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的呼唤》之四:妈妈,不要嫁! |
点击播放按钮观看视频 |
孩子们在排队等候开饭 |
在排队打饭的南宫小学的孩子们 |
在这几天的调研走访中,我们每次都赶在吃饭之前到达学校,为的就是能够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就餐情况。4月2号下午,去南宫小学的山路特别艰险,我们刚听说前两天某地区的扶贫人员在黔东南山崖坠车出事的消息。山路确实难走,但孩子们每天也是这样在上学。
南宫小学建在台江县南宫乡的集镇里,这里有相对完善的周边生活环境,学校附近有个小型的农贸市场。
调研组一行正赶上了学生们吃晚饭。食堂设在学校旁的一排老房子。没等开饭,孩子们早已在门外排好了队。
南宫小学全校有330名学生,其中有寄宿生119人,也是一所半寄宿制的小学。寄宿生每天要在学校里解决中晚饭两顿,而早饭则是在学校附近的点心摊解决。
南宫小学开设食堂时用了个双赢的办法。食堂设在校门口的两间木屋内,免费交给一位教师的家属经营,房子也供其居住。而她则负责食堂日常购买原料,并给学生们制作两顿饭。每顿饭菜价是五毛钱。
在贫困山区,学生的住宿费是全免的。
像南宫小学这样能依靠自身资源建设食堂的不多,但像这种用权利换义务的做法也只能是暂时的。
从该校出来,我们又走访了一个女学生的家庭。
在女孩和她班主任带领下,我们穿过窄窄的巷子,到了她家屋里。屋子不大,就里外两间。女孩的母亲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
班主任老师在安慰小云秋 |
女孩名叫杨云秋,长得眉清目秀,今年读小学三年级。一番谈话后才得知,原来这是个单亲家庭,小云秋的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家里唯一的壮力没了,生活变得更加艰难。没办法,孩子母亲试图改嫁,但小云秋不情愿。
班主任介绍说,娃儿读书很用功,成绩一直是班里数一数二的,还参加演讲比赛拿过奖,就是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调研组的工作人员答应帮助小云秋寻找资助者。
在山区,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虽然这次来调研午餐情况,但有太多的孩子让我们难以忘却难以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