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杭州湾跨海大桥的规划在一些重要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第一次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时,绍兴也提出建上虞至嘉兴的大桥。到底是宁波先建,还是绍兴先建,不少人认为应该从西往东建,应该先建上虞至嘉兴的大桥。
卢军回忆说,在最后一次由15名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围绕是在宁波建桥还是在上虞建桥的事情,专家们争得面红耳赤。最后,根据多数专家的意见,省委、省政府一锤定音:宁波先建杭州湾跨海大桥。
此后,围绕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全国有600多位经济、社会、自然、工程、桥梁、环境等学科的专家对《预可报告》、 《工可报告》及50多项专题研究报告进行了60多次研讨、论证和评估,共投入前期费用1亿多元……
一段相互补充的历史,在两位老人的叙述中越来越清晰,而谈及其中的波折和艰难,卢军和庄晓天也不胜唏嘘。
2003年,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动工建设。庄晓天和卢军都参加了开工仪式。此后,庄晓天数次前往大桥工地,身在上海的他,内心无比牵挂着大桥的每一步进展。
而卢军则成了大桥工程的专家顾问,每一次去大桥工地,看着当年被认为“天方夜谭”的大桥,卢军总是思绪万千。
“其实我一直有个想法,杭州湾跨海大桥不应该只是座公路桥,而应该一桥三用,即公铁两用,再加上潮汛发电。”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庄晓天希望我们把他的这个设想带回家乡去。
从港口运输来说,公路集装箱有一个运输半径,超过以后就不经济,世界上著名的大港主要借助的是铁路运输。庄晓天说, “如果以后再建跨海大桥,应该考虑公铁两用,而潮汛发电,是一种越来越有前途的新能源。”
再过不到一个月时间,杭州湾跨海大桥就要正式通车。两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人相约,今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通车典礼上见,共同见证这一梦想成真的伟大历史时刻。
读者互动区—城市之间
只等梦想成真时
我出生在台州黄岩,1954年随父举家离开上海支援东北重工业建设,我爱人祖籍江苏无锡,同样也是50年代离沪去东北,女儿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已成家立业,所以说,包括外孙,我们一家四代人都是长三角城市公民。这里地域相近、经济相融、文化相通,一直以来,我们对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始终充满了深厚的感情。
曾记得,2000年我去无锡作技改调研,顺便带上了当时放寒假的女儿。我们都特别喜欢吃那里的特色面点,竟然连续吃了几天的小笼包和小馄饨,而且价格不贵,大概6元钱就够两人吃了。爱人老家在无锡扬市,盛产水蜜桃,每到六七月份,桃子大量上市,顿时车来人往,热闹极了。去年,一个老客户还特意给我捎来两箱桃子。许多外地人都说无锡人喜欢吃,那是因为无锡好吃的东西太多的缘故,比如太湖三白、肉骨头、四角菱角、油面筋等。无锡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旅游城市:古老运河绕城而过,茫茫太湖,典雅的园林更是驰名中外,鼋头渚、马山影视城……众多景色令人流连忘返。很早无锡就有小上海的美誉,如今,我更把它视为同苏杭一般的人间天堂。
我记得小时候,常听父亲说,当年从黄岩到上海要辗转几天才能到,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解放后,开通了大船客轮,一个晚上就可以到上海了,而且舒适安全多了。如今,长三角地区城际列车、高速大巴四通八达,只要4个小时,就可以从宁波到上海和苏南城市了。
即便如此,面对日益加快的工作节奏和频繁的城际交往,还是会遇到交通阻碍带来的不便。今年正月十五过后,我和同事驾车去慈溪周巷和上海青浦赵屯镇出差。由于当天要赶回,事先就打算好要起早贪黑,办事尽量简短。7点钟从北仑出发10点多钟慈溪事情已结束,听说周巷与大桥的庵东镇接壤,就问当地人:从这里直接去上海行吗?他们告诉我们桥上是可以走车了,但是要到“五一”才允许通行。我们只好抱着一丝遗憾重新驶回杭甬高速,那天是下午4点往回走,一路高速公路,可毕竟路程太长,到家时已是晚上8点了。
杭州湾将苏浙沪间的高速路隔成了“工”字形状,使得我们多开近三个小时的车程,难怪大家一听说去上海、苏南都尽量推脱,时间太紧张了:当天不回来吧,难免有牵挂;马上赶回来吧,势必是披星戴月、马不停蹄。
多年来,杭州湾两岸人民就一直企盼着通过大桥直接来往。如今,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真可谓大桥飞跨海湾,天堑变通途。随着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宁波及周边浙东地区将真正实现一天之内从从容容地去上海或苏南工作、旅游,就好像在城市内走了一趟似的。今后,老百姓再到上海购物、出差后去游览江南风光,或去品尝苏南小吃,都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汤渝正(高级工程师,北仑区专家库成员,现在北仑一家合资企业工作)
从长三角15个城市来宁波的读者
来讲讲你的故事
为全面深入解读杭州湾跨海大桥对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都市圈产生的积极而深远影响,本报记者将走进长三角15个城市(上海,江苏的南京、扬州、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浙江的杭州、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并推出“跨越杭州湾”———迎接世界第一跨海大桥通车特别报道系列读者参与互动活动。
本报公开向从长三角15个城市来宁波工作的读者征集其家乡城市与宁波有关的故事以及值得采访的素材。对提供有价值线索的读者,本报将邀请其和家人一起身临其境看大桥,并有机会参加5月1日大桥通车典礼见证神圣时刻。
同时,欢迎广大读者来信自己讲述,本报将择优选用。
读者参与互动联系方式:电话或传真87685129(工作时间),Email:zyu737@sina.com;或者登录中国宁波网天一论坛(bbs.cnn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