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给了我一片自由的天地。”他说。法语对他不算障碍,他爸爸曾任潘杰希尔的地方长官,后到喀布尔当了法官。全家人喜爱法国文化,阿提克·拉希米很小就被送入喀布尔的法语学校就读,读着雨果长大。1973年,查希尔国王被政变推翻,身为君主主义者的父亲被迫带全家流亡印度,在这个千神之国,少年拉希米再次感受到文化的冲撞。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后,全家返回喀布尔,拉希米上大学,读法国文学。此后,由于严苛的政治和思想环境,加上即将到来的四年强制兵役,他选择了出逃。
辗转来到法国后,他如鱼得水,不在乎这里的人们按照法语读音,称他为“哈伊米”。
他的第一篇小说从未出版,故事讲一个刚到法国的阿富汗少年,只会一点点英语,却渴望与新世界交流。文学青年继续磨刀,直到2000年《土与尘》(Terre et cendres)出版,此书原以波斯语写成,后由他人译成法语。那同样是个关于战争的悲剧故事,四年后,拉希米亲自把它搬上了银幕,带它参加了戛纳电影节,并最终在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剧情片的金帆船奖。
恢复法语“世界文学”地位的努力去年春天,44位作家以《为了法语“世界文学”》为题,在《世界报》联合签发长篇宣言,呼吁将法语从法国解放出来,使法语文学转变为用法语写作的“世界文学”。
一年之后,“解放”运动似乎初见成效,至少从11月10日颁出的两大文学奖——龚古尔奖和雷诺多奖来看,确实如此。前者将大奖颁给了流亡法国的阿富汗作家阿提克·拉希米,后者虽经历艰苦卓绝的11轮投票才尘埃落定,但最后同样选择了一位外国流亡者——几内亚作家蒂耶诺·蒙内内博(Tierno Monenembo)。
蒙内内博的获奖作品是其史诗小说《卡赫尔之王》,故事发生在19世纪末的西非,讲法国冒险家艾梅·维克托·奥利维耶寻求当地部落首领信任,以建立地上王国的传奇旅程。蒙内内博本人的故事也颇富传奇色彩。他生于1947年,1969年,在几内亚总统塞库·图雷的独裁统治下出逃,徒步走到塞内加尔,1973年到了法国,六年后出版了自己的首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