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有一个梦想”之携手小康故事
宁网编前语
希望瘫痪的女儿能够考进自己理想的学校;希望靠着自己苦练的技术走上更高的赛事舞台;希望更多跟着自己一起来到异乡打工的乡亲们都能够脱贫奔小康;希望一出生就进保温箱的孩子赶紧壮实起来;希望买上一辆车,高高兴兴四个轮子转回家......
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建起最好的急诊室;希望,每个村子里都会有孩子们的歌声响起;希望,跨越山海的种苗给贫瘠的土地带去丰收......
他们,是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是远隔千里,伸出的一双双温暖的手。在他们的心中,有着一个又一个也许平凡、也许宏大的梦想,也正是所有人的这些小梦想,串起了脱贫奔小康的宏大中国梦。
中国宁波网记者 周琼 通讯员 臻任社 实习生 戴卓佳
“现在我的工资是过去打工的2倍多,儿子也出来和我一起上班,女儿去年考上了她喜欢的学校。打工攒下钱,还上债,以后,盖房子,给儿子娶媳妇,女儿如果还要读研究生,我也拼命供上去!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女儿自小患有痉挛性截瘫,妻子背着女儿走了十几年的求医求学路,曾经一家人的生活都压在马仕笔一人肩头,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而如今,在镇海、普安两地政府共同的努力下,那想也不敢想的“美好明天”,已来到马仕笔伸手就可触及的地方。
(在镇海,学到了技术又提升了收入,马仕笔的收入是曾经外出务工时的2倍。)
2018年10月,作为首批55名异地就业的贫困人员之一,马仕笔从黔西南普安来到千里之外的宁波镇海。扛着沉沉的家,多年来一直漂泊在外打工的马仕笔并不知道这一行会对自己的生活有多大改变。尽管并不爱和人交流,但是细心的扶贫干部还是了解到了马仕笔的情况:马仕笔和妻子侯汝彩育有3个儿女,女儿马小婷自5岁时突发痉挛性瘫痪,逐渐失去走路能力。此后十余年间,妻子侯汝彩一直背着女儿往返求医求学。妻子全天照顾女儿,3个孩子在校学习,一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了马仕笔的肩上。他在贵州当地的石材厂做过工人,又到福建的煤窑打过工,四处奔波的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要多赚点钱,让这个家的日子好起来。”2018年,在镇海与普安两地人社局的牵线下,马仕笔作为首批就业帮扶人员来到镇海。
初到镇海区的泰来模钢,企业就为他量身打造了为期两个月的技能培训课程,并安排经验最丰富的老师傅手把手教学。“住,有企业安排的宿舍,怕我们吃不惯,公司还特意在宿舍配了厨具。”马仕笔的心安定了下来。“实习期就有4000多,转正后有6000元多,工资是以前的两倍多。”
(工作中的马仕笔)
去年,身有残疾的女儿考上了贵州民族大学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校为她减免了学费,镇海区送上了4000元的爱心助学款,毕业后的小儿子也跟着马仕笔来到了泰来模钢,成为父亲的同事,家里的日子一下子就有了光彩和盼头。
“闺女和我说,以后还想读研,但凡她能考多高,我都一定拼命供她读上去。”说起女儿新的梦想,这位辛劳的父亲不由露出了微笑,这也正是他的新梦想。
编辑: 陈晓怡纠错:17196465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