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民生·城事
小山村的艺术活力!宁海葛家村再获人民日报关注
稿源: 人民日报   2020-09-02 10:46:00报料热线:81850000

  宁网编前语

  宁海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身全国网红村,是艺术改变了它的命运。

  自去年夏天开始,宁波日报报网端持续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副教授团队和村民一起携手打造葛家村的故事,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葛家村每一天都在变化,都有惊喜。”人民日报继去年聚焦葛家村之后,今天又以《小山村的艺术活力》为题,生动讲述葛家村以及其村民一年来的惊人改变。

  全文转发——

  小山村的艺术活力

  苏沧桑

  葛家村的活力,自每一条村巷、每一个拐角、每一户农家小院的艺术气息里涌现,在每一张风吹日晒的脸上弥漫、每一双眼睛里发光。

  丛志强走进葛家村口,一如去年春天第一次站在葛家村口一样——一顶宽檐草帽,一双运动鞋,一个双肩背包,蓄着一撮小胡子。那时,他说自己是“教授”,张口都是“艺术”,还拉着村民说要一起搞艺术,因此被葛德土等村民斩钉截铁地判定为“骗子”。村民们认为,搞艺术干吗要拉着我们一起?肯定是打着“艺术”旗号搞传销的。

  不同的是,这位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从一年多前被村民误称为“骗子”,变成了如今的“丛老师”——“丛老师你又来啦”“丛老师要是没有你,哪有现在的葛家村啊”。这源于因丛志强而起的葛家村一年来的巨变。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从村口往里走,依次能看到这样一幅幅别样的景象:

  取自溪里的鹅卵石,垒成一垛波浪形的墙,墙上漆上了反差强烈的颜色,像谁家客厅里的印象派背景画;石块垒成的“沙发”上,铺着刷了清漆的木板,上面晒着谁家的两双布鞋;“茶几”也是用石块垒成,粗细不一的圆竹筒将它隔成三层,上面摆着太阳花和多肉植物。这是葛家村的露天“乡村客厅”。

  一口古井旁,卧着一个鹅卵石砌的躺椅,上面也铺着刷了清漆的木板;躺椅旁垒了两块大石头,石头上立着一个天蓝色酒缸,里面钻出一丛水灵灵的蕨类。这是葛家村的“时光场域”。

  石头屋的木窗外,或挑出一株吊兰、一盏旧马灯,或挂着几个竹筒风铃。拐角处的石墙上,像是随意散落着一些树根的横断面,一圈圈年轮仿佛一道道来自岁月深处的目光。

  还有看得见炊烟的仙人掌酒吧,摆满了旧物事、布娃娃的仙绒美术馆和粉小仙手艺馆,由相邻宅基地改造成的四君子院,争相绽放的农家乐和民宿……

  所有这些“艺术品”,是一年多来丛志强带着村民们用木头、竹子、鹅卵石、废布料、废酒缸、贝壳、麻绳,再加上心血做成的。

  有着一千二百年历史的葛家村,是宁波市宁海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个相对落后的角落。大山、毛竹、溪流、卵石、桂花林、石头屋,是丛志强对葛家村最初的印象。当丛志强第一次走进村里时,围坐在树下闲聊的老人说:“我们村的形状就像一条船,那里原来有一棵老银杏树,是桅杆,后来银杏树死了,没有桅杆了,船走不动啦。”

  村干部的说法是:“每次请人过来投资,人家一看没投资基础,转一圈就走了。”

  丛志强想帮他们把桅杆重新竖起来,让船走起来,他尝试的办法是——用艺术为村庄赋能。

  身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丛志强,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为国家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点事情,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让老百姓成为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积极主体。

  求贤若渴、慕名而来的时任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与丛志强一拍即合。做公益、出科研成果,是丛志强的初衷。能成吗?不知道。李贵军宽慰他说,试试吧,万一成了呢!

  于是,丛志强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葛家村。

  第一步最难。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需要在设计者和村民共事的过程中完成。设计者必须快速取得村民信任,挖掘村民个人资源,再转化为公共资源。因此,设计的艺术作品要好看,要有用,还要能赚钱。

  在孩子的哭闹声、村民的唠嗑声里,丛志强硬着头皮上了一堂理念课。第二天起,丛志强和学生们便带着村民做了两个“有用物”——“葛家椅”和“树虫乐园”。“葛家椅”可坐、可躺、可靠,令老人们惊喜;“树虫乐园”里可爬、可钻、可跳,孩子们乐疯了。村民们一下子感受到自己被“设计”这个东西关心照顾了,对丛志强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从此,葛家村每一天都在变化,都有惊喜。变化最大的,是村民自己。

  曾叫丛志强“骗子”的葛德土迎了上来,拉他去看自己昨天做的贝壳盆景。院子里外都摆着葛德土的作品,全是用海螺壳和贝壳做的。用贝壳、竹筒、菖蒲、水流和旧斗笠、旧蓑衣、旧油灯构成的“姜太公钓鱼”最有艺术感,让丛志强赞叹不已。一个从没读过书的牵牛娃,居然有些艺术天分,还说要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夜晚一躺到床上,葛德土就使劲地想:竹子人家做过了,我不做,木头会生虫,石头拿回来呢,妻子要骂的。于是,他去酒席上讨来各种贝壳,去问修桥的人要边角料,把打年糕的废弃石臼搬回了家。家里后院的屋檐下,挂着一排每天都要操练的“武器”——锉刀、螺丝刀、扳手、榔头、皮尺、大小剪刀,还有一件已经磨得看不清原来颜色的工作服。

  二

  仙人掌酒吧的窗口正对着一座石头屋。正午时分,石头屋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

  袁小仙家是丛志强在村里的落脚处,也是他的第一件“作品”。

  “设计?设计有什么用啊?”毫无悬念,五十多岁的袁小仙同她丈夫葛国青还有其他村民一样,对“设计”这件事,一不懂,二不信,三不感兴趣。

  “我不参加。我什么都做不好,会丢人的。”她羞涩地笑,两只手绞在一起。

  “我很土”“我很笨”“我没文化”,这些话是丛志强与村民初期接触时听到最多的。而消除已渗透到每一个细胞里的不自信,便是赞美、再赞美。

  夜幕降临,村子出奇安静。丛志强和葛国青袁小仙夫妇坐在院子里聊家常。当袁小仙无意中说起村里人都夸她厨艺好,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请她帮忙做面点时,兴奋地抬高了音调,眼眸里放出光来,与白天羞涩的她判若两人。

  丛志强的目光紧紧锁住了那束光。他往前探了探身子,说:“我们想用面来做一个作品,你能帮我们吗?”

  “用面还能做作品?”袁小仙吃惊地问,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身后的丈夫,呵呵笑道:“那我试试吧。”

  丛志强迅速列了个材料清单和面点创意,请她丈夫用蔬菜和水果榨汁,鼓动她爱画画的儿子画面点造型和图案,袁小仙按图样和面做面点。“作品”出炉的一刹那,袁小仙一手拿着锅盖,一手捂着嘴,像个收到礼物的孩子一样又惊又喜。

  “原来面还可以做成这样啊!”大家闻声围了过来,小小的厨房瞬间沸腾了。

  得知袁小仙做过裁缝,丛志强又鼓动她用旧衣服给村里的孩子们做玩具。第一个作品是用布做了个一米高的巨型“竹笋”。他们打算包上真的笋壳以让“竹笋”更逼真。天还没亮,葛国青就自告奋勇去山上挖竹笋。为了让笋壳保鲜,袁小仙居然将“竹笋”冰在冰柜里。

  “做得真棒!”

  袁小仙得意地笑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儿子画画,她做玩具,常常不觉做到深夜两点多钟。小小的家庭手工艺馆成了知名景点,来参观的游客近万人。她还学会了做披萨,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

  喜欢种盆栽的葛国青则做起了毛竹花插。在丛志强回北京的日子里,袁小仙几乎每天都会把丈夫的新作品发给他看。这些新作品,造型一次比一次有创意,制作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葛国青悄悄跟丛志强说,村里有的老人没有收入,等他练好了,教他们一起做,能卖点钱。

  一年后的一个深夜,不善言辞的袁小仙在微信上跟丛志强说:你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

  想起袁小仙一家,坐在酒吧里的丛志强不由自主地微笑。一旁,暑假帮姐姐看酒吧、十六岁的小娜,抬起眼看了看他。丛志强问小娜,你将来是打算留在这儿还是出去?小娜说,我想出去看看。

  丛志强又问,以后村里的年轻人会不会越来越少?

  小娜说,不会,我姐姐他们会回来,我也会回来的,桂花林里有我画的小鹿。

  

  他们四十年前的雕花婚床,床栏和内壁的十几幅彩画是孩子舅舅亲手画的。衣柜、米桶、针线盒、梳妆台,都是她的陪嫁,针线盒还是她娘当年的嫁妆。老油灯是她婆婆留下来的。

  走进仙绒美术馆,一件件老物事里的旧时光涌上来,耳边恍惚响起鞭炮声。

  每天起早贪黑种田打工的叶仙绒,最大的梦想是把新房子盖起来、装修好。丛志强发现了她家的三样宝贝,一是她丈夫的根雕和她的布艺,二是一件件老物事,三是她儿子、孙子和外甥的书法,便鼓励她开个家庭美术馆。

  “这些东西可以吗?”

  “太可以了。”

  于是,叶仙绒和丈夫成了仙绒美术馆的正副馆长,与因土地纷争了几十年的邻里也尽释前嫌,一起建成了和美院。

  在与村民的闲聊中,丛志强时刻搜嗅着深埋在泥土里的艺术气息。一个个家庭故事里,蕴藏着大量的资源——有形的物和空间,无形的技能和经验。做饭好吃、会缝衣服、喜欢挖笋等,都是一粒粒埋在泥土里的“珍珠”“种子”。丛志强把“珍珠”穿成项链,把“种子”变成大树,意义并不在于物,而是人的改变。

  一个个普通农民,被人们由衷地称为“布玩具大师”“毛竹设计师”“石艺高人”……他们给基层干部上课,还登上了大学讲台,上了电视节目。脸上的羞涩尚未褪尽,却已写满自信自豪。一个个全新的他或她,由内而外发着光,引领着古老村庄从观念到行动上的正向改变。

  人们问叶仙绒,这么多人来你家参观,你要陪着,还要贴茶水钱,图啥?

  她说,不图啥。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来过我们村我们家,我高兴,特别高兴。

  

  第一次遇见葛念七,是在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位老人背着竹簸箕在河滩上走走停停。他捡起一块块石头,先放到竹簸箕里,再背上岸,倒进三轮车,拉回村里。

  丛志强问他怎么这么早,他说自己每天四点多钟就睡不着了,干脆起床去河滩捡石头。

  后来,丛志强几乎每天都会遇见他。老人看见他,便会停下车,问候丛老师。

  河滩的每一块石头,老人似乎都熟悉。丛志强团队和村民们实践用的所有石块,不管碗口大小的还是鸡蛋大小的,圆一点的还是长一点的,他都能从河滩捡回来。丛志强没来村里前,他捡石头,却不知道拿来做什么;丛志强来了村里,他的石头们全都派上了用场。

  村里人发现,他的腰板直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村里人悄悄跟丛志强说,那条河,他每天都会去走,已经走过千千万万遍。四十多年前,他的妻子就是在这条河里被洪水冲走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天天沿河喊、沿河找。

  还有一对夫妻,七十岁的葛太益和六十六岁的陈春梅,也让丛志强动容。

  那天下暴雨,陈春梅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一把伞,急匆匆奔向桂花王院子的工地。葛太益正弯着腰在桂花树下垒花坛。他的衣服被雨水淋湿,紧贴在后背上。雨水顺着衣角、裤脚往下流。

  “这么大的雨,你来干什么?”

  “我就知道下雨你还不肯休息。”

  “有树挡着不会淋到的。”

  男人继续垒花坛。女人不再说话。雨一直下,他一直弯着腰垒着花坛,她一直给他撑着伞,整整一个半小时。

  艺术的力量,来自古老村庄里的男女老少。这是丛志强之前没有想到的。

  

  盛夏午后的葛家村礼堂,此刻,热闹了起来。十三位村民排成了一支队伍。袁小仙把自己最得意的八个布艺娃娃装进了行李箱,葛三军带了三棵小桂花树,葛德土带了三大袋贝壳……他们要去遥远的贵州定汪村布依寨里呆半个月,把葛家村的经验带进大山,再把刺绣、木工、酿酒等手艺带回来……

  出征的人们都走了,午后的葛家村瞬间安静了下来。丛志强觉得又热又累。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夜里十二点后睡觉,是他在葛家村的常态。

  路过礼堂旁的大树,丛志强想起第一次站在这里时,村里老人说的话——村子像船,银杏树是桅杆,桅杆断了,船走不动了。然而,短短一年零四个月,古老村庄的精气神已被艺术重新唤醒。这只船,又重新开动了。

  而重竖桅杆的人,不是他,是村民自己。

  走到“时光场域”时,丛志强不由自主地在那幅巨大的布艺画前停住了脚步。这是前不久来此取经结对的贵州定汪村村民和葛家村村民一起完成的作品。画的左下部分,是用花布拼贴的桂花树;右上部分,是刺绣的经典图案树鸟鱼;正中,一条粉红色的盘扣衣襟将它们紧紧扣在了一起。他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崇山峻岭间,响起了迎客的动人歌谣……

编辑: 杨丹纠错:171964650@qq.com

小山村的艺术活力!宁海葛家村再获人民日报关注

稿源: 人民日报 2020-09-02 10:46:00

  宁网编前语

  宁海葛家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身全国网红村,是艺术改变了它的命运。

  自去年夏天开始,宁波日报报网端持续报道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副教授团队和村民一起携手打造葛家村的故事,引发了全国媒体的关注。

  “葛家村每一天都在变化,都有惊喜。”人民日报继去年聚焦葛家村之后,今天又以《小山村的艺术活力》为题,生动讲述葛家村以及其村民一年来的惊人改变。

  全文转发——

  小山村的艺术活力

  苏沧桑

  葛家村的活力,自每一条村巷、每一个拐角、每一户农家小院的艺术气息里涌现,在每一张风吹日晒的脸上弥漫、每一双眼睛里发光。

  丛志强走进葛家村口,一如去年春天第一次站在葛家村口一样——一顶宽檐草帽,一双运动鞋,一个双肩背包,蓄着一撮小胡子。那时,他说自己是“教授”,张口都是“艺术”,还拉着村民说要一起搞艺术,因此被葛德土等村民斩钉截铁地判定为“骗子”。村民们认为,搞艺术干吗要拉着我们一起?肯定是打着“艺术”旗号搞传销的。

  不同的是,这位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从一年多前被村民误称为“骗子”,变成了如今的“丛老师”——“丛老师你又来啦”“丛老师要是没有你,哪有现在的葛家村啊”。这源于因丛志强而起的葛家村一年来的巨变。

  (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从村口往里走,依次能看到这样一幅幅别样的景象:

  取自溪里的鹅卵石,垒成一垛波浪形的墙,墙上漆上了反差强烈的颜色,像谁家客厅里的印象派背景画;石块垒成的“沙发”上,铺着刷了清漆的木板,上面晒着谁家的两双布鞋;“茶几”也是用石块垒成,粗细不一的圆竹筒将它隔成三层,上面摆着太阳花和多肉植物。这是葛家村的露天“乡村客厅”。

  一口古井旁,卧着一个鹅卵石砌的躺椅,上面也铺着刷了清漆的木板;躺椅旁垒了两块大石头,石头上立着一个天蓝色酒缸,里面钻出一丛水灵灵的蕨类。这是葛家村的“时光场域”。

  石头屋的木窗外,或挑出一株吊兰、一盏旧马灯,或挂着几个竹筒风铃。拐角处的石墙上,像是随意散落着一些树根的横断面,一圈圈年轮仿佛一道道来自岁月深处的目光。

  还有看得见炊烟的仙人掌酒吧,摆满了旧物事、布娃娃的仙绒美术馆和粉小仙手艺馆,由相邻宅基地改造成的四君子院,争相绽放的农家乐和民宿……

  所有这些“艺术品”,是一年多来丛志强带着村民们用木头、竹子、鹅卵石、废布料、废酒缸、贝壳、麻绳,再加上心血做成的。

  有着一千二百年历史的葛家村,是宁波市宁海县一个普通的小山村,也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一个相对落后的角落。大山、毛竹、溪流、卵石、桂花林、石头屋,是丛志强对葛家村最初的印象。当丛志强第一次走进村里时,围坐在树下闲聊的老人说:“我们村的形状就像一条船,那里原来有一棵老银杏树,是桅杆,后来银杏树死了,没有桅杆了,船走不动啦。”

  村干部的说法是:“每次请人过来投资,人家一看没投资基础,转一圈就走了。”

  丛志强想帮他们把桅杆重新竖起来,让船走起来,他尝试的办法是——用艺术为村庄赋能。

  身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的丛志强,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为国家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点事情,将理论付诸实践,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让老百姓成为脱贫致富与乡村振兴的积极主体。

  求贤若渴、慕名而来的时任宁海县委副书记李贵军与丛志强一拍即合。做公益、出科研成果,是丛志强的初衷。能成吗?不知道。李贵军宽慰他说,试试吧,万一成了呢!

  于是,丛志强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葛家村。

  第一步最难。内生动力的有效激发,需要在设计者和村民共事的过程中完成。设计者必须快速取得村民信任,挖掘村民个人资源,再转化为公共资源。因此,设计的艺术作品要好看,要有用,还要能赚钱。

  在孩子的哭闹声、村民的唠嗑声里,丛志强硬着头皮上了一堂理念课。第二天起,丛志强和学生们便带着村民做了两个“有用物”——“葛家椅”和“树虫乐园”。“葛家椅”可坐、可躺、可靠,令老人们惊喜;“树虫乐园”里可爬、可钻、可跳,孩子们乐疯了。村民们一下子感受到自己被“设计”这个东西关心照顾了,对丛志强的信任度大幅提升。

  从此,葛家村每一天都在变化,都有惊喜。变化最大的,是村民自己。

  曾叫丛志强“骗子”的葛德土迎了上来,拉他去看自己昨天做的贝壳盆景。院子里外都摆着葛德土的作品,全是用海螺壳和贝壳做的。用贝壳、竹筒、菖蒲、水流和旧斗笠、旧蓑衣、旧油灯构成的“姜太公钓鱼”最有艺术感,让丛志强赞叹不已。一个从没读过书的牵牛娃,居然有些艺术天分,还说要做就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夜晚一躺到床上,葛德土就使劲地想:竹子人家做过了,我不做,木头会生虫,石头拿回来呢,妻子要骂的。于是,他去酒席上讨来各种贝壳,去问修桥的人要边角料,把打年糕的废弃石臼搬回了家。家里后院的屋檐下,挂着一排每天都要操练的“武器”——锉刀、螺丝刀、扳手、榔头、皮尺、大小剪刀,还有一件已经磨得看不清原来颜色的工作服。

  二

  仙人掌酒吧的窗口正对着一座石头屋。正午时分,石头屋的烟囱里升起袅袅炊烟。

  袁小仙家是丛志强在村里的落脚处,也是他的第一件“作品”。

  “设计?设计有什么用啊?”毫无悬念,五十多岁的袁小仙同她丈夫葛国青还有其他村民一样,对“设计”这件事,一不懂,二不信,三不感兴趣。

  “我不参加。我什么都做不好,会丢人的。”她羞涩地笑,两只手绞在一起。

  “我很土”“我很笨”“我没文化”,这些话是丛志强与村民初期接触时听到最多的。而消除已渗透到每一个细胞里的不自信,便是赞美、再赞美。

  夜幕降临,村子出奇安静。丛志强和葛国青袁小仙夫妇坐在院子里聊家常。当袁小仙无意中说起村里人都夸她厨艺好,逢年过节亲戚朋友都请她帮忙做面点时,兴奋地抬高了音调,眼眸里放出光来,与白天羞涩的她判若两人。

  丛志强的目光紧紧锁住了那束光。他往前探了探身子,说:“我们想用面来做一个作品,你能帮我们吗?”

  “用面还能做作品?”袁小仙吃惊地问,回头看了一眼坐在身后的丈夫,呵呵笑道:“那我试试吧。”

  丛志强迅速列了个材料清单和面点创意,请她丈夫用蔬菜和水果榨汁,鼓动她爱画画的儿子画面点造型和图案,袁小仙按图样和面做面点。“作品”出炉的一刹那,袁小仙一手拿着锅盖,一手捂着嘴,像个收到礼物的孩子一样又惊又喜。

  “原来面还可以做成这样啊!”大家闻声围了过来,小小的厨房瞬间沸腾了。

  得知袁小仙做过裁缝,丛志强又鼓动她用旧衣服给村里的孩子们做玩具。第一个作品是用布做了个一米高的巨型“竹笋”。他们打算包上真的笋壳以让“竹笋”更逼真。天还没亮,葛国青就自告奋勇去山上挖竹笋。为了让笋壳保鲜,袁小仙居然将“竹笋”冰在冰柜里。

  “做得真棒!”

  袁小仙得意地笑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儿子画画,她做玩具,常常不觉做到深夜两点多钟。小小的家庭手工艺馆成了知名景点,来参观的游客近万人。她还学会了做披萨,农家乐生意越来越红火。

  喜欢种盆栽的葛国青则做起了毛竹花插。在丛志强回北京的日子里,袁小仙几乎每天都会把丈夫的新作品发给他看。这些新作品,造型一次比一次有创意,制作难度一次比一次高。葛国青悄悄跟丛志强说,村里有的老人没有收入,等他练好了,教他们一起做,能卖点钱。

  一年后的一个深夜,不善言辞的袁小仙在微信上跟丛志强说:你改变了我们家的命运。

  想起袁小仙一家,坐在酒吧里的丛志强不由自主地微笑。一旁,暑假帮姐姐看酒吧、十六岁的小娜,抬起眼看了看他。丛志强问小娜,你将来是打算留在这儿还是出去?小娜说,我想出去看看。

  丛志强又问,以后村里的年轻人会不会越来越少?

  小娜说,不会,我姐姐他们会回来,我也会回来的,桂花林里有我画的小鹿。

  

  他们四十年前的雕花婚床,床栏和内壁的十几幅彩画是孩子舅舅亲手画的。衣柜、米桶、针线盒、梳妆台,都是她的陪嫁,针线盒还是她娘当年的嫁妆。老油灯是她婆婆留下来的。

  走进仙绒美术馆,一件件老物事里的旧时光涌上来,耳边恍惚响起鞭炮声。

  每天起早贪黑种田打工的叶仙绒,最大的梦想是把新房子盖起来、装修好。丛志强发现了她家的三样宝贝,一是她丈夫的根雕和她的布艺,二是一件件老物事,三是她儿子、孙子和外甥的书法,便鼓励她开个家庭美术馆。

  “这些东西可以吗?”

  “太可以了。”

  于是,叶仙绒和丈夫成了仙绒美术馆的正副馆长,与因土地纷争了几十年的邻里也尽释前嫌,一起建成了和美院。

  在与村民的闲聊中,丛志强时刻搜嗅着深埋在泥土里的艺术气息。一个个家庭故事里,蕴藏着大量的资源——有形的物和空间,无形的技能和经验。做饭好吃、会缝衣服、喜欢挖笋等,都是一粒粒埋在泥土里的“珍珠”“种子”。丛志强把“珍珠”穿成项链,把“种子”变成大树,意义并不在于物,而是人的改变。

  一个个普通农民,被人们由衷地称为“布玩具大师”“毛竹设计师”“石艺高人”……他们给基层干部上课,还登上了大学讲台,上了电视节目。脸上的羞涩尚未褪尽,却已写满自信自豪。一个个全新的他或她,由内而外发着光,引领着古老村庄从观念到行动上的正向改变。

  人们问叶仙绒,这么多人来你家参观,你要陪着,还要贴茶水钱,图啥?

  她说,不图啥。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来过我们村我们家,我高兴,特别高兴。

  

  第一次遇见葛念七,是在一个清晨。天刚蒙蒙亮,一位老人背着竹簸箕在河滩上走走停停。他捡起一块块石头,先放到竹簸箕里,再背上岸,倒进三轮车,拉回村里。

  丛志强问他怎么这么早,他说自己每天四点多钟就睡不着了,干脆起床去河滩捡石头。

  后来,丛志强几乎每天都会遇见他。老人看见他,便会停下车,问候丛老师。

  河滩的每一块石头,老人似乎都熟悉。丛志强团队和村民们实践用的所有石块,不管碗口大小的还是鸡蛋大小的,圆一点的还是长一点的,他都能从河滩捡回来。丛志强没来村里前,他捡石头,却不知道拿来做什么;丛志强来了村里,他的石头们全都派上了用场。

  村里人发现,他的腰板直了,脸上的笑容多了。

  村里人悄悄跟丛志强说,那条河,他每天都会去走,已经走过千千万万遍。四十多年前,他的妻子就是在这条河里被洪水冲走的。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天天沿河喊、沿河找。

  还有一对夫妻,七十岁的葛太益和六十六岁的陈春梅,也让丛志强动容。

  那天下暴雨,陈春梅一手撑着伞,一手拿着一把伞,急匆匆奔向桂花王院子的工地。葛太益正弯着腰在桂花树下垒花坛。他的衣服被雨水淋湿,紧贴在后背上。雨水顺着衣角、裤脚往下流。

  “这么大的雨,你来干什么?”

  “我就知道下雨你还不肯休息。”

  “有树挡着不会淋到的。”

  男人继续垒花坛。女人不再说话。雨一直下,他一直弯着腰垒着花坛,她一直给他撑着伞,整整一个半小时。

  艺术的力量,来自古老村庄里的男女老少。这是丛志强之前没有想到的。

  

  盛夏午后的葛家村礼堂,此刻,热闹了起来。十三位村民排成了一支队伍。袁小仙把自己最得意的八个布艺娃娃装进了行李箱,葛三军带了三棵小桂花树,葛德土带了三大袋贝壳……他们要去遥远的贵州定汪村布依寨里呆半个月,把葛家村的经验带进大山,再把刺绣、木工、酿酒等手艺带回来……

  出征的人们都走了,午后的葛家村瞬间安静了下来。丛志强觉得又热又累。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夜里十二点后睡觉,是他在葛家村的常态。

  路过礼堂旁的大树,丛志强想起第一次站在这里时,村里老人说的话——村子像船,银杏树是桅杆,桅杆断了,船走不动了。然而,短短一年零四个月,古老村庄的精气神已被艺术重新唤醒。这只船,又重新开动了。

  而重竖桅杆的人,不是他,是村民自己。

  走到“时光场域”时,丛志强不由自主地在那幅巨大的布艺画前停住了脚步。这是前不久来此取经结对的贵州定汪村村民和葛家村村民一起完成的作品。画的左下部分,是用花布拼贴的桂花树;右上部分,是刺绣的经典图案树鸟鱼;正中,一条粉红色的盘扣衣襟将它们紧紧扣在了一起。他仿佛听到了遥远的崇山峻岭间,响起了迎客的动人歌谣……

纠错:171964650@qq.com 编辑: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