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联络站也不能“包打天下”
上访了15年的老信访户依然“不满意”
白云街道宝善社区的朱老汉(化姓),为一个官司告了15年。
事情其实很简单,1993年,朱老汉与邻居有纠纷,发生了肢体冲突,朱老汉的大拇指受了伤,便将邻居告上法庭。但是法院判他输了,理由是根据法医鉴定,朱老汉的伤不构成轻伤,邻居不用承担法律责任。朱老汉不服上诉,结果是维持原判。
坚持认为法院判决不公的朱老汉为此上访了15年,一直到2008年找到了白云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
一起民事纠纷经法院一审、二审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但其中一方当事人仍然不服,频频鸣冤叫屈,许多街道都遇到过。代表认为,即使判决存在问题,也涉及到人大是否有权对已经生效的司法个案进行监督的问题,这在理论上一直充满争论,而监督法出台后,已经“叫停”了人大常委会的个案监督。但是,面对人大代表的解释,朱老汉对办理结果依然是“不满意”。
白云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钱军告诉记者,“联络站接待的来访群众有很多都是像王老汉、朱老汉那样的退休、下岗职工及老信访户,反映的多是劳保、医保、就业的个人问题,这些问题即便能够解决,权力也在上级机关。人大代表虽可以协调监督,但力量非常有限。
除了老信访户外,一些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比如看病贵看病难、车棚出租、房价偏高、违章养狗等问题,往往超出了人大代表能解决的能力范围,让他们非常为难。
东南商报记者 樊卓婧 通讯员 徐琦雄 许玉芬 白 洁 马淑萍 陈文俊 杨夫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