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利扎克:斯洛伐克愿与中国共拓新能源汽车赛道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2025-05-20 06:54:00
核心观点
-斯洛伐克作为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主宾国,将重点展示其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以及水晶玻璃艺术品等特色产品
-斯洛伐克是全球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正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与中国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中国是斯洛伐克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新兴领域合作潜力巨大,特别是在锂电池和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斯洛伐克将借助中东欧博览会推介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并推动开通两国之间的直航航线以吸引中国游客
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孙佳骏 摄)
当多瑙河畔的城堡之国遇见东海之滨的现代港城,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5月22日,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将在宁波启幕,被称作“欧洲心脏”的斯洛伐克,将与斯洛文尼亚一起以主宾国的身份在这场盛会上亮相。
作为全球人均汽车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斯洛伐克不仅拥有保时捷、沃尔沃等知名品牌汽车生产线,更以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制品、童话般的雪山城堡闻名于世。
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上,斯洛伐克将带来哪些惊喜?中国与斯洛伐克之间,将迎来哪些新的合作机遇?斯洛伐克驻华大使彼得·利扎克接受了记者独家专访。
斯洛伐克美景。(市商务局供图)
中东欧博览会是双方深化合作的“金色桥梁”
记者:我们了解到,您曾多次访问宁波,对这座城市印象如何?
彼得·利扎克:在我看来,宁波在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作为这一重要合作机制的积极参与者,我曾两次参加在宁波举办的中东欧博览会,深切感受到中国各级政府为促进经贸合作、便利斯洛伐克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所付出的努力。
记者:请简要介绍一下斯洛伐克,它有什么特点?
彼得·利扎克:斯洛伐克地处欧洲中心。作为一个高度开放的经济体,我们与全球各国保持着紧密的经贸往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经济特点,我们格外重视中东欧博览会这一重要平台。
斯洛伐克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去年我们隆重庆祝了两国建交75周年。
如今,中国已成为斯洛伐克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我们期待通过本届中东欧博览会,进一步推动斯洛伐克优质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促进双边贸易更加平衡发展。
记者:斯洛伐克是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主宾国,可否透露一下斯洛伐克国家馆和主题展区的情况?
彼得·利扎克:今年,中方特别邀请斯洛伐克担任中东欧博览会的主宾国,我们深感荣幸并高度重视。为此,我们组建了由斯洛伐克国民议会议长率领的高规格代表团。议长先生将先在北京进行正式访问,随后专程赴甬参加中东欧博览会相关活动。
此次参展,斯洛伐克企业将带来丰富多样的特色产品。我们将带来非常著名的水晶玻璃制品,届时会有相关企业参展;还有展示航空技术的公司,这些技术在斯洛伐克得到了大力推广;也有一些高科技公司会展示各领域最高水平的产品。
我深信,很多人能在这里找到合作契机,这将为深化两国经贸关系提供绝佳机遇。
特别值得强调的是,去年斯洛伐克总理对中国的成功访问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期待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上进一步深化合作。
斯洛伐克的汽车工业。(受访者供图)
斯洛伐克正全面拥抱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
记者: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是宁波重点发展的产业。斯洛伐克同样也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技术更新。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极具发展潜力的领域,您认为双方合作的前景如何?
彼得·利扎克:请允许我分享一组令人瞩目的数据:斯洛伐克以500万人口创造了年产超百万辆汽车的产业奇迹,是全球当之无愧的人均汽车制造冠军。保时捷、奥迪、大众、斯柯达、起亚、标致、捷豹路虎等汽车品牌在斯洛伐克设有生产基地。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两大变革:一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是向新能源转型的加速推进。斯洛伐克正积极把握这一历史机遇,全面拥抱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以沃尔沃的东部新工厂为例,该厂将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生产,完全契合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我们清晰地看到传统燃油车与电动车产能比例的此消彼长,斯洛伐克正及时调整产业布局以适应这一变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沃尔沃最新投资项目将为我们新增30万辆的年产能。中国的国轩高科也在斯洛伐克南部投资了大型动力电池项目。这项战略性投资不仅完善了我们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更彰显了中斯两国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合作。我们相信,这些合作将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贡献重要力量。
记者:斯洛伐克也有很多中小企业,您认为这些中小企业在双方合作中将起到怎样的作用?
彼得·利扎克:通过中东欧博览会这个平台,中小企业不仅可以展示优质产品,更能提升品牌影响力。我们相信,随着一系列重大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斯洛伐克中小企业将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宝贵机会。
事实上,中小企业的发展往往与大型投资项目密不可分。以沃尔沃在斯洛伐克的电动汽车投资项目为例,该项目不仅带动了整车制造,更培育了一大批优质的本地供应链企业。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国供应商与斯洛伐克当地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的巨大潜力。
斯洛伐克水晶杯。(资料图)
两国间人文交流合作成果丰硕、未来可期
记者: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上,斯洛伐克将如何推介丰富的旅游资源?如何借助这个平台吸引中国游客?
彼得·利扎克:在本届中东欧博览会上,斯洛伐克旅游局将携多家专业旅游机构参展,全方位展示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从高塔特拉山脉的顶级滑雪场,到遍布全国的美丽乡村,再到那些古老的城堡,我们将为中国游客呈现一个立体多元的斯洛伐克。相信通过这次展示,中国游客能够深入了解斯洛伐克的旅游特色。
我们正积极推动开通中国至斯洛伐克的直航航线。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外贸枢纽,宁波极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游客赴斯洛伐克的重要出发城市之一。这将大大便利两地的人员往来,为深化旅游合作提供新的机遇。
记者:近年来,两国教育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以宁波为例,宁波财经学院与布拉迪斯拉发经济与管理大学开展了共建“丝路学院”等形式的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双方将如何进一步在教育、人才领域加强交流?
彼得·利扎克:中国和斯洛伐克在教育领域的合作稳步发展。我们建立了常态化学生交流机制,每年互派奖学金生进行学习交流。这一机制通过每两年续签的专项协议不断完善,确保各个合作细节得到有效落实。
除公派交流外,两国自费留学生的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以斯洛伐克驻华大使馆为例,就有多名曾在中国留学的外交官,他们出色的中文水平就是两国教育合作成效的最佳见证。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开设的斯洛伐克语专业已成为两国教育合作的典范。该专业学生通过赴斯洛伐克进行研修,在沉浸式环境中掌握良好的语言能力,这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两国教育合作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甬派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金鹭 见习记者 孙佳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