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荟萃 花落鄞江
去年4月底,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奠基仪式在鄞江镇举行。它以中国传统石雕石刻艺术品为主要内容,博物馆建成后,将通过多媒体、图片、实物展览等方式,系统展现南北朝时期以来至唐宋明清的中国石刻石雕尤其是佛像石雕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说起来,近千件佛像石雕落户鄞江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投资方“当家人”是深圳天海集团董事长胡大林,他介绍了自己与宁波的不解之缘:“我出生在杭州,但我的父母都是宁波人,老家在慈溪坎墩。”父亲是教授历史的,胡大林自己学习的则是美术专业,两者结合,各式各样的石雕作品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他浓厚的收藏兴趣。他说:“现有的藏品大多是10多年间在四川等地陆续收藏的。”
四川是西部重要的集散地,历史上丝绸之路的两条线路都经过川地,算得上是石刻第一大省。这里民间收藏相当发达,胡大林清晰地记得,有一晚他去参观四川有名的雕刻家朱成的收藏。朱成在乡下有七八亩地,他在上面搭建起了简易房,青苔铺地的院落里,到处散放着古代的石碑、瓦当、汉砖、木雕等民俗文物。胡大林说:“当时所见相当震撼。”他也参观过位于四川郫县的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那里收藏的是西南丝绸之路范围内佛教石刻艺术品。这些所见所闻,坚定了他的收藏决心。在四川,胡大林以兴趣结友,结识了不少的藏家,早些年,他就是通过这些藏家,整批整批的购藏佛像石雕等艺术品。不过,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藏意识的提高,佛像石雕身价倍增,从10多年前的几千元、几万元,到现在的几十万元乃至几百万元,胡大林坦言,要寻觅到一件好的石雕作品已越来越不容易。不过,他自信地说:“在正式开馆前,藏品数量还会有突破,现在我们重点收藏佛像石雕精品,补充原有收藏中的断层。”
伴随着收藏的往往是研究,胡大林也不例外。“一般人们认为,中国的雕塑成就不如西方,事实上,你看到这些佛像石雕后,就不会这么想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通过佛像石雕加以完整体现。魏晋时,佛像风格还受到印度等地的影响,到了隋唐,则大为改观,这时期的佛像石雕相当灿烂,并不比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刻逊色。”他指着画册中的一尊唐代菩萨立像说:“你看,这是唐代的雕像,S型的造型,流畅的身材曲线,体现着那个时代的审美。”
从最初的满足爱好、自我欣赏,到希望与更多人分享石雕这朵艺术奇葩的魅力,胡大林开始思考自己这批收藏的最终去处。原本胡大林有过打算,他希望在杭州建一个文化项目。正在这时,致力于打造“博物馆之乡”的鄞州区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在其间牵线搭桥的则是九届全国人大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大学教授毛昭晰,他同时也是胡大林父亲的同事。毛昭晰教授力荐胡大林到鄞州建一个博物馆。
曾当了10年省文物局长的毛昭晰,对它山堰可谓情有独钟。当年它山堰修缮期间他一遍遍踏足这里,后来也正是经他与多位专家的努力,被誉为“中国四大古代水利工程之一”的它山堰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概是三四年前,胡大林在毛昭晰教授陪同下第一次来到鄞江考察,他当即被鄞江的文化底蕴和山水资源所深深吸引。堪称奇迹的它山堰、落寞的采石场、附近邵家古村落里独特的石木结构的老房子,这一切,都汇成了“石元素”的乐章。于是,因石结缘,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呼之欲出。
在去年的奠基仪式上,已经是数不清第几次来到它山堰的毛昭晰教授满含深情地评价道:“宁波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的开建,我认为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好事。石雕艺术馆的藏品主要是佛教艺术造像。这些石雕造像内容丰富,雕工精致,技法高超,造型优美,时代从南北朝直到明清,是极其珍贵的艺术品。站在这些石雕面前,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每一件作品都使我惊叹不已,我为我们祖国有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而感到无比自豪。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建成后,将会吸引许多国内外游客,这将进一步提高宁波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品位。”
它山石雕艺术博物馆举起的是“石文化”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