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三
“问题少年”身上的毒品和匕首
小杨扶着墙慢慢走,身上的疼痛不时地传来,引得他咝咝抽着冷气。小杨,瞻歧镇东一村村民,今年21岁,无业。几个小时前,他刚刚经历了“闯荡江湖”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与“大哥”决裂。“大哥”果然够范儿,马上带着手下将这个昔日的小弟狠狠揍了一顿。之后小杨马上坐车逃回了家乡瞻歧。
“真狠,不过是想洗手不干回去开店而已。”小杨靠着墙坐下来,想起辍学几年来的“江湖路”:2005年北仑,因盗窃被拘留14天;2006年鄞州,因盗窃被拘留15天,后又因故意伤害被刑事拘留;2010年3月,在江东因吸毒被拘留10天。3个月前,因明知是赃物而窝藏又被鄞州警方拘留。这些年,小杨已经记不清进了几次派出所。
14岁那年,小杨进城打工的爸妈离异了,之后各奔东西,小杨由爷爷奶奶照看。成绩不好的小杨不久就自行辍学,最初在村里无所事事,后来和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混在一起,便走上了社会还拜了“大哥”,开始了噩梦般的堕落人生。
“你是成年人了,再这样下去不悔改,大好青春将在牢里度过!”小杨想起有次回家乡,派出所李警官找到他谈心时那痛心疾首的目光,当时他心里一惊,但“江湖习气”使他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神色。
回到家乡,可亲人都不在家,门口一把铁将军锁着,小杨没有钥匙。昔日的同窗都上了大学,自己这样的“人渣”也不好意思去找他们。
天色暗下来,小杨仍坐在地上发呆。
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沉沦警示
“某些父母进城打工的农村青少年,正在成为当地治安的不利因素。”瞻歧派出所李警官告诉记者,他觉得这些人的问题出在家庭教育上,父母管教的缺失使他们比一般人更容易走上歧途。
谈起农村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宁波爱心学校的程老师深有感触。他们学校有不少从鄞州、象山、宁海等偏远农村地区过来上学的孩子。老师们发现这些孩子中有不少明显地呈现出农村“留守儿童”的一些共性,如与父母沟通有障碍、不良生活习惯多等。
“父母进城打工,孩子留在农村由老人抚养,这样的模式造成孩子缺少一个正常的家庭教育环境。”程老师分析说,“而近年来进城打工夫妇的离婚率趋高,使得孩子的教育雪上加霜。虽然学校老师花了很大心血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从教育角度讲,家庭的关爱和引导是永远必不可缺的一环。”
“我接触过一些农村辍学的小孩,平常出入网吧游戏厅,钱不够了就有小偷小摸的行为,已经处在走上邪路的危险境地。”五乡派出所社区民警夏警官告诉记者,农村的孩子读书没有像城里的孩子抓得紧,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值也低,学习不好也听之任之,等到9年义务制教育一结束,有相当比例的人不再进入高中学习,“这些人种田不会,工作又没有技能,天天窝在家里,在村里晃荡,想不出事都很难。”
夏警官说,问题青少年的管教光靠公安机关是不够的,“因为他们最缺乏的不是惩戒,而是关爱。”
“家庭要承担责任,不能放任自流,社会也应该有所作为,我想能不能引导他们参加一些职业技术培训,给他们灌输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避免走向歧途并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夏警官说。
本文所涉部分人员系化名
(张翼 钱寅立 谢张艳 杜路飞/文 黄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