18个月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国内的其他制造业大市;2019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13.7万人,同比增长65.2%。以人才为核心,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集,无疑正在把宁波制造业的长板拉得更长。 

  科技成果转化的“起航地”

  去年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家宁波企业的高光时刻。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主导者,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布会,展示移动版工业操作系统supLink。同年,蓝卓等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这是工信部当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公开招标的40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与5G直接相关的项目。

  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成立才一年半的企业交出来的“答卷”,如今估值13亿元。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规划执行部部长林奕专说,持续孵化一批像蓝卓一样,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正是他们的目标,将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研究院内还有中控微电子、国利网安等8个优质孵化项目。”

  成立于2013年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可以说是宁波比较“老牌”的研究院了,其孵化的企业创造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多项“第一”的好成绩。

  比如,投资孵化的“琻捷电子”项目成功研发的第一片国产车规级胎压检测传感器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量产,2019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片;“察微病理”项目研发的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入选国产优秀设备,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柔创纳米”项目投产了第一条国产干法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等。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但现实情况却是,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一般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研究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主要采取的正是直接孵化,走通最后一公里的模式,而像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考虑更多的则是将大学本部资源带到宁波来,与本地产业链实现“强强联合”。

  北航在宁波设立了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分别是王华明院士领衔的高端工模具中心、徐慧彬院士领衔的航空发动机中心、闫楚良院士领衔的先进飞行器中心、郑志明院士领衔的高精尖中心、房建成院士领衔的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焦宗夏院长领衔的先进机载机电和飞控中心。可以看到,每一个研究中心都与宁波的制造业家底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脱不开关系。

  “其中,航空发动机中心已完成近期和中期产业化项目基本信息和需求调研工作,启动汽车轻量化材料成果转化前期工作;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已与宁波当地企业签订无磁加工设备、精密机械加工、磁性材料供应等合作项目8项,并谋划与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中国商飞和北航共建的大飞机创新谷飞控液压起落架联合实验室稳步推进中。”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部负责人王世维告诉记者。

  虽然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落地才半年时间,但依然有10个产业化项目已经陆续注册了公司,包括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柔性电子浆料、船舶航行发电变革技术等。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每一家研究院其实都是一名探路者,他们不断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共通的是,多类型、市场化的研究院体制机制正有效激发宁波“造血”的活力。 

  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4月3日,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向宁波上市公司和高技术企业发出一封特别的招聘启事。

  “我们和兵科院宁波分院、均胜电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卢米蓝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这些招收来的15名工程博士可以带着他们原先在企业中操作的课题来我们研究院上课、做科研、做转化,目前来看,报名非常火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认为,这将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研发 实力。

  去年,国际供应链专家、曾在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熊博士在加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时候,曾发出过一句感叹:“每次跟宁波‘老板’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言语中那种强烈的转型升级渴望。这是我决定回国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他看来,不管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精益生产、运营改善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造环节,他希望借助自己这些年的技术积累,更好的为宁波企业做一些服务工作。

  还有20多名院士、万人、杰青、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和智能制造领域工程师人才,怀揣着与熊博士同样的心情加入这里。

  他们参与了雅戈尔年产13万套高端定制西服智能工厂项目、建新赵氏集团汽车底盘系统智能化工厂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做到了“定制化”。而面对一众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他们想的是如何“通用化”——开发一套智云端设备,解决了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交互的难题——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不放弃工厂原有设备,是一种最简单、最省钱的方式。

  自2018年4月开院以来,智研院为宁波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近70家,智云端设备上云服务50家,数字化工厂规划设计与工程服务15家,累计服务制造企业超300家,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平均高达30%以上,物流运转效率提升高达15%以上。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建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宁波426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企业表示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以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今年2月初,宁波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象,主要生产N95口罩的长城卫生材料厂也陷入了“老设备产能上不去,新设备没技术人员来安装”的窘境。“当天,专家团队就上门进行联合会诊,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在没有图纸和源程序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电控系统更换和优化,紧急解除故障并恢复了生产,并 提供连续数日的24小时陪产服务,产能在短短10天里翻了一倍。”智研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宁波科技局牵头成立了“爱心科技人”志愿者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智研院等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及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主动加入,提供专家志愿者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复工企业免费提供科技支撑、应急服务。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王虎羽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宁波即将迎来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 背后的大格局是…

稿源: 宁波晚报 2020-04-19 16:51:00

  近日,一个振奋的消息传来,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正在马不停蹄地推进建设中。

  疫情也没能影响宁波向高质量发展的疾速脚步。这意味着,宁波即将拥有它的第69家产业技术研究院。近两年以来,一所所高校、一个个院所的落户,让宁波成为一块异军突起的创新高地、一片天下英才竞相涌入的创新热土——

  上海交大宁波人工智能研究院、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哈工大宁波智能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宁波研究院、西北工大宁波研究院、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这一系列大手笔背后是宁波的大格局。宁波希望通过把研究院及其本部科研成果与宁波产业紧密结合、转化落地,赋能宁波传统产业,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并辐射服务全省相关产业发展,有力支撑浙江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

  创新资源集聚的“蓄水池”

  城市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作为新一线城市,人才底子先天薄弱的宁波要占得先机,并非易事,以研究院的名义招揽各方人才成为一条必由之路。

  今年3月,产世宁入职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刚满一年。回忆起一年前来到宁波面试的场景,他感到些许玄妙。

  下了车,耳边响起一阵熟悉的螺旋桨转动声,他抬头一看,一架直升机径直划过,又缓缓降落在一座高楼后面,“第一次来宁波,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产世宁对天空有着近乎执着的感情,本科到读博都在北航学习飞行器相关专业,博士毕业之后,又到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做博士后科研。

  “2018年和一位同行谈及出站后去向时,他向我介绍了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是这里聚力打造的六个创新研究中心之一,与我的专业十分吻合,加上宁波政府在科研平台、人才方面都有大力度支持。没有太多犹豫,我来了。”

  产世宁是带着关键技术来的。他现在的研究,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新型技术,克服传统动力技术燃烧条件不足、能量损失过大的问题。未来,这一技术将在航空动力、清洁能源领域“大展拳脚”,为能源电力、航空动力、汽车动力技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而宁波,万亿级的汽车又恰恰是第一大产业。

  2018年,美国的杨教授带着项目来到宁波。经过5天4次飞行谈判,他决定把降温薄膜材料放在宁波产业化。这项全球顶尖的技术,让杨教授和他的团队成为世界各国争相邀请的对象。选择宁波,用团队成员王明辉的话来说,是因为他看到了这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的希望。

  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降温薄膜的原理,是用特殊处理的膜,将热量以红外辐射的方式传递至外太空。整个过程没有额外的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对于减缓地球变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项技术可以被广泛运用于节能建材、冷链产业、光伏产业等各个领域。以建筑材料为例,铺设10平方米降温薄膜,室内降温效果相当于一台1匹空调。

  量产,首先要解决的一定是厂房。王明辉坦言,之前在深圳、广州考察的时候,厂房用地一直是“卡脖子”的问题,他们几乎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能够满足一年150万平方米降温薄膜的生产,到了宁波之后,奉化早早地便为降温薄膜项目物色起过渡厂房,“最多跑一次”还不够,奉化区组成专门团队,为项目审批“上门 服务”。

  仅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第一条生产线成功试运行,并完成首批产品下线。这样的速度是王明辉在其他城市“想都不敢想的”。

  对项目发展的前景,对行业发展的前景,以及对宁波潜力的综合考量,让王明辉举家落户在宁波。和他一样的,还有团队中的绝大多数人,其中不乏院士、世界顶尖科学家和来自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学者。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全市68家研究院已聚集各类人才超过3万名,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超过70%,拥有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276名,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112项,拥有国内外有效发明专利超过3600件。其中2018年以来引进的20家研究院中,科研人员有1000多人,科研团队105个,申请发明专利146项。

  “最强大脑”的虹吸效应显著——截至去年9月份,宁波制造业人才净流入率连续18个月位居全国首位,远超国内的其他制造业大市;2019年,宁波新引进大学生13.7万人,同比增长65.2%。以人才为核心,技术、项目、资金等创新要素加速汇集,无疑正在把宁波制造业的长板拉得更长。 

  科技成果转化的“起航地”

  去年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是一家宁波企业的高光时刻。

  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操作系统“supOS”的主导者,浙江蓝卓工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受邀参加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布会,展示移动版工业操作系统supLink。同年,蓝卓等中标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企业内5G网络化改造及推广服务平台”项目,这是工信部当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公开招标的40个项目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与5G直接相关的项目。

  很难相信,这是一家成立才一年半的企业交出来的“答卷”,如今估值13亿元。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规划执行部部长林奕专说,持续孵化一批像蓝卓一样,能够引领未来的高科技公司正是他们的目标,将重点培育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实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目前,研究院内还有中控微电子、国利网安等8个优质孵化项目。”

  成立于2013年的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可以说是宁波比较“老牌”的研究院了,其孵化的企业创造了宁波、浙江乃至全国多项“第一”的好成绩。

  比如,投资孵化的“琻捷电子”项目成功研发的第一片国产车规级胎压检测传感器芯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量产,2019年出货量达到1000万片;“察微病理”项目研发的第一款国产全自动病理染色封片一体机,入选国产优秀设备,打破国外设备垄断;“柔创纳米”项目投产了第一条国产干法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线,这一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等。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经济“并驾齐驱”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必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彻底打通关卡,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的瓶颈。

  但现实情况却是,科技成果多为实验室阶段成果,一般做到样机或初级产品阶段,大多不能“即时转化”,企业对科技成果“接不住、用不了”。如何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让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成为摆在不少研究院面前的一道难题。

  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主要采取的正是直接孵化,走通最后一公里的模式,而像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考虑更多的则是将大学本部资源带到宁波来,与本地产业链实现“强强联合”。

  北航在宁波设立了六个创新研究中心,分别是王华明院士领衔的高端工模具中心、徐慧彬院士领衔的航空发动机中心、闫楚良院士领衔的先进飞行器中心、郑志明院士领衔的高精尖中心、房建成院士领衔的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焦宗夏院长领衔的先进机载机电和飞控中心。可以看到,每一个研究中心都与宁波的制造业家底和“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脱不开关系。

  “其中,航空发动机中心已完成近期和中期产业化项目基本信息和需求调研工作,启动汽车轻量化材料成果转化前期工作;精密仪器与磁悬浮中心已与宁波当地企业签订无磁加工设备、精密机械加工、磁性材料供应等合作项目8项,并谋划与宁波胜克换向器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中国商飞和北航共建的大飞机创新谷飞控液压起落架联合实验室稳步推进中。”北航宁波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部负责人王世维告诉记者。

  虽然西工大宁波研究院落地才半年时间,但依然有10个产业化项目已经陆续注册了公司,包括OLED材料及传感器件、特种柔性阻隔膜、柔性电子浆料、船舶航行发电变革技术等。

  在科技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每一家研究院其实都是一名探路者,他们不断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共通的是,多类型、市场化的研究院体制机制正有效激发宁波“造血”的活力。 

  企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

  4月3日,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向宁波上市公司和高技术企业发出一封特别的招聘启事。

  “我们和兵科院宁波分院、均胜电子、激智科技、长阳科技、永新光学、卢米蓝等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这些招收来的15名工程博士可以带着他们原先在企业中操作的课题来我们研究院上课、做科研、做转化,目前来看,报名非常火爆。”西工大宁波研究院院长盛其杰认为,这将有力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提高研发 实力。

  去年,国际供应链专家、曾在国际知名工业自动化企业工作多年的熊博士在加盟宁波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时候,曾发出过一句感叹:“每次跟宁波‘老板’接触,我都能感受到他们言语中那种强烈的转型升级渴望。这是我决定回国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他看来,不管大公司还是小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精益生产、运营改善都是不可或缺的改造环节,他希望借助自己这些年的技术积累,更好的为宁波企业做一些服务工作。

  还有20多名院士、万人、杰青、教授、博士等高端人才和智能制造领域工程师人才,怀揣着与熊博士同样的心情加入这里。

  他们参与了雅戈尔年产13万套高端定制西服智能工厂项目、建新赵氏集团汽车底盘系统智能化工厂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做到了“定制化”。而面对一众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需求,他们想的是如何“通用化”——开发一套智云端设备,解决了不同设备之间数据交互的难题——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不放弃工厂原有设备,是一种最简单、最省钱的方式。

  自2018年4月开院以来,智研院为宁波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近70家,智云端设备上云服务50家,数字化工厂规划设计与工程服务15家,累计服务制造企业超300家,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平均高达30%以上,物流运转效率提升高达15%以上。

  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越来越多的宁波企业意识到,机器换人、智能化、建智能工厂是未来制造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宁波426家“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企业表示要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加快智能化技术改造步伐,以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

  今年2月初,宁波各地都出现了“一罩难求”的现象,主要生产N95口罩的长城卫生材料厂也陷入了“老设备产能上不去,新设备没技术人员来安装”的窘境。“当天,专家团队就上门进行联合会诊,问题很快迎刃而解。在没有图纸和源程序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电控系统更换和优化,紧急解除故障并恢复了生产,并 提供连续数日的24小时陪产服务,产能在短短10天里翻了一倍。”智研院相关负责人说。

  这样的事情不是孤例。记者了解到,疫情期间,宁波科技局牵头成立了“爱心科技人”志愿者平台,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智研院等68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高等院校及80家智能制造工程服务企业主动加入,提供专家志愿者为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及复工企业免费提供科技支撑、应急服务。记者 王心怡 通讯员 王虎羽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