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突发·现场
宝顺轮外籍船员工资单150年后现身甬城
稿源: 宁波晚报  | 2009-11-25 12:50:42

外籍船员工资单。

  一张张厚重且泛黄的纸张上,用墨水笔手写着华丽的英文,这是一份人员的工资和杂用数目单,封面上还有用毛笔书写的汉字年份……日前,当这些历经150余年仍保存完好的历史资料展现在海曙文保所文物管理员李文国眼前时,他十分激动。这正是当年威风凛凛,叱咤风云,一举荡平沿海盗匪,保四方海运安定的中国第一艘“火轮船”——宁波宝顺轮上的珍贵资料。

  因“宝顺”两字而收藏

  这些珍贵物件的收藏者是已届七十的费先生。费先生现居海曙,他是当时宝顺轮股东之一慈溪人费纶誌的第五代后人。几天前,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文国从朋友处得知费先生收藏着一些宝顺轮上的珍贵资料,于是便给费先生打了个电话,预约了时间,登门拜访。

  “文革时期,他连家中收藏的众多名贵字画、邮票都付之一炬,但居然能将这些举世无双的宝顺轮上账目单完整地保存下来,着实令人惊喜。”李文国这样对记者说。

  “宝顺轮是我们宁波人的骄傲,虽然第一次见到这些物件时,上面通篇的英文单词我不认识,但这‘宝顺’两字我看得明白。正是这两个字让我下定了决心,再艰难都要把它们收藏好,留给后人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在客厅茶桌前,费先生一边小心翼翼地向李文国展示这些账目单据,一边回忆着当年。

  薪资落差高达40倍

  一份两年前由友人帮费先生翻译的资料,为李文国读懂这些账目提供了极大便利。翻译资料显示,当时宝顺轮上包括船长在内,外籍船员长期保持在60人以上,船员以印度、菲律宾、东帝汶等地的东南亚人为主。

  1855年7月的一份工资单显示,当月船长薪资400银元,三名轮机长分别为350银元、250银元、200银元,大副140银元,二副80银元,炮手40银元,小艇长和马尼拉人(6名)每人30银元,印度水手领班(2名)和木匠、管事、舵工(4名)每人20银元,印度水手(30名)和司炉工(8名)每人13银元,烧火工(6名)每人11银元,薪资最低的2名厨师才每人10银元。高低幅度高达40倍。

  到当年11月,不少普通船员的工资都有所增长。其中:舵工增加为6人,工资由20银元涨到了30银元;2名印度水手领班的工资则从20银元涨到了26银元;印度水手减少至24人,司炉工增加至12人,他们的工资都从13银元涨到了15银元;同时,2名厨师的工资也从10银元涨到了12.5银元。唯一被减薪的是6名马尼拉人,每人从30银元降到了25银元。而当月23日,有6名司炉工被集体解雇,船方为此共支付了21银元。

  “按照史料记载,当时船上的印度水手和马尼拉人,主要是负责与海盗作战的勇士,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雇佣军。而从以上这两份工资单来看,水手减少,司炉工增加,这很可能是宝顺轮运行一段时间后,船长根据海上形势变化做出了适当的调整。”李文国认为,“1855年7月,正是宝顺轮与海盗作战的初期,配备兵力较多。而到了11月,基本上已经肃清了北洋和南洋的海盗,因此兵力有所减少,但巡航、护航的任务有所增加,故需要增加司炉工。”

  李文国的分析不无道理,1856年4月的一份工资单显示,此时船上的印度水手已只剩5人,司炉工也仅余4人了。人员大幅削减的背后,是1855年7月至11月短短四个月时间里,宝顺轮击沉和俘获海盗船68艘,生擒及杀死、溺死海盗2000余人,名震四海,战绩骄人。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