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  >  文化·体育
天上有颗“谈家桢星”——纪念宁波籍院士谈家桢逝世二周年
稿源: 宁波日报  | 2010-12-02 11:11:01

谈家老屋位于慈城直街糖坊弄,谈家桢在此出生。

  2008年11月1日上午7时18分,杰出的生命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先生因心功能衰竭、传导阻滞,抢救无效而撒手人寰。

  谈家桢,1909年9月15日出生于江北区慈城镇。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现代遗传学先驱摩尔根教授。回国后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因在遗传学领域有独特发现以及为锻造“我们自已的遗传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而获“杰出科学家奖”,并被誉为“中国的摩尔根”、“生命科学的领头羊”,国际天文组织则将一颗编号为“3542”的行星命名为“谈家桢星”。

  求学路上崭露头角

  谈家桢的父亲名为谈振镛,初通文墨,曾在宁波、舟山等地英国人开办的邮政局任邮务员、分局长。谈家桢家中排行第三,上有兄姐,下有弟妹。他自幼聪明好学,动手能力又强,在慈城道本学堂毕业后即考上了宁波斐迪学堂(即今之宁波四中)。

  斐迪学堂由英国教会创办,教学内容主要是宣传上帝创世纪之类的教义,与谈家桢自小具备的“本源意识”相悖,但这座教会学堂因由外籍教师直接授课,为幼年谈家桢打下了扎实的英语基础。

  1925年,谈家桢随父来到浙江湖州,在东吴三中念高中,并以优异成绩被保送至苏州的东吴大学深造。四年后,经燕京大学生物系主任胡经甫博士推荐,他取得了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进入燕大深造,在李汝祺教授的门下开始从事遗传学研究。一年半时间内,他常常一天连续工作十四五个小时,采集实验用的标本(瓢虫)10193只,经过仔细培育、观察、分析,完成了《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变异》和《异色瓢虫的生物学纪录》等三篇极有价值的论文,其中两篇发表于《北平自然历史公报》上,另一篇经李汝祺推荐,在美国的自然学杂志上发表。

  才智蓓蕾开始绽放。

  正是发表在自然学杂志上的那一篇论文引起了摩尔根实验室的注意。1934年夏,谈家桢搭“胡佛总统号”邮轮横渡太平洋,到加利福尼亚帕萨迪纳城的加州理工学院留学,见到了心仪已久的导师——一年前刚刚获得诺贝尔奖的摩尔根教授。在美国两年期间,谈家桢几乎足不出户,日夜培育、观察实验标本,查资料、画图表、写论文,最终以完成十余篇论文的优异成绩引起学界注意,毕业时以《果蝇常染色体遗传图》作为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学业完成之后,他的导师执意要他再延长一年的留美时间,一边在实验室帮忙,一边完成他的“博士后”学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编辑:沈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