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防三种病
时值深秋,是老人健康的多事之秋,有老慢支、慢阻肺、脑中风等病史的老人要格外注意了,做好保健工作,以免急发或加重。
“老慢支”
“老慢支”又叫慢性支气管炎”,好发于老年人得名,在这个季节复发的几率很高,往往是从秋季一直延续到次年春季。
为此,老人们应当做到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合理饮食,讲求营养;主动咳嗽,及时清痰;加强呼吸,保持功能;适量运动,增强体质。
“老慢支”病史都较长,患者的体质比较差,抗病能力比较弱。加上秋天气候变化频繁,早晚温差大,一不留神就容易受凉,这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首要原因。因此,患有“老慢支”的老人要特别注意保暖,随气候变化及时增添衣服,热的时候也不要随便脱衣,要做到避风、适时。
饮食:要做到蛋白质丰富、维生素足够、喝水要多。蛋白质的摄入以鱼、禽、蛋、瘦肉等优质蛋白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绿色蔬菜;多喝水,使痰液稀释易排出。不要进食辣椒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日常生活:“老慢支”病人的呼吸道自我清痰能力都比较弱,这是引起炎症反复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要鼓励主动咳嗽,每天早晚在空气清新处作深呼吸。深吸气时双臂慢慢抬起,呼气时突然咳嗽,同时放下双臂,咳出痰液。经常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户外活动,如散步、体操、气功、太极拳等,对预防“老慢支”复发的具有重要意义。
“慢阻肺”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个季节是其急性发作的高峰时期。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后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症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呼吸衰竭,甚至危及生命。“肺心病”,又叫“肺源性心脏病”。
除了“老慢支”、“慢阻肺”的症状外,还有心脏功能受到影响的症状,如心慌、心跳、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严重者出现浮肿、胸腹水,不能平卧等。该病绝大多数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防治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发生的根本措施。
脑中风
绝大多数为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老年人如果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行走不稳、口周麻木、舌头麻木、饮水呛咳、语言不清、一过性视力减退、一时性记忆力减退、突发性听力下降、手脚肢体麻木、瘫痪等情况时,要即刻意识到脑梗塞的发生,马上到医院去诊治,以免耽误。
医生强调,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治疗的办法是溶栓,世界公认溶栓的最佳时机是3小时内。因此,要求在出现症状3小时内送到有条件治疗的医院,就有可能使梗塞溶解、血管再通。否则,治疗难度增大。
脑梗塞的预防主要是保暖,适当户外活动、起居有度、清谈饮食,对于饮食问题,谢医生推荐倒金字塔饮食结构:从上到下的顺序是蔬菜、水果、大米杂粮、鱼类、肉蛋。此外,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性疾病者要根据医嘱按时服药,这对预防脑梗塞很重要。
小儿尤其要当心
秋冬季是小儿发病较多的季节,其中最易感冒、腹泻。
感冒防治
小儿感冒的预防很重要,主要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秋冬季是耐寒锻炼的最好时节;穿衣不要过多,亦不要过少,室内空气畅通,避免被动吸烟;避免交叉感染,患病的家长应避免与小儿接触,尽量不带孩子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
腹泻防治
小儿5岁之前抵抗力不强,容易感染病毒,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小儿卫生,要勤洗手,不要养成将手含在嘴里的习惯,不要与腹泻患儿接触,喝煮沸后的水,食具、水杯、水瓶要经常煮沸消毒。
如有腹泻症状,最关键的是补充体液避免脱水,因此家长在这个季节应该在家中常备一些“口服补液盐”,及时给孩子补充体液。如果发现孩子发烧超过38度,接近39度,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