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家人”的支持没齿难忘
作为严意娜所在的公司,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给了她最大的支持,严意娜也用辛勤努力的工作回报公司的支持,而造桥的事情也不能耽搁,于是她每天只睡上五六个小时。寻找施工单位,确定施工方案,落实造桥预算……关于桥的每一件事,她都必须亲历亲为才能放心。
然而人生总是充满着意外。为了造起一座安全的“爱心桥”,施工方案一改再改,预算一加再加,原先爱心人士李先生捐赠的50万元已经远远不够,怎么办?严意娜先后发起了多次慈善募捐活动,还与同事一道参加了“我的公益梦想”公益创投大赛,希望能通过参赛赢取奖金的方式来为造桥筹资。
她的努力赢得效果,本报继续报道这个姑娘为造桥付出的努力,央视甚至在新闻频道对造桥进展进行现场直播,而富有爱心传统的宁波市民也没有旁观。为了这座“爱心桥”,年过半百的沈老伯要去甘肃实地当泥水工,不愿留名的一位女士拿出了平时省吃俭用的2000元,一位刚满18岁的孩子把父母给的10万元成人礼金捐了出来……
“我做了一辈子泥水匠,去那里抹个水泥浆没问题的”,“我每天少花几块钱没关系的,孩子们的生命比钱值多了,拜托小严,让她好好造桥,我们都支持她的”,“名字就不用留了,我捐几千元钱不值得说,如果还不够,可以再跟我说的”……市民的留言直到现在还一遍遍在记者耳边回响。
或许他们并没有严意娜那般刻骨铭心的支教经历,也没有非常执着的信念在支撑着他们,但“修路造桥,造福后代”这条朴素之极的慈善观念让他们一次次伸出援手。
宁波爱心人士的义举,大西北的孩子为素昧平生的他们哭了,严意娜更是多次失控流下眼泪,“对于他们,我没齿难忘,只能祈祷他们一生平安”。
是的,严意娜的家在宁波,当她面朝大西北的时候,背后永远有支持她的宁波“家人”。
跨越空间和时间的爱心纽带
贾家屲村的贾亚萍在爱心桥正式开通前已经走过好多回,“我喜欢走,还要多走走。”天真无邪的话语背后是对村子和孩子们带来的巨大变化。造了桥之后,更多的孩子可以如愿到贾家屲小学上课;造了桥之后,家长们不必背着病孩走上一个多小时的山路;造了桥之后,村民们的饮用水也不再需要180元一吨……
在爱心桥开通的现场,记者也见到了纷至沓来的各路记者。一个女孩的愿望,如今在大众的支持下,真的成真了。她登上“中国好人榜”、入选“浙江骄傲”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宁波市民爱心桥”正式通车的这一刻确实值得大书特书,也确实值得媒体人去见证。
“或许这座桥只是造在贾家屲村和槐树岔村之间,但记住这座桥的人绝不仅仅是两个村的老百姓,这座桥也绝不仅仅只是架设在这个山沟里,它已经超越了空间和时间,它永远架在甘肃和宁波人民的心里。”宏伟乡党委书记李龙不止一次说到这段话,但他每一次说,都表达了更激动的心情。
从山沟的顶部再次回望,如同大坝般坚固的“宁波市民爱心桥”静静伫立在华尖河上,意犹未尽的人们依然在桥上流连。我们有理由相信,爱心会比这座桥更为坚固,它藏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最深处,不容质疑而且熠熠生辉,每当关键时刻来临时,它都会放射出爱的五彩光芒,组成一条由爱心织成的纽带,这条纽带永远都不会断裂,它紧紧联系着贾家屲村和槐树岔村,甘肃和宁波,还有你和我。
(本报特派记者徐叶发自甘肃陇西)