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区县(市)  >  镇海
镇海群众文化源头活水来
稿源: 镇海新闻网  | 2010-07-22 09:34:20

C 成长有序,队伍营养足

  “唱越剧的不稀奇,但自掏腰包到宁波小百花越剧团请老师教了三个月,你说稀奇不稀奇。”九龙镇文化站干部老王讲了一个故事。该镇长宏村一名青年农民,爱好越剧,自学唱了一段时间后,感到无法提高。2007年,我区首届农村文化节上,第一次参加农村戏曲类比赛,面对着涌现出的众多高手,他感到了压力。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电视中介绍说,宁波小百花水平高。于是,他就揣着钱,跑到了越剧团,恳请老师收他。被他的精神感动,越剧团五六位老师指点了他整整三个月,唱、做、念、打,从专业的角度对他进行纠正。

  果然,新一届农民戏曲大赛上,这名青年的唱功、扮相、姿势,震惊四座。同年,戏曲大赛13个节目中,两三只被评为“接近专业水准”,成为精品苗子。

  该名青年的故事,只是活跃在群众文化中的一道缩影。他的文艺之梦,催生于镇海,成就于镇海。更多的人,则受益于自给自足式的文艺人员培养。

  目前,全区每个村平均建有两三支文体队伍,内容涉及舞蹈、戏曲、书画等多个门类,参与人数超过3000人次,还培育了一批“澥浦船鼓”、“蛟川走书”等精品文艺队伍。在此基础上,各级文化干部加大对农村群众文化队伍的培训力度,完善辅导培训体系。一些专业性文艺人才,天天在各支文艺队伍中忙了东头忙西头,指点、提高、协助,带出了一批新文艺人才。

  在镇海从事群众文化工作20多年的蔡泉根老师,经常被相熟或不相熟的文艺队伍请去帮忙。蔡泉根沿着演员、教师、文化干部的途径一路走来,辅导群众文化得心应手。也怪了,经他辅导后,节目总体感觉就是能拔上一个档次。“专业与非专业的区别。”贵驷社区里洞桥村党支部书记蔡明光说,原先抓文艺队伍信心不足。蔡泉根来了后,根据村里人员构成,启发我们做了个台阁节目,演《白蛇传》。开始是看的多,参加的少。参加文艺大巡游后,节目受到了关注。好家伙,十多人的节目,现在有二三十名后备人员排队等着,他们也要求参加演出。

  “蔡老师,看下我们的出场姿势。”

  “蔡老师,歌词是否要更改下。”

  “蔡老师,荷花舞队型怎么排?”

  一来二去的,跟着蔡泉根等文化馆下派的专业文艺骨干改编、打造节目,一批基层半专业性文艺人才,慢慢成长起来,并成为最活跃的文艺主心骨。同时,专业性的文艺指导,也锻造出了群众文化节目的镇海特色:乡土气息浓郁,专业水准较高。

  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区在挖掘传统文化,打造传承链,培养新文艺人才上探索出一条新路。“澥浦船鼓”是具有镇海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为使其挖掘出更多内涵,丰富节目,我区建立了“一团两基地”:即全大市首个农村文化建设专家辅导团,浙江省新农村群众文化业务建设“澥浦船鼓”项目基地和澥浦中心小学船鼓传承基地。沿着这个思路,老、中、青、少,四代文艺人员的阶梯,稳步有序地得到巩固。

  “蛟川走书”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我区特有的民间曲艺。为保护和抢救这一民间文化,区职教中心利用学校师范班学生的艺术优势,开设“蛟川走书”课程,学习和宣传“蛟川走书”,成为“蛟川走书”新一代传承人。

  学校、社区、文艺团队,到处播撒着文艺种子。

  D 源源清水,汨汨自在流

  群众的文化活力是惊人的,犹如灵犀一点通,新的创意不断涌现,热情前所未有。

  2009年4月初,九龙湖镇河头村传来阵阵锣鼓声,身穿紫衣的“葡萄龙”在队员们手中盘旋翻滚。“真好看,龙珠、龙头、龙鳍上满是绿叶紫葡萄,龙身上还有14幅葡萄丰收图。”村民刘老伯领着孙子边看边笑眯眯地说。九龙湖11个行政村,用村里最具特色的农产品做出了一条条“特产龙”:碧绿的青菜龙、粉红的桃花龙、火红的辣椒龙……。他们将参加每年一度的端午九龙榜竞赛,比比谁家的龙更神气、舞得更好看。

  舞龙队员从各自的村民中挑选,年龄多在20~45岁之间,选上的如中奖一般高兴。不但舞龙的卖力,亲友拉拉队比队员还积极。平时训练,几乎全村的男女老少都来捧场。整个村子像过节般热闹、高兴。“不能输,这可是整个村的光荣。”拉拉队在边上施压。11队,看谁榜上列三甲。滚滚的龙阵,你方唱罢我登场,热闹了农村,乐坏了群众。今年,还兑生出一个新节目《龙女献珠》,叫好叫座。

  “好看,真好看。”九龙湖镇老百姓说,就该在一个“龙”字上做文章。区文化馆干部提议:趁胜追击,可围绕写龙、画龙、唱龙歌等活动,彻底搞活“龙”文化。

  庄市街道曙光村党总支书记杨国定现在是知名的文艺热心人。搞了新节目,他要出谋划策。队员排练,他早早到场,亲自服务。经费有困难,他去想办法。每次演出,踏台、做后勤、管服装等,事无巨细,都喜欢插上一脚解决。有人故意问他:“老杨,记得你以前说唱唱跳跳没意思,怎么现在这么积极啦?”杨国定反驳:“老脑筋过时了,群众文化有搞头,农民喜欢我也高兴。”

  九龙湖镇长宏村一企业老板,是超级文艺迷,喜欢越剧,近年来,他自费投入十几万元,在村里和区文化部门的协助下,搭建舞台,安装灯光音响,添置演出服装。演员排练晚了、演出后无车回家,他亲自安排车辆接送。“文化是烧钱的活,你图啥?”别人问他,他说,图个自己爱好,图个村里热闹,好东西要和乡邻分享。

  记者手记

  采访中听到一种说法,群众文化都是用钱堆出来、烧出来的。大型演出如后大街社区的《十里红妆》,800多人的阵容,服装道具、聘请作曲者、专业教师指点等,花费不菲。那么,群众文化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究竟该如何处理?笔者以为,文化的经济账应该这么算:

  首先,花钱才能办好事。相比于电视剧、电影等,群众文化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满足了群众对近在眼前、互动参与的活动需求,激发了热情。基础设施要花钱,节目好看要花钱,文化投入不可偷工减料。它对整个镇海的群众文化和精神面貌改善,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

  其次,我区文化投入的模式正在改变,从政府出钱买文化、扶持文化到扶持人员,群众文化悄然完成三次转身。钱,还是那些钱,用途却截然不同了。相比于最初的请人来演之尴尬,自产自足的镇海群众文化,早已打破僵局,无比活跃。不但娱人娱己,更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

  第三,好比《十里红妆》大型演出,投入是巨大的,产出更大。不少文艺人才从活动中培养、凸现,成为日后精品节目的骨干。据统计,参与红妆演出的800多名演员,其中30%的人员已成为骨干,更在随后的排练中推出了20多个新节目。70%成为文艺后备人才,分散到基层,活跃了群众文艺的氛围。人员利用率达到100%。

【编辑:徐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